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吉心
在狹長的朝鮮半島南端,韓國富饒的巨濟島上,有一個聞名遐邇的、叫作長木面外浦的小漁村。村子面海而居,山水相依,鐘靈毓秀,小巧且大氣。今天的漁村已是舊貌換新顏,昔時島上的老屋舊舍早已不見了蹤影。盡管小村深居海島,但寬寬的公路穿村而過,交通倒也方便。在公路旁,緊依著山坡坐落著一處特顯民族建筑風格的舊式漁家院落,這就是曾任韓國第十四屆總統(tǒng)金泳三的故居。
金泳三的故居順山坡而建,長長的臺階,彎彎的院墻,低矮的瓦屋,木石結(jié)構(gòu)的傳統(tǒng)老屋,盡管有些老舊,但仍不失敦實、厚重、滄桑之美。拾級而上,門樓古典莊重,但大門緊鎖。隔墻望去,小院呈長方形,院落打掃得干凈利落,只有北側(cè)聳立著金泳三的半身雕像,目視前方,莊嚴肅穆。不遠的墻角處堆放著一些泛著歲月包漿的舊式陶罐,大概是主人當年腌制海貨的老物件。站在故居臺階居高臨下,漁村四野盡收眼底,秀美的海島漁村尤顯開闊而靈氣。
金泳三的童年是在頗有些文墨的祖父身邊長大的。他從小熟讀孔孟詩書,青少年時就立有大志,他小小年紀就曾在自家土墻上貼出墨寫的八個大字:“未來的總統(tǒng)金泳三”。他終其一生,砥礪前行,為自己的這一政治理想而拼搏。大學畢業(yè)后,年僅24歲的金泳三就獲得了很高的人生起點,擔任總理的秘書,26歲時成為韓國最年輕的議員,不久就成長為“在野黨的旗手”。在兩次競選總統(tǒng)失敗之后的1993年,他終于登上了國家最高政治舞臺,實現(xiàn)了他兒時的偉大夢想——成為“未來的總統(tǒng)”。
金泳三是一位頑強的民主斗士。近代的韓國可謂多災多難,由于長期軍人專政,政變頻仍,社會動蕩,民主褻瀆,民怨沸騰。為改變國家亂象,建立一個民主法制的國家,自青年時代起,金泳三就高擎民主的旗幟,向軍人政治展開了長期的不屈不撓的斗爭。為此,他曾被軟禁,曾遭逮捕,他曾堅持絕食二十多天以生命相抗爭,也曾與“三金組合”抱團向強大的軍人政權(quán)發(fā)起一輪又一輪聲勢浩大的挑戰(zhàn)。
正義必勝,民主不朽。修憲終于成功了,人民勝利了,金泳三當之無愧地成為韓國第一位民選總統(tǒng),開啟了韓國民主政治的新紀元。
金泳三是一位清廉的反腐斗士。他反對貪污腐敗堅定果敢,義無反顧。他敢于擔當,敢于叫板,敢于承擔后果,敢于付出代價。他上任伊始,即誓言堅決鏟除國家腐敗與邪惡,重振國民道德與民族正氣。他立說立行,肅貪反腐的第一板斧即指向國家公務員,實行財產(chǎn)公開和金融實名制。在他主持第一次國務會議掀起反腐風暴的第二天,就將他和直系親屬的全部家庭財產(chǎn)見諸媒體報端,反腐肅貪從我做起的呼聲引起全社會極大震動和強大的政治壓力。在金泳三的帶領(lǐng)下,1167名執(zhí)政黨高級公務員群起效仿,在野黨的領(lǐng)導人也紛紛步其后塵,先后公布了家庭財產(chǎn)清單。
但腐敗者憎恨之,反對者攻擊之。而金泳三不信邪,不退縮,上任一年就罷免了1300多名高級公務員,包括國會議長、執(zhí)政黨秘書長、漢城市長等高官。與此同時,金泳三及時果斷地把反腐風暴引向極敏感的軍界,參謀總長、陸??諈⒅\長等也先后被罷除官職,清出軍界。甚至國家前兩任總統(tǒng)也因巨額秘密資金被揭露而被依法押上了法庭,接受歷史的審判,成為轟動全國的世紀大審判。
金泳三對韓國社會窮奢極欲、貪圖享樂之風深惡痛絕。他走進青瓦臺總統(tǒng)府即下令關(guān)閉了總統(tǒng)府內(nèi)的高爾夫球場,將總統(tǒng)府周邊地區(qū)大街小巷全部對百姓開放,總統(tǒng)府伙食只配湯面和牛肉泡面,除外賓,待客也僅有面條相伴。
2011年,83歲的金泳三已是走下政壇的耄耋老人,但他反腐斗士的品格初心不改,愛國情懷愈老益堅。1月5日,金泳三向五千萬國民鄭重宣布:將把個人50億韓元的財產(chǎn)全部捐獻于社會。裸捐一生奮斗之心血,不給子女留一個銅板,這是何等的胸懷,何等的境界!
有權(quán)勢者,必有故事。但這絕非杜撰的神話。盡管人生之興衰榮辱,是非曲直,成功與失敗,有時蓋棺亦難定論。但斗士獻身的事業(yè)、斗士獨具的品格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