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深圳路小學 王永芹
小學語文教學提高教學實效性的途徑分析
江蘇省淮安市深圳路小學 王永芹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想提高實效性,就應認真實施語文新課程標準,用科學方法進行教學,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jié)和反思,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素養(yǎng)和水平,全面地提高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水平。
小學語文教學 教學實效性 途徑分析
隨著語文教改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和模式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加強,因而使得小學語文教學也變得更加的有個性。但是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的時效性比較差,學生對與語文教材的感悟還存在較大的問題。為了使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有效和真實,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進行語文教學,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時效性。
(一)準確定位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在課前準備時,首先要對教學的目標以及內(nèi)容進行準確的定位。因為教學目標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起點,其對教學的實效性有非常直接的影響。
例如在《唯一的聽眾》的課堂教學中,其文本的中心思想是信心能夠幫助人獲得走向成功的力量,但是如果學生之停留在女教授熱心助人的思維上,就很容易產(chǎn)生偏離。因此教師必須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幫助學生能夠找準其中的情感目標。
(二)拓展利用教學資源
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教學以及教材上的資源加以充分利用,并對各類教學的材料以及教材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處理,這樣一來教師與學生就能共同探索和遨游在文本中。同時教師還要善于使用網(wǎng)絡資源來進行語文教學,并結(jié)合學生的求知欲以及教學的具體需求,引導學生自發(fā)的對學習中需要使用的材料進行搜集和整理。另外對于生活中的教學資源也要進行合理的使用,將教學與生活實踐有效的結(jié)合起來,促使學生的視野能夠有效的拓寬,這樣就能極大的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以及學生的積極性。
(三)做好課前預習
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課前預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課前預習的質(zhì)量決定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語文教學的過程,即是教師、文本以及學生之間進行深刻對話的過程,如果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不熟悉文本中的詞語和內(nèi)容,而教師在教學中又讓學生自己對文本進行感悟和體味,當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入的對話時,學生所能體會到的感悟就會非常的膚淺。因此教師必須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地復習,這樣才能確保課前預習,獲得良好的效果。
(四)合理選擇教學方式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合理的選擇教學方式,并且還要根據(jù)教學的目標以及教學中的難點對教學的方式進行科學選擇,這樣教學行為的實施才能更加有效,并且還能達到提高教學實效性的目的。其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和需求,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并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從而達到提高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一)讀悟
新課標指出,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進行充分的閱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感知整體,這樣才能在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出語感,并有所感悟,從而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因此“讀”是學生學習和了解語文課本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最直接的途徑。因此,教師一定要督促學生進行精讀和細讀,從而達到提高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二)精講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精講必須結(jié)合教學目標以及文章的主旨,講解時一定要簡單明了,這樣就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進行理解和鞏固,從而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首先,精講要準確抓住題眼,即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例如,在講解《獻你一束花》這一課文時,教師就可以抓住題眼,向?qū)W生提出問題:獻花的人是誰?對象是誰?為什么獻花?這一系列的問題就成為了學習該篇課文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其次,精講時還要抓住重點的語句。一般文本的主旨主要是通過重點的語句來進行表現(xiàn)的,因此對這些句子進行精講,就能幫助學生對整篇文章都有準確的把握。
例如,在講解“雅魯藏布大峽谷”這一課文時,教師要重點抓住“壯麗”“神奇”這兩個詞語,讓學生找出文中能夠體現(xiàn)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這兩個特點的地方,并進行適當?shù)睦首x以及引導,從而幫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這樣一來教學的重點以及學習的思路就非常的清晰明確了。
(三)精練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精練能夠有效的提高和鞏固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qū)ψ鎳恼Z言有正確的理解,并能靈活的進行運用,這樣學生才能積累更加豐富的語感和語言,并使自身的思維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從而促使學生們掌握識字與寫字、閱讀與寫作、交流與交際等實際需要的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督促學生多寫多練,且對于寫作的句子也要進行積累和訓練。例如在講解《我喜歡》這一課程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模仿和練習“我喜歡……”的句式,要教會學生怎樣才能具體的寫出句子。另外教師還要善于對練習的形式進行挖掘和創(chuàng)新,并利用多樣化的練習形式來增強學生對句子的認識,從而有效的達到提高實效性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結(jié)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還要結(jié)合學生的學情與認知,并從過程方法、知識技能以及態(tài)度情感等三個方面出發(fā),來綜合制定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要根據(jù)目標來選擇教學的內(nèi)容,并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從而達到提高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1】薛丹.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 新課程(小學),2010(09)
【2】龔錦華. 以學定教,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J】. 學苑教育,2014(05)
【3】陳志祥. 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語文教學實效性——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踐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