他精于算計,善于韜晦,其一生擁蔣也反蔣,聯(lián)共也反共,抗日也通日,自稱是“在三只雞蛋上跳舞”,八面玲瓏。為得利,他不惜背信棄義,左右逢源,在各大軍閥中縱橫捭闔,圖謀問鼎;
他功在社稷,致力于建設(shè)山西,以興利除弊為施政大要,推行“六政三事”,制定山西的“十年建設(shè)計劃”。從1911年太原起義到1949年倉皇辭廟,他統(tǒng)治了山西38年,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軍閥,人稱“山西王”;
他既是國民政府在山西的封疆大吏,又是行割據(jù)之實的亂世諸侯,經(jīng)過“中原逐鹿”的混戰(zhàn),他成為雄踞華北的大軍閥,顯赫一時地當(dāng)了“國家元首”……
他就是閻錫山,一個在風(fēng)云變幻的民國歷史中,最值得研究與回味的人物之一。
在亂世中崛起,亦在亂世中隕落,閻錫山留下了許多值得稱道的智慧和謀略,但他堅持反共反人民,也成為被后人批判的敗筆。他臨終前奇特的遺言和給自己的挽聯(lián),以及他后人的隱居避世,都留下了不少讓世人不解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