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濤+薛麗芬
【片段一】富有魄力的取舍,源于深湛的內(nèi)蘊
師:很多同學(xué)不約而同都畫了這一句話,讓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一遍——“別忘了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蕭伯納。”(生齊讀)
師:說說,讀出了什么?
生:自夸!
師:同學(xué)們,自夸應(yīng)該是有資本的,那么,蕭伯納自夸,他有什么資本?
生:因為他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大文豪!
師:(板書: 大文豪)大文豪知道嗎?
生:大文豪就是非常有學(xué)問,非常聰明!
師:是的,再請你們快速地去默讀一遍課文,看看課文還有哪些地方是蕭伯納引以驕傲,是他可以自夸的資本?
生:“別忘了回去告訴你媽媽”中的“別忘了”,意思是不僅要對小姑娘說,還要讓他對她媽媽說。
師:他主要想告訴小姑娘的媽媽一個什么信息?
生:今天跟小姑娘玩的那個人,是一位大作家。
師:其實,蕭伯納可以自夸的“資本”還不止這些呢,我們來看看他的簡介——(出示蕭伯納簡介、相片)他是一位劇作家,一位語言大師,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師:我們來看看外界對他的評價——出示對蕭伯納的相關(guān)評價:
他的戲劇使他成為我們當代最迷人的作家。——1925年,蕭伯納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頒獎辭
蕭伯納作品中的一個字,就像古典音樂大師樂譜里的一個音符?!獝垡蛩固?/p>
師:看了他們對蕭伯納的評價,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蕭伯納真的了不起。
生:正因為蕭伯納有這樣的才華和能力,所以他才想在小女孩面前自夸一下,并不是我們所說的那種炫耀!
師:自夸語氣該怎么讀???(生讀)
師:有點感覺了。如果將后面的“?!睋Q成“!”,自夸的感覺會更強烈!試試看。(生再讀)
師:聲音夠響的。我在想,當時蕭伯納是不是就這樣對著小女孩喊的呢?你覺得應(yīng)該怎么樣對小女孩說?(生再讀)
師:到了世界大作家的水平了。
師:有意思,自夸也應(yīng)該體現(xiàn)水平。我也想來讀一句試試,但我讀的不一定和她的一樣,你們要原諒我,他是書面語,我是口語。
師:(讀)“別忘了回去告訴你媽媽呀,就說啊,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蕭伯納哦!”(再加“呀、啊”)(生哈哈大笑)
【點評】王老師的設(shè)計很有味道,教學(xué)“別忘了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蕭伯納”這句話時,王老師進行了細致的朗讀指導(dǎo),句號與感嘆號的充分比較、書面語與口語的細微辨析,從各個角度切入品味語言的味道,培養(yǎng)學(xué)生敏銳的語感。此外,“蕭伯納自夸,他有什么資本?”“蕭伯納可以自夸的‘資本還不止這些,看看蕭伯納的簡介”“我們來看看外界對他的評價”“看了他們對蕭伯納的評價,你有什么想說的嗎?”……這些牽引讓課外資源自然而然引入,說說、看看、聽聽、講講,開拓了學(xué)生分辨事理的思路,開啟了學(xué)生暢所欲言的閘門……
【片段二】精雕細刻的描摹,源于深度的解讀
師:蕭伯納本來想給小姑娘一個驚喜,結(jié)果遇到“茬”了,有什么表現(xiàn)?
生:吃了一驚!
師:用我們書中的一個詞語叫——
生:(齊答)為之一震。
師:(出示:蕭伯納聽了,不覺為之一震。他馬上意識到剛才太自夸了。)此時此刻,蕭伯納已經(jīng)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開始改正了。自我改正有一個過程,心里面就在——
生:自我反省。
師:現(xiàn)在,一起“自我反省”一下,讀這句話。(生讀)
師:很好,這就是“反省”。反省既要有表現(xiàn),也要有話語,書中有一個詞把話語拎出來了,一起說——
生:深有感觸。
師:明白什么叫“深有感觸”嗎?
生:自己心中知道了一些東西,然后再說出來了。
師:這就叫反思、自省。
生:反思過后,他還悟出了一些道理。
師: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生:(讀)“一個人不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對任何人,都應(yīng)該平等相待,永遠謙虛。這就是那位小姑娘給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師?!?/p>
師:他“自省”到了什么?
生:謙虛。
生:平等相待。
師:一起把這兩個詞語畫下來,再放到這段話當中讀一讀。(生讀)
師:王老師再問大家一個小小的問題。你是怎么理解“她是我的老師”?
生:因為小姑娘給他得到一個教訓(xùn)。
師:什么教訓(xùn)呀?
生:就是一個人不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
師:小姑娘是直接把道理說出來的嗎?
生:小姑娘沒有直接把道理告訴他,而是學(xué)著蕭伯納的口吻說話,然后蕭伯納不覺為之一震,接著開始反思自己。
師:是呀,蕭伯納回家吃不好,睡不著,一直在反思,終于深有感觸地想到了——她是我的老師。
【點評】王老師在精彩之處停留細賞,精雕細琢地描摹,讓學(xué)生對文本的解讀層層剝繭,逐漸從膚淺走向深刻,這個片段中“角色反轉(zhuǎn),玩味‘自省”就是如此。王老師引領(lǐng)學(xué)生與蕭伯納一同歷經(jīng)“為之一震”,自我反省,“深有感觸”“她是我的老師”的心路歷程與學(xué)習(xí)歷程,學(xué)生或朗讀,或批注,或體驗,或感悟,師生共同走過一段文本深度解讀的美好歷程。
【片段三】廣闊空間的添補,源于深情的回望
師:(出示:那天,小姑娘回到家里,高興地告訴媽媽——“媽媽,媽媽,今天我遇到了……臨別時,蕭伯納先生 地對我說……您猜,我怎么回答他的?我學(xué)著他的口吻說……蕭伯納先生聽了……”)能不能這樣說一說呢?(生自由練說)
師:這個小老師小不???你若再說她小,你要比小孩還要小。我們來看看有一首歌——《小孩不小歌》。(生齊讀)
生:蕭伯納先生由自夸開始自省,小女孩也自信滿滿地做了一次小老師。我終于理解了課題為什么是“大作家的小老師”了。
生:大作家蕭伯納,因為他自省了,所以他“偉大”,他的自省讓他充滿自信。所以,我學(xué)了這篇課文不單單要記住這位自夸的大作家,更要記住這位善于自省的大文豪!
師:是呀,大作家的“大”就表現(xiàn)在這里,當然小老師也“不小”,他們都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都是我們的“老師”。
【點評】王老師在這一細節(jié)的處理上,可謂是非常獨到,引領(lǐng)學(xué)生對課題進行細致的揣摩,引導(dǎo)學(xué)生對課題闡述自己的觀點,師生有效對話推進了課的進程,提升了課的哲思。
【總評】縱觀幾個片段,王老師以一條紅線“自夸——自信——自省——自強”貫穿始終。教師留給學(xué)生的空間如此之大,學(xué)生在看似空空如也的時空里,收獲卻是滿滿的。走近蕭伯納,體會“自夸”;角色反轉(zhuǎn),玩味“自省”;推人及己,品味“自強”。如此大膽精妙的教學(xué)設(shè)計,源于教師讀透教材的深邃眼力,源于教師調(diào)控課堂的游刃有余,源于教師相信學(xué)生的無限潛能。作家如此,蕭伯納如此,王金濤老師如此,他的學(xué)生也如此,這樣的課真好!
(王金濤,特級教師,連云港師專一附小教科室主任;薛麗芬,太倉市教師發(fā)展中心語文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