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慧 高永勝 徐繼輝 呂軍 齊瑞芳 王立軍
【摘 要】 目的:觀察地錦草對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心肌酶活力的影響。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隨機分為6組:假手術組、模型組、陽性對照組、地錦草低、中、高劑量(50、100、200 mg/kg)組,每組10只。陽性對照組給予復方丹參片600mg·kg-1·d-1灌胃,地錦草組給予低、中、高劑量(50、100、200mg·kg-1·d-1)地錦草灌胃,其它組給予生理鹽水灌胃。各組均灌胃14d后,除假手術組外其余各組大鼠心臟左前降支結扎30min后再灌注12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測定各組大鼠血清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力。結果:地錦草可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AST、CK、CKMB活力。結論:地錦草對缺血再灌注損傷心肌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關鍵詞】 地錦草;心肌酶;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
【中圖分類號】R285.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6-0044-02
地錦草為大戟科植物地錦(Euphorbian humifusa uilld)或斑地錦(Euphorbia maculata L.)的干燥全草,是常用的中藥材,也是一種蒙藥材(蒙文名為馬拉根-扎拉-烏布斯),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血的功效。常以單方或復方入藥,用于治療肝炎、急慢性支氣管炎等。地錦草主要含有黃酮類、鞣質類等化合物,如槲皮素、山奈酚、芹菜素、木犀草素等。研究表明地錦草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抗過敏、免疫調節(jié)、保肝、活血止血等多種生物活性[1]。研究觀察地錦草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心肌酶的影響。
1 儀器與材料
1.1 動物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體重180~220g,SPF級,許可證號:SCKK(京)2011-0012,購自北京芳元緣養(yǎng)殖中心。
1.2 材料 復方丹參片(批號:12126626,北京同仁堂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批號:13010705)、肌酸激酶(CK,批號:1304020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批號:13040304)試劑盒為武漢長立生物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地錦草(自制水煎劑):取一定量的地錦草,加水浸泡30 min,先以武火煎開,再以文火煎煮30 min濾取煎液,以同樣的方法煎煮第2、第3次,將3次取得的煎液合并,靜置24 h,過濾去掉沉淀,濃縮。
1.3 儀器 東芝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2 方法
2.1 動物分組及給藥 隨機分為6組:假手術組、模型組、陽性對照組、地錦草低、中、高劑量組,每組10只。陽性對照組給予復方丹參片600mg·kg-1·d-1灌胃,地錦草組給予低、中、高劑量(50、100、200mg·kg-1·d-1)地錦草灌胃,其它組給予生理鹽水灌胃。各組均灌胃14d。
2.2 造模方法 將大鼠麻醉后于左側第3或第4肋間打開胸腔,輕壓將心臟擠出胸腔,剪開心包,左心耳根部下1~2mm處,用無創(chuàng)傷縫合線結扎冠脈,造成左心室室壁缺血。迅速將心臟送回胸腔,用長嘴止血鉗將胸部皮膚和肌肉以及心臟掛線夾緊,防止發(fā)生氣胸。30min后,放松掛線,再灌注120min,制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同時記錄Ⅱ導心電圖。缺血心肌壁呈現發(fā)紺、膨出,心肌收縮減弱,同時心電圖示S-T段明顯上抬,T波高聳,造成心肌缺血,30min后復灌120min,心電圖示S-T段回落1/2以上,表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備成功[2]。其中假手術組只穿線不結扎冠狀動脈。
2.3 標本留取方法 右頸總動脈取血5 ml,4000 rpm離心,取血清。
2.4 酶的測定方法 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AST、CK、CKMB活力。相對酶活力=(除假手術組外的其它組酶活力/假手術組酶活力)×100 %。
2.5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2.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由表1可知,與假手術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血清AST、CK、CKMB活力增加。與模型組相比,地錦草組大鼠血清AST、CK、CKMB活力降低,除地錦草低劑量組CKMB活力無顯著性差異外,其余各組大鼠血清AST、CK、CKMB活力與模型組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4 討論
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是由于冠狀動脈發(fā)生閉塞后再通,造成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后血流恢復,使心肌細胞生物膜損傷、通透性增加、心肌酶逸出[3]。其中比較重要的有AST、CK、CKMB。AST在心肌細胞中含量最高,臨床一般常作為心肌缺血再灌注和心肌炎的輔助檢查。CK有三種同工酶,其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含量高達40 %以上,對心肌具有相對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