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敦奇
花花和朵朵是一對雙胞胎,都念小學五年級。為了鍛煉她們的獨立生存能力,媽媽要她們星期天上街學賣魚。媽媽早已為她們作好了一切準備:給她們每人都備了每斤賣價8元的大魚30斤,每斤賣價6元的小魚20斤。媽媽將魚裝在魚缸里,用小車推上街,給她們各自選了一個攤位。媽媽限她們誰也不準依靠誰,看誰既賣得快又不弄錯賬。
下午,兩姐妹都賣完魚回來了。姐姐花花交給媽媽360元錢,妹妹朵朵交給媽媽350元錢。媽媽說:“交給你們倆同樣多的東西,給你們定同樣的價格,所交回的錢卻不一樣多,你們兩人都好好檢查一下吧,看看到底是誰弄錯了。各自算算,找找原因。”
于是,姐妹倆都認真地演算起來?;ɑㄟ呇菟氵呅÷暷睿骸按篝~是8×30=240(元),小魚是6×20=120(元),240+120=360(元)?!毖菟阃戤?,花花高聲說道,“哈哈,我沒有弄錯!360元分文不少!”
朵朵也邊演算邊嘀咕道:“大魚30斤,小魚20斤,共50斤,8+6=14(元),那么每斤平均價為7元,7×50=350(元)?!毖菟阃戤?,她也高聲說道,“我也沒弄錯呀?!?/p>
“可……可是我……”忽然,朵朵高興不起來了,“我為什么就比姐姐少賣了10元錢呢?”
“朵朵,你說說你是咋賣的吧?!眿寢屨f道。
于是,朵朵便講起了她賣魚的經過。她的魚是一個做轉手買賣生意的阿姨一下子買去的。那阿姨問她的魚賣什么價,她說大的每斤8元,小的每斤6元。那阿姨說:“嘿,我看你這小丫頭也真是太死心眼兒了,你就不會靈活一點兒嗎?大小魚一起稱,平均價7元,難道不是一樣的嗎?”
朵朵一尋思,大魚每斤8元,小魚每斤6元,8+6=14(元),大小各1斤,正好14元,所以她就同意這樣賣了。7×50=350(元),所以就只賣得350元錢。
“我先不給你指出到底錯在哪。”媽媽吩咐她們,“你們兩姐妹都好好想想這個問題吧?!?/p>
遵照媽媽的吩咐,朵朵在草稿紙上演算了一陣,然后高興地說:“啊,我明白了。因為大魚多,所以,我就吃虧了。如果反過來小魚是30斤,6×30=180(元);大魚是20斤,8×20=160(元),180+160,本來才該賣340元,而買方也按均價買,7×50=350(元),那買方就倒虧10元啦!”媽媽聽罷點了點頭。
這時候,朵朵的思路也越來越清晰,她還舉例證明了價格高的和價格低的數量一樣多,則按哪種辦法計算都一樣,誰也不虧不贏的道理。
朵朵說:“如果大小魚各有30斤,按大小魚各賣各的的話,每斤8×30=240(元),每斤6×30=180(元),240+180=420(元);按均價賣的話,8+6=14(元),14÷2(均價)=7(元),7×60=420(元)。”
“好?!眿寢屄犃耍吲d地說,“有今天甩這10元票子的師父錢,我想,你們今后就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了?!?/p>
聰明的小讀者,姐妹倆的賣魚記結束了。可是買賣的道理,你學會了嗎?其實,買賣的道理很簡單,一般都遵循以下規(guī)律:
1.價格高的數量多,兼高搭矮,按均價計算,賣方就會吃虧;
2.價格低的數量多,兼高搭矮,按均價計算,賣方就會占便宜;
3.價格高的和價格低的數量一樣多,則按哪種辦法計算都一樣,誰都不虧不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