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女藝術(shù)家安迪可花了很久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眼睛跟普通人不太相同。比如一條灰色的鵝卵石小徑,落入她眼中就幻化出橙黃綠藍粉;一片綠色樹葉的邊緣可以是橙色或紅色,陰影中會透出紫色,樹葉本身除了深綠還有紫羅蘭色、湖綠色、藍色……就像是打翻了調(diào)色盤。
這并不僅僅因為安迪可是一名印象派畫家。五年前,安迪可七歲的女兒被診斷為色盲。進一步的檢查表明,這是因為安迪可將一條突變?nèi)旧w遺傳給了女兒,而她自己則是一名罕見的四色視覺患者,也就是說她的眼球中存在四種視錐細胞,比普通人多一種。
第四種視錐細胞中含有一種新的視蛋白,雖然并不能像蜜蜂或者蛇的眼睛那樣具有吸收紫外光的能力,但它的確讓極少數(shù)女性(大約1%)能夠分辨上億種顏色,是一般人的100倍。
由于三種普通視蛋白中的兩種,以及第四種視蛋白的編碼基因都位于X染色體上,擁有兩條X染色體的女性擁有四種視錐細胞的概率比男性高出許多,同時,只有一條X染色體也讓男性更容易出現(xiàn)先天性色盲。據(jù)估計,可能有多達12%的女性都具有額外的視錐細胞,但她們并非都能像安迪可那樣能夠分辨上億種顏色,這又是為什么呢?
原來,三種普通視蛋白分別吸收一定波長范圍的可見光,它們的峰值分別落在紫光、綠光和紅光處。盡管三者能夠覆蓋可見光的全部區(qū)域,但其分布并不平均。如果新的視蛋白恰好能夠覆蓋一個相對薄弱的區(qū)域,就能與原有三種視蛋白混合出無數(shù)種新的顏色;如果它的峰值跟原有視蛋白接近或重合,這個效應就不是太明顯。
除了少部分具有超能力的人群,普通男女對色彩的感知仍然存在差異。2012年發(fā)表在《性別差異生物學》上的一篇論文表明,對于大部分可見光,男性比女性感知到同樣信號所需的波長會略長一些。較長的波長對應著暖色光,這就意味著女性眼中的橙子更接近紅色,草也會更綠,而男性眼中的綠色則向黃色偏移。同時,男性尤其不擅長分辨可見光的中段:藍色、綠色和黃色。
所以有些男人藍綠不分實屬情有可原。但他們也有其他方面的視覺長處,根據(jù)紐約市立大學同年發(fā)表的另一項心理學研究,女人更擅長分辨顏色,而男人更擅長跟蹤快速移動的物體,以及從遠處辨識細節(jié)。
論文作者阿布拉莫夫認為,這也許跟狩獵采集時代的分工有關(guān):男性的技能顯然有利于發(fā)現(xiàn)獵物并且分辨種類,而女人的眼睛更適合關(guān)注近處的、靜態(tài)的事物,比如樹叢中的野莓果子。他希望有一天,生物科學能夠解釋男女在藝術(shù)方面的不同表現(xiàn),但目前至少可以確定,你的太太大概能更輕松地從一堆香蕉里面挑出顏色最黃,也最為成熟香甜的那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