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齡
建國初期,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隊伍里有不少同志能填詞作文,極具文采。一些領導同志更是既能統(tǒng)帥一方,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又能舞文弄墨,激情澎湃,妙手著錦繡文章。毛澤東同志當然是這方面的高手,他在國共談判時期發(fā)表的那首《沁園春·雪》已成千古絕唱,詩中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所表現(xiàn)出的領袖人物氣吞山河的博大胸懷,驚天地、泣鬼神的宏大氣魄,使整個山城重慶為之傾倒,不少國民黨達官貴人,名流鴻儒也嘆為觀止,暗生欽佩之情,可謂一枝狼毫勝過千軍萬馬,中央領導同志能吟詩作文的當然不止主席一人。如“董老善五律,劍英善七絕”等等,可以說舉不勝舉,他們能文能武,文武雙全,一張一弛??上?,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并沒有得到更好的繼承,更說不上發(fā)揚光大?!拔母铩睍r期,很多人甚至以大老粗為榮,不學無術,胸無點墨,講話報告不是漏洞百出,就是粗話連篇,提筆作文更是抓耳撓腮,別字連連,不成體統(tǒng)。這當然為后人所不齒,所不屑。世事巨變,氣象更新,新時期的領導不僅注重德才兼?zhèn)?,有些還有很高的文化修養(yǎng)。
習近平總書記說領導干部要提倡健康的生活情趣,穿梭于迎來送往,沉溺于燈紅酒綠,觥籌交錯,迷戀于鶯歌燕舞,賭場麻壇,當然不能算“健康的生活情趣”。領導干部位高權重,責任重大,當然應該以國家大事為重,應該以社稷民意為重,應該以百姓疾苦為重。但為政之余,尚有余力,又能善于總結(jié),勤于學習,心有所得,撰文立說,言為心聲,即使一瓢一笊,一孔一得,亦不失清風政人之氣,它產(chǎn)生的效應和影響,我們是萬萬不能低估的。
張明理先生也是一位省部級干部,位高但并不權重,文雅謙和,令人有親近之感,他新近出版的詩集——《雪花集》讀后令人耳目一新,詩集肯定是經(jīng)年積累集腋成裘的。書名頗為新穎,裝幀設計也頗為別致,大約有近二百首詩,主要以新詩為主,有零星幾首舊體詩。看得出張先生是一個不愿落俗套之人,《雪花集》一反常規(guī),無前序也無后記,尋不到半點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心路歷程,讓巡蹤覓跡、斷章摘句,喜歡偷窺之人斷了捷徑。開門見山,開卷即詩,大有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親口嘗嘗的意味。
但似乎也不全是,卷首的作者簡介里也多少有些曝光,透露出一些信息,勾勒出作者大致的人生軌跡:出生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祖籍河南,成長于石河子農(nóng)場,生命歷程中有戈壁、蘆葦、白楊、紅柳記憶,有學生、農(nóng)工、教師、工人的錄影,深刻鐫刻的是新疆自治區(qū)黨委文稿中閃爍的字跡??梢钥闯鰪埾壬熊妷ń?jīng)歷,軍墾出身,亦文亦武,文武雙全,這也奠定了這本詩集的底色。
在新疆,兵團意味著什么呢?一條遙遠的邊境線,一塊開墾未久的土地,一個偏遠的連隊,一個精美的傳說,一片疆域的半壁江山。是,也都不是。我發(fā)現(xiàn),任何的一言以蔽之的作法都是愚蠢的,甚至是徒勞的,稍稍懂得一些新疆歷史的人都會知道,生產(chǎn)建設兵團絕對是新疆開發(fā)建設史上輝煌的一頁,其高瞻遠矚之英明,驚天動地之偉業(yè),都給后人留下了無窮無盡的寶貴財富,既有物質(zhì)的也有精神的,無論我們怎樣的追述言說,其實都是冰山一角,滄海一粟,鴻泥一爪,難以詳盡。張先生顯然是這支開墾大軍的一員,有生活,有經(jīng)歷。茫茫的戈壁,搖曳的蘆葦,高高的白楊,蓬勃的紅柳都在他生命歷程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這本詩集如果命名為《戈壁集》、《蘆葦集》、《白楊集》、《紅柳集》似乎也可以,也很貼切,因為這些都是新疆司空見慣的景物,為什么單單就成了《雪花集》。雪花成了張先生的鐘情之物,詩歌意象。掩卷之余,這也成了除了詩情、詩意之外,我感興趣的一個追問。當我全部讀完詩稿,細細思考之后,似乎有些明白了張先生的一些用意,一絲情感。這遼闊疆域中的戈壁、蘆葦、白楊、紅柳,哪一個不需要水的滋潤,水的涵養(yǎng)呢。如果蒼茫的戈壁昭示了新疆人海納百川般遼闊的胸懷,蘆葦、白楊、紅柳寓示了新疆人堅毅的品質(zhì),而精靈般飄灑其間的雪花不就成了這種精神高地不可或缺的心靈景物嗎?更何況借“雪”抒情,觸“雪”生情,自古就在文人騷客的詩文中屢見不鮮。打量張先生的生命歷程,除了戈壁、蘆葦、白楊、紅柳蘊育出的遼闊、堅毅品格之外,如果少了雪花滋養(yǎng)出的輕靈。飄逸的人文情懷,會不會顯得有些單調(diào)和寂寞呢?
晶瑩美麗、純靜圣潔的雪花代表了作者的一種審美情趣,一種人文情懷,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精神高地,其實,勿需贅言,作者本身在《雪花集》中做了更多的詮釋?!堆┗烽_篇見“雪”。第一首詩即為《雪花》,不妨摘錄幾句:一朵雪花/從天空飄落/那么輕盈/無聲無影/覆蓋大地/山峰河流……一朵雪花/在飛揚中/化景成/一個追求/一個寄托/一個世界/一個靈魂。他在第二首詩《足跡》中也寫到雪:走在新雪的大地上/有一路的足跡/錄記著艱辛/無奈/執(zhí)著……生命的歷程/閃亮著坦然/無怨/感恩/靈魂的密碼/永遠的遠方……借物喻人,觸景生情,詠雪也抒發(fā)自己的人生感悟,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作者坦誠、真摯的心靈和人生美好的情愫。我粗略統(tǒng)計了一下,《雪花集》單以雪為題的詩就有四首,除《雪花》外,還有《雪夜斷想》、《雪夜》、《新雪》等。如果包括不以雪命題,卻以雪為意象,類似《足跡》那樣,以雪抒情的詩就多了。
雪,美麗短暫,稍縱即逝。雪,既輕靈又豐富。潤物無聲,殞身無跡。與命運多舛的人生何其相似,這也許是張先生愛雪誦雪的一個緣由吧,但愿不是妄加揣測。
《雪花集》當然是豐富的,題材多樣的。既有《雪花》這類精美、雋永心緒朝霞般展露的抒情短笛,也有金戈鐵馬、一瀉千里、激昂澎湃的宏大主題,展示了作者豐富寬廣的內(nèi)心世界和敏銳的政治視野,屬于政治抒情詩的“大詩歌”范疇?!盀槭裁次业难劾锍:瑴I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作者長期生活在新疆,新疆的山山水水,已經(jīng)深深地鐫刻在他的生命歷程之中。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戈壁紅柳,塞外風雪,無不寄托著詩人的真摯情感。詩人當然是敏感的,是一支會唱歌的蘆笛,《大潮激蕩新疆》是作者寫于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的一首政治抒情長詩。詩人目光高遠,飽含激情用濃濃筆墨,直抒胸臆,以赤子之心深情地回顧和謳歌了改革開放給新疆天山南北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描繪了新疆面臨的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詩人對新疆未來的發(fā)展充滿期待,用手中的筆鼓與呼。聽聽詩人的呼喚吧:在危機中蘊含的機遇/為新疆展現(xiàn)出/后來居上的/金色希望/生活之樹常青/只要在開拓前進中希望/希望就會一如/早晨的太陽/躍上明天的地平線。表達了詩人熱愛新疆,扎根新疆的堅定信心和美好心靈。讀后令人情不自禁地點贊。
詩人深懷大愛,充滿理想。對未來充滿期待,對青年寄于厚愛,《致青年時代》也是一曲青年寄語:年輕的伙伴/當代的青年啊/繼承下去吧/偉大的民族/優(yōu)秀的遺產(chǎn)/擔當起來吧/中華騰飛的/歷史重擔/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啊/一步高山/一層藍天/守下去/繼續(xù)守下去/我們青年伙伴的/《雷鋒之歌》/唱起來/大聲唱起來/我們當代青年的/《向困難進軍》……節(jié)奏明快,鏗鏘有力,讀后令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充滿鼓舞向上的正能量?!督痂F和心靈奏鳴的進行曲》也是值得重視的一首長詩。一群青年工人跟著師傅學徒,在轟鳴的車床上學切削,下班后匆匆走進夜校,車間里偷偷窺探美麗的檢驗姑娘,星期天揣著剛發(fā)下的獎金,在一個叫鴻春園的飯店聚餐,這一幕幕熟悉而沸騰的生活,仿佛讓我們重新回到一個激情的時代,一群人的畫像,一段生活的剪影,因為時間的積淀,發(fā)酵,充滿了芳香,令人回味無窮。我仿佛看見踏著早晨鐘聲上班的一群青工的隊伍里,也有作者年輕時的身影。
歲月如梭,時光飛逝。在漫長無際的時光中,萬事萬物最終會顯得黯淡無色,無聲無息,唯其如此,稍縱即逝的歲月才會讓人留戀忘返,無限追憶。歲月不會饒過每一個人,但也有人不會饒過歲月,記得作家周濤說過:“杰出的人會讓時間懷孕”。只有那些深懷大愛,對世界充滿溫情,對生活充滿摯愛和眷戀的人才能讓時間懷孕,張先生的《雪花集》顯然是在時光的飛逝中,在五味雜陳的生活中,用自己的深厚積淀和獨特感悟孕育出一片真情,表達了對生活的大愛?;驕\吟低唱,或雄健豪放,語言曉暢明白,真誠樸實,用一腔真情頑強地留住了一段歲月。也許在某些人眼里,他的表達方式還過于傳統(tǒng),還不夠新穎時尚,但這又有什么呢,只要真情所在,言為心聲,仍不失為一代人的記憶和情感。這也許就是《雪花集》帶給我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