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不只是一種吸引,在網紅和操盤手的運營下,這已經是一盤很大的生意。
在杭州濱江新區(qū)一間灰白色調的工作室里,24歲的錢昱帆靠在沙發(fā)上一動不動,表情淡淡,語氣毫無色彩。錢昱帆是網絡紅人雪梨的搭檔,負責公司后臺運營,外號“錢夫人”。她在微信上說雪梨太忙,無法接受當面采訪。
有些出乎意料,包括張大奕在內的4位網紅都拒絕我們的采訪邀請。網紅孵化器公司緹蘇的CEO施杰覺得這太正常了,“網紅跟明星不一樣,網紅并不是通過大眾媒體出名,而是基于自由的社交平臺紅起來。除了粉絲,她們不依賴于任何人,靠著粉絲她就能賺很多錢?!?/p>
先在微博等社交網絡平臺聚集粉絲,然后發(fā)布購物鏈接將粉絲倒流到淘寶店鋪,迅速將粉絲價值直接變現——這是網紅店的基本商業(yè)邏輯。在2015年“6·18”大促中,銷量TOP10的淘寶女裝店鋪中有7家是“網紅”店鋪。
某種程度上錢昱帆說得沒錯——大部分做得不錯的網紅都把紅人店當生意在經營——產品是她們在社交網站上呈現的自己,包括她們的臉、品位和生活方式。每個網紅賬號就是一家自媒體,網紅保持跟粉絲的高頻率互動,找話題聊天,迅速回復信息——總之,一切能黏住粉絲的方式。
她們也跟“重型”的服裝供貨鏈打交道。她們需要助手,比如雪梨就有個冷靜、擅長處理商業(yè)事務的閨蜜“錢夫人”。當然,也有更多網紅的成就在某種程度上仰賴于孵化器公司的支持。規(guī)模最大的網紅孵化器、位于杭州的如涵電商的CEO馮敏稱,該公司已和近百位網紅簽約。
“15度到30度角”的態(tài)度
今年27歲的周揚青在百度百科上的簡介是:網絡紅人,被稱為“小Angelababy”。百度搜索跳出來的標題大多是“羅志祥女友”、“網紅”、“整容”。她在新浪微博上擁有128萬粉絲。
2010年,英國留學的周揚青回到北京,因為自認不是“給別人打工”的性格,加上家境優(yōu)渥,她就沒上過班。那段時間她跟閨蜜吃喝玩樂,化個煙熏妝隨手自拍上傳微博,很快積累了十幾萬粉絲,許多還是白富美。她們常給她留言:這衣服好好看啊,什么牌子?
全心投入淘寶店經營是2014年底,她選款,跟工廠盯貨,衣服的版型不對打回去重做。首次上新她就收到上百萬元。2015年第一次參加“雙11”,營業(yè)額近六百萬元。
周揚青的產品就是她自己——包括她的臉,她對穿著的見解和搭配風格,以及她在微博所呈現的霸氣和性情。
拍照時周揚青主動設計場景:她穿著店里的一件紅灰拼色衛(wèi)衣,站在一片灰色的墻前。旁邊的女朋友用手機“隨意地”給她拍照?!斑@就是我平常的樣子,一模一樣?!?/p>
周揚青覺得自己的左臉比右臉更好看?!耙桥淖筮叺脑挘齻饶?,右邊的話得有些頭發(fā)遮住,45度向上才好看?!泵看紊闲轮軗P青都要拍照4天,在上千張里面選出幾十張圖。然后再修圖4天?!耙粡堈掌?分鐘,10套衣服修200張照片,也就是要修1000分鐘,我都有點肌腱炎了!”
“網紅的照片關鍵就在于這張臉,你臉好看了衣服自然就好看了。”不像別的網紅都去歐美旅拍,周揚青堅信衣服高大上就好了。多數網紅都是自己修片——全世界只有她們最知道怎么拍自己最好看。“作為網紅最專業(yè)的就是要修片,一鍵美顏那種就太LOW了?!?/p>
用手機自拍并不是周揚青的個人風格。2014年,另一位紅人雪梨首次把生活化的照片風格商業(yè)化:因為她在自己的淘寶店鋪頁面圖用instagram拍照,微博粉絲量暴漲。在淘寶服飾行業(yè)市場總監(jiān)唐宋的印象中,整個2015年淘寶紅人店的頁面圖都流行自拍,45度角往下拍,“非常生活化,而在這之前淘寶傳統(tǒng)店鋪頁面的模特一般是正兒八經的擺拍?!?/p>
唐宋告訴記者,按淘寶的統(tǒng)計數據,紅人店大部分是來自29歲以下的女生,尤其是90后。這意味著多是90后給網絡紅人們買了千萬乃至過億的單,而這些90后正是美圖秀秀等修圖軟件的核心用戶。
2015年“雙12”之后,網紅們在微博頻頻轉發(fā)買家秀。有種聲音認為網紅的粉絲都想模仿富人生活,唐宋認為并非如此,“只能說中國人在過去10年生活品質有了很大飛躍,想擁有更有品位的生活方式。”在過去兩年中國流行出國游(2014年中國的出境游人數首次過億),網紅店上新款也就流行到歐美日韓到處旅拍。他更愿意用“正面、陽光、美好”形容網紅所傳遞的生活狀態(tài)。
緹蘇CEO施杰扎了根短短的辮子,因為性格內向,眼睛有些難以直視他人。最近見太多投資人了,他背書一樣說起網紅現象,“網紅興起正好說明了很多線下企業(yè)營業(yè)額為什么下滑,傳統(tǒng)品牌跟消費者的關系是非常弱的。在線上,你得教育粉絲如何生活更愉快,怎么吃喝玩樂,怎么搭配,怎么打扮。每個網紅就是品牌,她在持續(xù)性輸出其他價值,替代了《瑞麗》、《米娜》這些時尚媒體,引導中國年輕一代的女性消費者?!?/p>
如涵公司CEO馮敏將此現象歸結于人性:“用戶從15度角到30度角看你最舒服,我會羨慕你,但我不嫉妒你。我努力夠一夠,也是可以住五星級酒店,自拍自拍,曬曬太陽?!?/p>
粉絲黏性
“90后消費者的心理就是,我喜歡你,所以我選擇你。”君聯(lián)資本執(zhí)行董事、長期關注90后消費群體的邵振興認為,網紅經濟是從商品到服務的升級,因為對90后、95后的女性而言,“情感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價格、性價比。”某種程度上這是社會文化結構變化導致的,“90后就是宅文化的核心群體,喜歡在網上找存在感。”
網紅類型要比人們想象的豐富得多,粉絲對各自追隨的網紅也有極高的忠誠度。邵振興說,如涵家數十位的網紅都擁有各自的粉絲群,“幾乎不會重疊”。
90后關關不太喜歡白富美的網紅,迷的是暗黑蘿莉風,比如邢鹿。她身邊的朋友就沒有喜歡白富美款網紅的,“太沒個性了?!北热缧∏嘞矚g的網紅“幼苗芹菜”就是日系原宿風。還有喜歡穿拖鞋的三哥“三扣三”?!皢渭冮L得好看的網紅已經沒有市場了。文藝青年喜歡文藝青年風格的網紅,二次元喜歡二次元風格的網紅。大家都會喜歡跟自己性格相近的。”
忠誠的粉絲和網紅甚至會產生某種友誼。周揚青能記住四五十個老粉絲的名字。在一個微信群里,她每天會給大家道早晚安,有粉絲生日她會送禮物,有時她會當大家的知心朋友。早期因為周揚青霸氣大方的性格,粉絲被稱作“后宮”,每天叫她“老公”。剛開始玩微博的階段,她覺得自己“真心把粉絲當朋友”,跟粉絲分享關于愛情的心思體悟。
大多數網紅都有昵稱,粉絲也是。網紅張大奕的粉絲群就有十幾個,粉絲們的昵稱是“e罩杯”,其中“老粉”是“紫罩杯”。只愛張大奕的屬于“唯飯粉”。有天張大奕給“唯飯粉”Christine發(fā)了私信,Christine覺得自己被對方當成了朋友,“真的很貼心,好感動?!彼幌矚g張大奕,“不會喜歡跟她有競爭關系的?!?/p>
生于1988年的張大奕曾經是平面模特,2014年開始跟如涵合作,很快占據了網紅店銷售量第一的位置。她在微博的粉絲量是347萬。每天她會發(fā)兩到五條微博,熱門的那幾條大概都是“逗比風”,比如“你們覺得我的微博乏味嗎?我自己看看也要看吐了”。她還會在評論中跟粉絲保持高頻率互動。
她擅長營造聊天氛圍。一個月前網紅話題很熱,張大奕在微博寫,“此時比任何時候都想做網紅。哦。網黃可以不。”評論數過兩千,粉絲們紛紛在評論中@張大奕的男神彭于晏:看,只有你的女友是網黃。
有媒體問張大奕開店秘訣。她回答:“我只是把網友看博主角度從45度轉成了15度,沒人愿意把頭抬很高去看人,脖子會不舒服。如果你愿意親近,他們就會靠近你。現在想可能0度看的話會有人更討厭我?!边@跟馮敏此前關于“15度到30度角”的理論一致,后者對她的評價正是“可高冷可親切,角度恰到好處”。
不只是電商
馮敏給我展示手機上一款名為“LAYERCAKE”的APP。他是個克制的人,但這時表情還是有些自得,“你看,這款手機軟件由我們近20個軟件編程師完成。”點擊LAYERCAKE,一排排人名下是每位網紅在“雙12”的銷售成績和排名。然后是每件衣服的成本、定價,以及未來的上新時間,已入庫數量。還有類似于朋友圈的功能——網紅在國外也能對衣服的修改提出意見。在某個頁面上,我看到十幾行對服裝的細節(jié)說明——張大奕在微博視頻所講解的細節(jié)部分正源于此。
如涵為每一個網紅品牌設一位專職品牌隊長,負責平臺與網紅之間的溝通。公司員工有近500人,有負責技術的理科生,也有懂視覺設計、微博文字選題方向的文科生。網紅在微博上發(fā)布的照片、文字無需審核。馮敏相信“內容產物不是逼得出來的,逼出一次沒有第二次”。團隊要做的是觀察,提供建議。
他和張大奕常常開會一起復盤各種數據,比如發(fā)現視頻受歡迎后加大發(fā)送頻率。迄今為止,如涵的店鋪已經有至少五家陸續(xù)拿到過淘寶當天女裝銷售排行的第一名。
和施杰合作一年后,網紅MOSS的粉絲從幾萬漲到近兩百萬。起初MOSS有些內向,不愿在微博上分享生活。施杰同事武藏(化名)建議她把朋友圈的內容轉到微博去,再從其中挑選出買家最感興趣的定期發(fā),比如祛痘、美白的教學視頻。
緹蘇的自媒體運營部門會做相關的方法論輸出給各網紅。武藏推薦過網紅轉發(fā)林志玲的演講視頻,“網紅也一樣,長得漂亮也努力了,但別人就把你的成功歸于長得漂亮。女粉看到也會有同感?!薄冬樼鸢瘛泛芑饡r,武藏也建議網紅們轉發(fā)胡歌的勵志故事,瀏覽量噌噌上去了。
緹蘇離如涵車程只有十分鐘。門口灰色調的墻上印著白色字體“PBLAB”(個人品牌孵化器)。再走進去是一個數百平米的工作區(qū),一排排年輕人盯著電腦——他們是支撐無數個可能會成為張大奕的理科生和文科生。墻上掛著一行紅色大字,“這次的雙11,我們逆戰(zhàn)來襲。”
“要出現第二個張大奕,非常難?!笔┙艹姓J經紀人有局限,他說公司在“塑造”而非“復制”網紅。“我們可以讓一個有潛力變網紅的人變成大網紅。但是天花板有多高是她自己決定的。要看她的審美能力,還有自媒體內容的經營能力?!?/p>
對君聯(lián)資本執(zhí)行董事邵振興來說,眼光必須放得更遠。他希望通過運營內容,網紅在未來能成為“PUGC”,也就是更具有IP的屬性。隨著網紅群體越來越龐大,網紅辨識度會變得模糊嗎?他猶疑了一下說,“未來我們也不是不讓他們重合。就好像你可以同時喜歡兩個演員?!?/p>
在他看來,網紅孵化器能否成功關鍵在于“形成閉環(huán)”。從KOL運營到粉絲導流再到采購生產,最后到電商變現,不只是電商,還有其他的變現方式,比如說參與網劇,參加一些節(jié)目進行互動,這樣網紅的生命周期會更長。
(陳德銘薦自《東西南北》)
責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