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益
有計劃、有步驟地給適齡兒童及時接種有關疫苗(即俗稱的“打預防針”),是預防相關傳染病最科學、最經(jīng)濟、最簡便和最有效的一種方法。為了能讓孩子按時照程序、高質量地接種疫苗,不斷提高和增強孩子抵抗疾病能力,在打預防針前后家長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接種前了解
預防接種禁忌證
家長要了解預防接種的相關禁忌鄭敏證,除有明確過敏史和免疫功能缺陷的兒童不能接種外,常見的如發(fā)燒、體重低于2.5千克、各種急慢性傳染病及恢復期、每天腹瀉4次以上(不能服糖丸)等應暫緩接種。要是孩子有不適癥狀而家長把握不了的,可事先到當?shù)氐念A防接種單位咨詢一下,以免到時帶孩子趕去卻不能接種,既費人力還耽誤時間。需要暫緩接種的,應問清楚補種的具體時間,以便及時補種而防止漏種的發(fā)生。
接種前保持身體健康
由于孩子正處在生長發(fā)育時期,機體各種功能還不健全,尤其是防病抗病能力較弱,稍不注意就容易患感冒、腹瀉等疾病,既有害孩子健康生長又耽誤適時的預防接種。因此,在臨近接種疫苗期間(一般在接種前一周左右)要特別精心照顧好孩子,讓孩子吃好、玩好、睡好,特別是在早晚溫差大的季節(jié),要注意及時給孩子增減衣服,做好防寒保暖,盡量減少感冒發(fā)燒等病癥的發(fā)生,使各種預防針都能按時接種。
接種前
幫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在每次打防疫針前(或頭一天的晚上),應用溫水給孩子洗一次澡,尤其是要把打針的部位(兩胳膊三角肌處)徹底洗干凈,并換上棉質干凈的內(nèi)衣,不僅讓孩子感覺輕松舒適,還可以防止注射后引起局部感染。對稍大一點且比較懂事的孩子,要做好接種前的說服動員工作,盡量給予鼓勵,以消除緊張、害怕心理,使孩子能真正地敢于面對,這樣既能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勇敢精神,還可以大大減少,甚至避免發(fā)生“暈針”現(xiàn)象。
接種時帶好通知單
第一次去當?shù)剡M行預防接種時,家長要把醫(yī)院在出生時或生后出院前已給孩子接種乙肝疫苗(要求在24小時內(nèi))和卡介苗的通知卡(單)帶上,在接種前交給登記預診人員,以便其詳細掌握孩子在醫(yī)院接種這兩種疫苗的具體時間與針次,避免漏種或重復接種以及提前接種。上下兩次疫苗(不管是同種或是異種疫苗)接種需間隔一定時間(至少28天,不能提前也不可過于延長),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輕副作用和不同疫苗之間的相互干擾,達到有效的免疫效果。
接種前飲食注意事項
不能帶空腹或處于饑餓狀態(tài)下的孩子去打預防針,防止孩子因血糖低以及打針時疼痛刺激而造成眩暈或昏厥。但打預防針前,也不能讓孩子吃得過飽,避免打針過程中,因孩子哭鬧而引發(fā)嘔吐,甚至被嘔吐物嵌入氣管等。接種脊灰糖丸(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時內(nèi)不宜吃奶或喝熱水,以防止活疫苗口服后受熱的影響而使接種質量大打折扣,甚至成為無效接種,即不能產(chǎn)生相應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