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其
杜甫曾經(jīng)客居將近兩年并寫下了四百多首名篇的西閣已經(jīng)不在,新城無詩空余景。只留下那些蜿蜒崎嶇街巷、依山勢而建立的道路、長長的石階,以及陳舊清冷的建筑。
奉節(jié)老城,那個有著詩一樣名字的古城,那個曾讓“李杜”們發(fā)萬古之幽思的“白帝城”,在它消逝之前,年少的我不曾來拜訪??催^紀錄片《中國三峽》的導(dǎo)演楊書華對這座老城的記憶:“曲支拐的醪糟飄香,福音堂的木魚敲響,鐵匠街新開了一家火鍋店;奉師操場上的黃葛樹依然撐著碩大的綠傘,彭詠梧烈士陵園里堆滿了悼挽的花圈;大南門看龍船的人山人海,小天鵝歌舞廳里歌聲婉轉(zhuǎn)……”幾行短短的文字,在我心里埋下了長久的惦念,明知不會有機會相見,卻始終縈繞心頭。
這種惦念,當(dāng)疲于現(xiàn)代都市生活時,就會演變成按捺不住想要上路的沖動。
傍晚到達奉節(jié)縣城,杜甫曾經(jīng)客居將近兩年并寫下了四百多首名篇的西閣已經(jīng)不在,新城無詩空余景。只留下那些蜿蜒崎嶇街巷、依山勢而建立的道路、長長的石階,以及陳舊清冷的建筑。
托孤白帝城
白帝城位于長江三峽瞿塘峽口北岸,東依夔門,西傍八陣圖,三面環(huán)水。三峽大壩修成后,白帝城變成水中的一個小島,現(xiàn)在坐輪渡即可到達白帝城的門口。
下舟登島,走過長廊,默誦過諸葛孔明雕像前的《出師表》,在古棧道上選取最佳位置一睹長江黃金游輪的風(fēng)采。白帝廟旁的獼猴們,比一路沿江石壁上的那些體形略大,小獼猴依在母猴的懷里,略有羞澀地避開游客的鏡頭,等到游客投擲花生時,才敏捷地跳上炮臺爭食。不知道如果他們失去母親,是否也會被托孤呢?
城內(nèi)白帝廟陳有“劉備托孤”大型泥雕,再現(xiàn)三國蜀漢皇帝劉備兵敗白帝,憂傷成疾,臨終前向丞相諸葛亮托孤情景。白帝城下去就是橫鎖長江天下雄的夔門,然而,“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這樣的詩句已是絕唱。
“三峽魁首”瞿塘峽
“若言風(fēng)景異,三峽此為魁?!惫羰制珢埚奶翇{,如果不愛這種夸張定性的修辭,那就看看清人張問陶更高冷夸張的贊譽:“便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瞿塘峽以其雄偉英姿被印上了十元人民幣,成為了國寶級的旅游名勝之地。
瞿塘峽西起奉節(jié)縣白帝山,東迄巫山縣大溪鎮(zhèn),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峽,以“雄”著稱。西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高數(shù)百丈,寬不及百米,形同門戶,名“夔門”,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
長江辟此一門,浩蕩東瀉,兩岸懸崖峭壁如同刀削斧砍,山高峽窄,霧中云天一線,峽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處波濤洶涌,奔騰呼嘯。
瞿塘峽雖短,卻能“鎮(zhèn)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清代詩人何明禮形容瞿塘峽的雄偉“峰與天關(guān)接,舟從地窟行”,沿江可見古棧道遺址、風(fēng)箱峽古代懸棺、分壁墻、鳳凰飲泉等奇觀。
天坑景磅礴
天坑、地縫這等人間奇觀位于奉節(jié)縣興隆鎮(zhèn)內(nèi),距奉節(jié)縣城七十余公里。這里有氣勢恢宏的世界第一大小寨天坑、狹長幽深的世界第一長的天井峽地縫、世界級暗河龍橋河、旖旎秀麗的迷宮河等自然景觀。
現(xiàn)在修了石道,可以沿階而下,走到天坑底部,仰拍這一奇觀,也可以披荊斬棘爬上小山,俯觀世界第一坑。有游客來此,贊嘆這是萬坑之父,坑之祖宗,而攀爬之辛勞,也不禁讓人大呼“坑爹”。
不過,瑰奇風(fēng)景多在險遠之處,被“坑”也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