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召云,蘇 生,張 莉,孟澤洪,高秀兵,周玉鋒*
(1.貴州省茶葉研究所,貴州貴陽550006;2.貴州省草業(yè)研究所,貴州貴陽550006)
貴州人工混播草地昆蟲的群落種類組成與分析
呂召云1,蘇 生2,張 莉2,孟澤洪1,高秀兵1,周玉鋒1*
(1.貴州省茶葉研究所,貴州貴陽550006;2.貴州省草業(yè)研究所,貴州貴陽550006)
為有效地控制人工混播草地的害蟲種群,采用網捕、陷阱及目測法對豆禾混播人工草地的昆蟲種類組成及其群落結構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共鑒定昆蟲種類10目54科102種,其中,害蟲種類64種,天敵27種,中性昆蟲11種;豆禾混播人工草地害蟲的優(yōu)勢種類為刺吸危害的煙草嘎葉蟬、中黑盲蝽和條赤須盲蝽,咀食危害的粘蟲、斜紋夜蛾和蟋蟀;6—7月是草地蟲害防控工作的關鍵時期。
人工混播草地;昆蟲群落;種類組成;貴州
人工草地是根據地理生態(tài)條件和經濟利用目標人為選擇適宜草種建立的特殊人工植物群落。豆禾混播草地以其生產力高、適口性好和營養(yǎng)價值高等特點受到人們的重視[1]。人工草地是一個開放的生態(tài)系統,容易受到草地害蟲的影響。近幾年來,貴州省人工草地面積隨著草地生態(tài)畜牧業(yè)的推進得以快速發(fā)展,但由于農戶對人工草地栽培管理和病蟲防治的忽視,人工草地多以半野生狀態(tài)利用為主,管理粗放,導致草地害蟲的發(fā)生危害隨人工草地的擴大而嚴重,已嚴重影響人工草地的產草量和品質。關于人工草地開展的昆蟲種類調查研究較多,王運兵等[2-5]分別對高羊茅、酢漿草、白三葉草和普那萵苣人工草地開展了昆蟲種類調查和群落分析工作。其研究對象均僅限于單一草地,未見有人工混播草地昆蟲群落的相關研究。為此,筆者于2013年4—11月對白三葉草、鴨茅、葦狀羊茅和黑麥草混播的豆禾混播人工草地昆蟲種類組成進行系統調查采集、分類鑒定,以及群落結構分析,以期為有效控制人工混播草地種植和維護過程中的害蟲種群提供科學依據。
1.1調查地點
試驗地為貴州省草業(yè)研究所獨山試驗基地人工混播草地(107°33′E,25°51′N),海拔1 008m,年降水量1 113mm,年日照時數1 336.7h,空氣相對濕度82%,土壤為黃壤土,pH 6.6。人工混播草地草種包括白三葉草、鴨茅、葦狀羊茅和黑麥草,于2012年種植。
1.2調查方法
2013年4月下旬至11月中旬對人工混播草地昆蟲種類進行定點取樣調查,每月調查2~4次。采用網捕、陷阱及目測法收集昆蟲。網捕法:每一樣點周圍用捕蟲網隨機掃網10單網作為1網,編號收集于布網袋(20cm×10cm)中,取樣完成后于實驗室密閉毒瓶(滴入氯仿)中毒殺20min,收集所有網捕的昆蟲帶回實驗室進行鑒定。陷阱法:每一樣點設置陷阱1個,陷阱結構為1個一次性塑料碗埋入草地,杯口與地面相平,陷阱溶劑為4%的福爾馬林加少量洗滌精。調查標本編號,存儲在75%酒精中以便后續(xù)實驗室鑒定。目測法:每一樣點目測調查1m×1m以內地表昆蟲,不能及時識別的種類帶回實驗室鑒定。調查區(qū)域內選擇樣地(30m×40cm)3塊,每塊樣地內采用五點取樣,最后統計記錄3種方法收集的各種昆蟲蟲口總數。
2.1混播草地昆蟲群落的物種組成
從表1可見,捕捉并鑒定人工混播草地昆蟲共10目54科102種。其中,半翅目15科和鞘翅目13科。各目種類數所占比例大小依次為鞘翅目>半翅目>鱗翅目和膜翅目>雙翅目>直翅目>蜻蜓目、革翅目、脈翅目和蜚蠊目。前6個目的種類和數量較多,占總種數的96.1%。目級單元,物種數最多的是鞘翅目(35種)和半翅目(32種);科級單元,物種數最多的是葉蟬科(8種)、葉甲科(7種)和步甲科(7種)。
2.2混播草地昆蟲的功能類群
由表2可見,按照昆蟲的生態(tài)功能進行分類,在人工混播草地昆蟲群落中,害蟲的種類最多,共64種,占總數的62.7%,主要包括莖葉部咀食性害蟲、莖葉部刺吸性害蟲和地下害蟲;在人工混播草地昆蟲群落中,天敵昆蟲種類數為27種,超過總種類數的1/4;中性昆蟲11種,多為衛(wèi)生性害蟲,從生態(tài)系統整體平衡角度看仍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
表1 人工混播草地昆蟲的種類及組成Table 1 Species and composition of insects in mixed artificial grassland
續(xù)表1
表2 人工混播草地昆蟲群落的不同生態(tài)功能分類Table 2 Ecological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of insect community in mixed artificial grassland
2.3混播草地昆蟲的優(yōu)勢種群
對人工混播草地昆蟲種類進行定期定點取樣調查發(fā)現,蟲口基數最大的前5種昆蟲分別為煙草嘎葉蟬(4 537頭)、白背飛虱(2 590頭)、條赤須盲蝽(2 222頭)、日本弓背蟻(2 098頭)和中黑盲蝽(1 966頭)。
4—5月,害蟲蟲口發(fā)生數較小,該時期優(yōu)勢種群主要以刺吸性害蟲煙草嘎葉蟬和中黑盲蝽為主;6—7月,害蟲優(yōu)勢種除包括刺吸性的煙草嘎葉蟬、中黑盲蝽和條赤須盲蝽外,咀食類的粘蟲、斜紋夜蛾也逐漸上升為優(yōu)勢種類,該時期蟲害種類多,蟲口基數大,是草地植保工作開展的重要時期;8—9月,害蟲優(yōu)勢種同前期相似,粘蟲和斜紋夜蛾對草地的危害性最大,蟋蟀逐漸上升為優(yōu)勢種之一;10—11月,優(yōu)勢種為煙草嘎葉蟬、條赤須盲蝽和蟋蟀。
識別和摸清草地昆蟲種類,掌握其發(fā)生規(guī)律是保護草地、減少害蟲危害的首要問題,對確定準確的防治時機,制定正確的防治策略,獲得最大的防治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6]。該研究初步摸清了白三葉草、鴨茅、葦狀羊茅和黑麥草混播人工草地的昆蟲種類組成,為草地蟲害的防控積累了基礎資料。草地害蟲春季常以吸食植物汁液的莖葉部刺吸性害蟲為主,而夏季常為咀食性的蟲害影響最大,秋季則常以刺吸和地下害蟲為主。從功能類群看,不同類型草地優(yōu)勢種的發(fā)生與更替結果趨于一致[2-4]。
人工草地昆蟲種類的構成以當地土著昆蟲轉移定居危害為主,其害蟲的寄主通常并不單一,而是具有多個寄主[7]。有研究也表明,豫西地區(qū)高羊茅、酢漿草、白三葉草的人工草地雖寄主不同,但昆蟲種類組成卻很近似[2-4];筆者經調查、比較貴州省獨山縣及相鄰區(qū)域內人工混播草地、黑麥草草地以及其他類型草地的昆蟲種類發(fā)現,不同的草地類型其昆蟲種類相似程度均較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地理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要大于寄主因素的影響。人事操作活動對人工草地昆蟲群落的結構也能產生影響[8]。本文雖初步摸清了人工混播草地昆蟲的種類組成,但影響草地昆蟲群落的關鍵因素以及不同因素的影響能力則尚需進一步研究。
致謝:調查得到貴州省草業(yè)研究所獨山基地辦公室費忠躍、文克儉、劉梅霞的支持和幫助,昆蟲標本鑒定得到劉曄、史宏亮,貴州大學于曉飛、邢濟春、龍見坤,貴州省林業(yè)科學院楊再華,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張培等人的幫助,在此一并為謝。
[1]鄭 偉,加娜爾古麗,唐高溶,等.不同混播方式下豆禾混播草地群落穩(wěn)定性的測度與比較[J].草業(yè)學報,2015,24(3):155-167.
[2]王運兵,余 昊,王進梅.豫西地區(qū)高羊茅草坪昆蟲種類調查及群落分析[J].草業(yè)科學,2006,23(11):92-95.
[3]余 昊,王國昌,徐小娃,等.豫西地區(qū)酢漿草草坪昆蟲種類調查及群落分析[J].草業(yè)科學,2007,24(11):92-95.
[4]馬新嶺,徐小娃,王運兵,等.豫西地區(qū)白三葉草坪昆蟲種類調查及群落分析[J].草業(yè)科學,2007,24(1):87-90.
[5]周玉鋒,楊茂發(fā),文克儉,等.普那菊苣人工草地節(jié)肢動物種類調查及群落分析[J].貴州農業(yè)科學,2007,35(6):66-67,70.
[6]劉長仲.草地保護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9:56-108.
[7]龍丘陵,葉正襄,彭志平,等.江西栽培牧草害蟲種類調查[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1990,12(2):47-60.
[8]劉長仲,周淑榮.刈割對苜蓿人工草地昆蟲群落結構及動態(tài)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04,24(3):542-546.
(責任編輯:王 海)
Insect Species Investigation and Community Analysis on Mixed Artificial Grassland of Guizhou
LV Zhaoyun1,SU Sheng2,ZHANG Li2,MENG Zehong1,GAO Xiubing1,ZHOU Yufeng1*
(1.Gui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Guiyang,Guizhou 550006;2.Guizhou Institute of Prataculture,Guiyang,Guizhou550006,China)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pest population in mixed artificial grassland,sweeping method,pitfall traps along with ocular estimation were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insect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community structure.Results:102species of insects which belonged to 54families and 10orders were identified.64species were regarded as insect pests,27were natural enemies,and 11were neutral insects in the mixed artificial grassland.Sap-sucking insect pests,Alobaldia tobae,Adelphocoris suturalis,Trigonotylus coelestialium,and chewing insect pests,Mythimna separata,Spodoptera litura,Teleogryllus mitratus,were considered to be the dominant pests in different times of year,separately.June and July were the crucial time for pest control of the mixed artificial grassland.
mixed artificial grassland;insect community;species investigation;Guizhou
S435.4
A
1001-3601(2016)02-0068-0073-04
2015-08-17;2016-01-16修回
貴州省科技計劃項目“貴州巖溶山區(qū)草地主要害蟲生態(tài)控制技術研究與示范”[黔科合NY字(2011)3060];貴州省農業(yè)科學院專項“黑麥草害蟲與天敵相互作用關系研究”[黔農科院專項(2010)029]
呂召云(1985-),女,在讀博士,研究方向:昆蟲多樣性。E-mail:lzhy67188@sina.com
*通訊作者:周玉鋒(1971-),男,研究員,博士,從事草地、茶樹植保研究。E-mail:gzzhouyf@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