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扶有
季大媽今年七十有余,跟先生相親相愛40多年,生有一個女兒曉蕓,如今已結(jié)婚生子,住在離她不遠的公寓。季大媽的先生身體一直都比較棒,不幸的是3年前突患腦溢血沒搶救過來離世了。眼見著與自己情深意篤的老伴突然撒手而去,季大媽有好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悲傷、追思的情緒里。幸虧孝順的曉蕓不僅隔三差五過來陪陪她,而且每個周末都帶著兒子過來陪姥姥。有時候,曉蕓看到母親跟外孫玩得開心,索性說服兒子留下來,陪姥姥玩、陪姥姥吃、陪姥姥睡。半年過后,季大媽總算從失去先生的悲傷中走出來,恢復了普通人的生活。
豈料,半年前的一天晚上,季大媽起來上衛(wèi)生間,突然感到一陣眩暈,四周的東西都在一個勁地旋轉(zhuǎn)。她雖然很害怕,但意識還比較清醒,她懷疑自己可能要走先生的老路,首先打電話叫急救,之后硬撐到走進曉蕓的家門才倒下。
經(jīng)過醫(yī)生的搶救,季大媽脫離了生命危險。曉蕓找到主治醫(yī)生詢問母親的病情。醫(yī)生告訴她,季大媽并非老年人“三高”引起的急癥,而是內(nèi)耳有障礙才導致眩暈、暈倒。曉蕓遵照醫(yī)生的安排,讓季大媽在醫(yī)院住了3天院,等她的身體逐漸好起來便出院了。
然而,季大媽自從這次眩暈事件發(fā)生之后,突然變得膽小、恐懼起來,尤其是到了晚上,顯得異常驚慌,唯恐自己哪一天就突然走了而沒人發(fā)覺。因為季大媽經(jīng)??葱侣?,聽說過有些老人自己一個住在高樓的公寓里,突然死亡之后都沒人知道,等到鄰居聞到臭味才發(fā)覺老人已經(jīng)去世好些天了。季大媽就是害怕這樣的事早晚有一天也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她便向曉蕓提出:每天早晨和晚上都要給她打個電話,查看她是否還健在,以確認她沒去世。
在曉蕓看來,只要母親能健康開心地活著,她提什么要求,做女兒的都必須答應。因此,起初曉蕓堅持每天都給母親打兩次電話,詢問一下母親的身體狀況,關心一下她的生活情況,或者時不時跑回家陪母親聊聊天??墒?,時間久了,曉蕓有時候在公司加班或者在外忙碌沒時間給母親打電話,再或者有時候下班回家忙著燒飯、照顧孩子寫作業(yè),就會忘掉給季大媽打電話。因此,季大媽開始埋怨曉蕓不孝順、心眼粗,對她關心不夠等等。曉蕓并不想惹母親生氣,也無意跟母親頂撞,可是季大媽經(jīng)常在曉蕓面前嘮叨、埋怨甚至指責,曉蕓感到挺委屈的,便想跟母親解釋溝通。然而,只認死理的季大媽不但不聽,反而責罵曉蕓不孝、忘恩負義等等,鬧得母女兩人關系頗為緊張。
心理分析
季大媽獨居一處,因夜晚發(fā)生眩暈之事而突然產(chǎn)生害怕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加之新聞媒體報道的老人獨居死亡無人知曉事件,從而讓季大媽也恐懼自己哪一天會不會也走這樣的路,更是可以理解。因而就不難理解她為什么要女兒每天都給她打兩次電話,以確認她還活著。但問題是,每天兩次電話就像完成程序似的缺一次或者缺一天兩天都不行,就顯得差強人意了。畢竟,曉蕓有家、有孩子,她還年輕還有自己的事業(yè),還需要奔前程,許多時候忙得有可能飯都不顧得吃,偶爾忘了給母親打電話就再正常不過了。
表面上看,季大媽對曉蕓不滿、罵她不孝是因為時常忘了給自己打電話或一天少打了一次電話,實質(zhì)上還是根源于季大媽失去先生之后,精神比較空虛、情感孤單,加上眩暈事件,導致的害怕心理。
化解之策
解決老人生活孤單的問題,在家庭成員不復雜的情況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與孩子同住。如果老人考慮到跟子女同住在飲食、生活等方面有些不方便,單獨居住也不失為一種兩全其美之策。關鍵是如何讓老人生活在充實、快樂、幸福的環(huán)境中。
一是經(jīng)?;丶铱纯?。目前40多歲的中年人大都處于孩子讀高中、事業(yè)往上升的關鍵時期,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事業(yè),的確夠辛苦、夠累的。可這些“大事”一件都不能少、一樣都不能掉以輕心、一樣都不能忽視,這就需要做兒女的在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于輔導孩子的學習、忙碌事業(yè)的同時,在節(jié)假日、周末帶上孩子回家看看老人家, 一方面可以從心理上、情感上給予老人家安慰,一方面可以全面了解一下老人家的生活情況、身體狀況,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二是經(jīng)常把老人家接到自己家小住。做兒女的工作太忙了,無暇照顧和關懷老人家,可以時不時地把老人家接到自己家小住幾天。如此以來,不僅可以融洽幾代人的親情關系,還可以讓老人家?guī)妥约鹤鲂┬〖覄眨瑸樗ㄋ┮淮蟀训目臻e時間找個去處。
三是帶上一家老小出去旅游。如今出門旅游花不了多少錢,即使經(jīng)濟不太寬裕,一家老小一年出去旅游一次的錢應該還是有的。尤其在老人家有生之年,讓她陪著子女周游世界,游覽大自然的美好風景,既愉悅了心情、開闊了眼界,又會增強生活的信心,對未來生活充滿美好的希望,更會珍惜一家人在一起快樂、健康生活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