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嫌疑人在茂密的叢林中玩兒命地奔跑,穿著厚重防彈服的武警邊防官兵緊追不舍,當“啪”的示警槍聲響起,涉嫌販吸毒人員嚇得一愣神,就在瞬間,武警邊防官兵恍若神兵天降,將他們當場擒獲。
這樣的場景,不僅僅出現在影視劇中,也時常真真切切地上演于云南省瑞麗市的中緬邊境線附近一一在這個毗鄰國際上臭名昭著的毒源“金三角”的特殊地帶,幾乎每天,都有次數不等的類似緝毒行動。
2015年6月23日,記者來到姐相邊防派出所,現場直擊了一場緝毒行動。
此次難度系數“爆表”的行動中,一名中國人、三名緬甸人被擒獲,當天的尿檢顯示,他們均系吸毒人員。
出擊!突如其來的天氣變故打亂部署
邊城瑞麗富饒而美麗,位于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帶。但硬幣的另一面是,瑞麗三面與緬甸山水相連,部分地段的國界線沒有天然屏障,“從緬甸扔出的石塊完全可能落人中國境內”。
瑞麗因此成為境外毒品流入內地的重要通道:在這片藍得沁人心脾的天空下,渡口、便道、田野、叢林中,有人幸福地勞作,也有人從事吸毒、販毒等罪惡行為。
姐相就位于瑞麗市南,轄區(qū)內的11個邊境村寨與緬方13個村寨相鄰,有的地方,“蹚過河就能穿越國境線”。
這樣的地帶“優(yōu)勢”,被部分吸販毒分子利用。“這邊打擊時就往那邊跑,那邊打擊時就往這邊跑”,導致跨境吸毒、零星販毒屢禁難絕,他們的窩點也成為老百姓深惡痛絕的“毒瘤”。
6月23日的行動,便指向其中一個“毒瘤”。
當天,姐相邊防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的線索,隨后迅速組織行動。該所的十余名邊防武警聯合姐相邊境檢查站的四名邊防武警、兩名當地民兵,以及兩名緬甸信德戒毒所的工作人員翻譯——板保和巖喊,組成行動小組。
為了避免被吸毒人員安插的“眼線”發(fā)現行蹤,當天下午16:02分,一撥兒人靜悄悄地出發(fā),乘坐四輛借來的民間車輛,直撲目的地。
16:21分,隊伍到達預定地點。按照行動方案,三個小組將分別進入自己的區(qū)域,扼守住各條道路。正準備實施合圍時,瓢潑陣雨卻不期而至,一直隨同的記者的頭發(fā),也被淋成一綹一綹的。
按事先得到的情報,對方將在田野里交易。突如其來的天氣變故打亂了部署,暴雨中顯然不可能露天交易,行動被迫暫停。
轉折!農婦暗示新的線索
隊伍撤離到姐相鄉(xiāng)俄羅村公所板崍村一帶時,已經是17: 02分,該片區(qū)并未下雨。
看到有武警邊防官兵過來,名婦女一聲不響地悄悄用左手比劃出一個方向,然后,一言不發(fā)地走開了。
“有情況!”經驗豐富的姐相邊防派出所所長張劍洪知道,缺錢的吸毒人員經常偷東西,當地人對此恨之入骨,這個手勢很可能意味著附近有人正在吸販毒!
根據經驗,吸販毒人員大多會藏身在田野中的窩棚。這些窩棚是農民勞作時休憩的場所,但農閑時,窩棚就時常被吸販毒人員占據;還有一些窩棚本身就是吸販毒人員專門修建用來吸毒的,
隊伍立即開啟新的行動。他們在泥地上畫出地圖,重新進行人員分組.很快就制定出“從幾個方向圍向窩棚”的行動方案。
事后證明,這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抓捕行動,狡猾的吸販毒分子選擇了一個最方便逃跑的地方:那是一片平坦開闊的田野,吸販毒分子躲在田野正中的某個窩棚中,很容易觀察到外來的車輛和人員。
窩棚周邊,圍著片片大約一米高的雜草和抽子林,便于吸販毒“望風”,這片四通八達的平地,讓邊防武警官兵無法截斷其逃跑的路線;柚子林的外圍是茂密的芭蕉樹、橡膠樹等,會遮擋追捕人員的視線。
“有線索就不能放過!”張劍洪聲令下,行動開始了!
鳴槍!緬甸吸毒嫌疑人被抓獲
按計劃,三個小組分別扼守窩棚的東邊、西邊和南邊。
盡管邊防武警官兵異常小心地借助各種掩體的遮擋前行,但是,現場的地勢條件讓這幾乎成為“無法完成的任務”,窩棚外的“望風”者仍然看到了人影,迅速發(fā)出提醒逃跑的信號。
合圍尚未形成,戰(zhàn)斗已經開始!從一個窩棚里跑出三個人影,加上外部的“望風”者,四個人朝向東邊,分散開,各顧各跑向叢林!
第三小組發(fā)現了情況,立即通知其他小組組織合圍。
此刻,原計劃從正面實施抓捕的第一小組正在香蕉林里按扇形包圍圈向前推進,得知情況后,火速前往抓捕。
大伙兒穿著厚重的防彈服,以沖刺般的速度沖出香蕉林。
突然,眼前出現幾個慌慌張張奔跑的身影!事后審訊得知,這是幾名非法入境、非法居留和非法就業(yè)的“三非”緬甸籍人員,他們本在另一處吸毒,發(fā)現武警后,也張皇失措地迅速逃跑。
沒人料到,在這片田野中,竟然有多組吸販毒分子在不同地點吸毒,第一小組的邊防武警迅速撲向這幾道人影。
追逐中,一名白衣男子和一名藍衣女子很快越過一條小溪,在一片種滿秧苗的稻田里,蹚著水和泥漿一路狂奔;他們后面另有一名黑衣男子和一名藍衣女子也試圖跑進稻田 而一旦得逞,他們很快就能進入緬甸境內,逃之夭夭。
眼看這些人快要逃脫抓捕,行動指揮官張劍洪果斷鳴槍示警:“趕快停下!不許動!”隨后叩響了扳機。
清脆的槍聲傳開,跑在后邊的那一男一女嚇了一跳,稍一愣神之際,邊防武警官兵們幾個箭步沖了過去,將兩人抓獲。
此刻,其中的男性青年剛剛跳入小溪,褲腿都被打濕了半截。他的拖鞋落人溪中。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由副所長鄧小勇帶領的第二組也有了斬獲——在一人多高的雜草叢中,將一名白衣緬甸男子抓住。
震驚!“資深’吸毒男賤賣父親禮物購買毒品
在東邊戰(zhàn)場,第三小組的林星辰和兩名同伴也在實施追捕——這里是此次計劃的最初目的地。
此前,在“望風”者發(fā)出信號后,三名吸毒嫌疑人曾飛也似地跑出窩棚,朝著山林的方向四散逃竄。
林星辰鎖定一名吸毒嫌疑人,一路追出一片溝壑中的雜草,再追入—片柚子林。此刻,傳來張劍洪示警的槍聲,吸毒嫌疑人下意識地蹲了下去,貓著腰一步步挪動,進一片一米多深的雜草地。
林星辰控制住向外逃跑的線路,一路小心地搜捕,終于發(fā)現了蹲在雜草中的男子。
在抓捕現場,這名自稱30歲的男子告訴記者,自己姓趙,已有七年多的吸毒史,最初吸食鴉片,后來改成冰毒。
他交代,自己在當天下午14:30進入窩棚,將60歲的父親花6000多元買給自己的摩托車作價300元,抵押紿了販賣毒品的巖拉,贖回了手機(手機此前以140元抵押給對方)并沖抵此前欠下的110元毒資后,這輛摩托車為他換來了50元的毒品,隨后,他就和另外兩人在窩棚里分頭“享受”起來。
“這個窩棚是巖拉修建的,平時他就睡在這里,吸毒的人到這里來買毒品,一起吸。”他說,販毒者還在窩棚旁的甘蔗地里安排有“放哨的”,發(fā)現有人來就通風報信,“來人是不是吸毒的人,我們一眼就能認出來?!?/p>
危險!國人安寧有緝毒勇士的付出
進入窩棚,記者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各種用來吸食的塑料管四處散落,遍地都是錫紙,一個青霉素玻璃瓶里還殘留有極少量的毒品,可以想象,正在吸食毒品的“癮君子”們逃跑時,是怎樣的驚慌失措。
更讓人膽戰(zhàn)心驚的是,在一個角落,還有不少于22支注射毒品用過的針管!
在一個口袋里,裝著幾十個半個雞蛋大小的彈丸,武警官兵一旦被彈丸擊中頭部,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險。
為了徹底摧毀這個吸毒窩點并消除隱患,邊防武警拆除了這個窩棚,并將其燒毀。
參加完此次行動,記者跑得滿頭大汗,早已感到體力不支了。邊防武警的體能負荷更大,衣服全被汗水浸濕了。為了防備萬一,他們都必須穿著厚重的防彈衣,這意味著在追逐吸毒嫌疑人時,必須付出好幾倍的體力。
更大的挑戰(zhàn)在于.他們在行動中還要隨時防患艾滋病等疾病的威脅。
有一次,姐相邊防派出所的干警成功封堵了一個吸毒寓點,剛推開門,一個狂躁的男子就咬破自己的手臂,將血液向武警戰(zhàn)士們?yōu)⑦^來,口中高吼:“我是艾滋??!誰來誰就死!”
如果沒有一次次的緝毒行動和關卡阻截,不難想象,“金三角”的毒品將給國人帶來多大的威脅與煩擾。在這片邊關,緝毒官兵承受著難以預知的風險和變故,甚至包括獻出生命。
2007年3月25日,在抓捕行動中,武警官兵遭受到隱藏在附近的十余名境外武裝販毒人員的襲擊,對方動用了沖鋒槍、手榴彈。交火中,武警保山市邊防支隊龍陵大隊副大隊長白建剛、德宏邊防支隊支那邊防派出所干事甘祖榮和德宏盈江邊防大隊偵查隊偵查員徐勝前中彈犧牲。
2011年8月,年僅18歲的武警德宏邊防支隊戰(zhàn)士姚元軍在和販毒嫌疑人搏斗時,落入江中犧牲。
2011年10月,36歲的武警保山邊防支隊偵查隊政治教導員陳錫華在與犯罪嫌疑人搏斗時,墜河犧牲。
(金衛(wèi)東薦自《時代郵刊》)
責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