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初中英語在各個單元設計的情景會話,目標句型訓練更為突出。在英語對話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技術(shù),極大地改變了傳統(tǒng)英語對話教學的面貌,給英語教學帶來了機遇,課堂教學因此變得直觀形象,為學生提供了靈活運用語言的機會。1通過Language Goals部分感知新的語言Language Goals部分不僅有部分的舊句型,還有3A部分的新句型。學生有可能一次聽不懂,教師可以反復播放錄音,并指導學生來感知語言。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給學生提供聲、色、形有機結(jié)合的教學情境。它將各種不同的信息,如數(shù)據(jù)、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有機地集成在一起,進而展示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與內(nèi)在聯(lián)系,使抽象的圖形、數(shù)字,呆板的文字、圖片,變成賞心悅目的畫面,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的刺激,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真實的、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語言學習情景,使學生感到耳目一新,學習也一下子倍感輕松,興趣也自然產(chǎn)生了,求知欲也增強了,更能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在Language Goals中出現(xiàn)的句型“Where is the post office?”就是1A—2A中出現(xiàn)過的句型,而“Its next to the hospital.”則是3A中的目標句型。Pairwork中的“Is there a cinema near here?”對于學生來說高出了他們的已有知識水平。筆者通過反復播放錄音、動畫,對學生進行大量的、不斷的輸入,并指導學生通過聽音、看圖、理解關(guān)鍵詞來判斷正確答案,最終學生對Lets talk中的重點句型建立了感性認識。
2通過趣味操練趣教句型
對話中的句型還可以放在豐富有趣的TPR活動中進行,同樣是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A部分中的重點句型,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歌謠: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Next to the hospital. Where is the hospital? Next to the cinema. Where is the cinema? Next to the bookstore.再配上相關(guān)圖畫,讓學生有節(jié)奏地跟讀練習。在這個趣味操練中,學生對主要句型理解之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將主要句型應用到有意義的“Group work”等任務型活動中去。這樣不僅復習了舊的單詞,還在趣味操練中掌握了新的句型。學生先從趣味操練開始再到說就減輕了“輸出”的難度。
3活動設計要有層次性
“任務型語言教學”是通過給學生布置簡單的小任務,如手工制作、詢問信息等途徑來學習語言。 如:在教學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時,有些動作,教師可以直接表演出來,學生容易理解,但有些動作在課堂上無法表演,如爬樹、騎馬、修車、看電視等,與其讓學生想象動作,還不如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讓學生根據(jù)一張張真實的畫面進行回答。課件畫面上有一座山,點擊,一個男孩跳進畫面,站在山下,再點擊,此男孩一步一步向山上走,這時教師問:“Whats he doing?”學生答:“Hes climbing the hill?!蹦泻⑼V古郎?,學生說:“Hes having a rest?!蹦泻⒃诤蕊嬃?,學生說:“Hes drinking a bottle of orange?!蹦泻⒛贸鲆槐緯?,學生說:“Hes reading a book?!蹦泻⒗^續(xù)走,顯得很高興,唱起歌來,學生說:“Hes singing a song。”再次點擊,又跳進一個女孩,此時用復數(shù)表示,畫面重復以前的動作。學生在大量的操練中不知不覺地熟悉、掌握所學語法知識,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多信息、高效率預想方案,達到了在情景中呈現(xiàn)和在語境中學習語法的目的。通過提高任務型教學活動的復雜程度,比如口頭表達來實現(xiàn)三級目標。因此,句型的操練活動不僅要注意目的性,更要關(guān)注由易到難的層次性。比如“A:How can I get to the Zhongshan Park?You can go by the NO. 15 bus.”句子較復雜,教師可以采用有層次的任務來化解難點:開始時,只要求學生回答“By bus.”即可;再要求學生說出含有班次的句子“By the NO.15 bus.”;然后要求學生把句子說完整。當學生熟練后,師生互換角色進行操練。最后把句型放在真實的或者模擬真實的任務型活動中,引導學生最終達到掌握應用的目的。
活動的順序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先易后難,先簡單后復雜。體現(xiàn)語言拓展的活動不能放在操練語言的活動中,應該在學生熟練后再進行。
4在任務活動中靈活運用語言
語言只有通過運用才能體現(xiàn)語言的價值。教材中設計了大量的小組和結(jié)對活動。比如“Pair work”讓學生通過書上的圖片運用所學的句型開展會話教學。教材中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學生必須進行思考并結(jié)合自己的情況進行口頭表達或完成聽、讀、寫等任務,從而得到鍛煉和發(fā)展。這時可以利用幻燈片展示對話內(nèi)容,分小組讓學生替換關(guān)鍵詞自編對話,教師給學生一定時間分小組進行表演對話,教師可以走動指導,并請幾組學生進行示范。
5重視學生通過“寫”來輸出語言
在學生理解并會說重點句型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筆頭活動。目前,在相當多的學校和地區(qū)出現(xiàn)了小學生會說不會寫的現(xiàn)象。建議學生通過“寫”來輸出語言。課堂上學生的書寫速度不一,教師一般的處理方法是將“寫”的任務放在課后。然而高年級的學生理解能力較強,掌握英語中的聽說目標較快,為教學提供了“寫”的時間。
每一節(jié)課應該設計一些包含挑戰(zhàn)性的、趣味性的寫作活動??梢杂枚嗝襟w展示像排列順序、填空、看圖寫句子、根據(jù)問句寫答句、根據(jù)答句寫問句、小組比賽等活動。寫的要求也可以根據(jù)學生完成課堂教學目標的情況或?qū)W生情況來安排。在寫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一些共性的錯誤,從而調(diào)整教學。如果有可能,每節(jié)課安排3~5 min寫作的時間。這樣可以減輕在閱讀理解部分的寫作任務。
多媒體技術(shù)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在運用時還是要結(jié)合課堂的實際需要,合理設計,正確運用,這樣才能增大課堂容量,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