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健康的生活離不開飲水,飲水離不開器皿,我們今天的話題就與之有關(guān),對,就是杯子。考古資料表明,杯子始見于新石器時代。時代在變遷,小小的杯子也在變化。今天就讓我們穿越古今,來一次“杯中游”吧。
尋訪杯之身影
杯子,是我們生活中的常見用品,主要功能是用來飲水、飲酒、飲茶。那么古人用的杯子是什么樣子的呢?其實,在不同的時代,杯子的樣子也不同,甚至名字也會有差別。就讓我們走進歷史,去尋訪不同時代的杯子吧。
早在石器時代,人類還沒有那么靈巧的雙手,使用的工具也極其簡陋,可想而知,他們能制作的物件也非常粗糙。那時候,人們?yōu)榱孙嬎奖?,就用石頭打磨成可以盛水的器皿。這些古老的器皿,勉強算是杯子的“祖先”吧。
而據(jù)考古資料表明,最早的杯子出現(xiàn)在新石器時代。那時,聰明的人們發(fā)現(xiàn),用泥土可以燒制陶器,這個發(fā)現(xiàn)極大地滿足了他們對各類生活器皿的需要。就連杯子的外形,也變得豐富多樣起來:有筒形杯,也有帶耳杯或帶足杯。筒形的有直筒的和微曲線形的;帶耳的有單耳杯、雙耳杯;帶足的多為錐形杯、三足杯、觚形杯、高柄杯,等等。大名鼎鼎的陶鷹尊便是出現(xiàn)在這個時代。
循著歷史的足跡,讓我們走進商周時期,去探訪青銅器具的身影吧。商代,隨著釀酒業(yè)的興旺和青銅器鑄造技術(shù)的提高,中國的酒器制造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周代飲酒風(fēng)氣雖然不如商代,但酒器基本上還沿襲了商代的風(fēng)格。
商周的青銅器主要有食器、酒器、水器和樂器等。盛酒的器具主要有:尊、壺、爵、觚、觥等等,形狀各異。而每一種酒器又有許多式樣,甚至還有不少動物的造型,比如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
唐朝時,我國飲茶的風(fēng)氣開始盛行起來。喝茶又怎么少得了茶杯呢?其實嚴(yán)格說來,這個時期人們用來喝茶的“茶杯”,主要是“甌”。例如詩人岑參的詩句:“甌香茶色嫩,窗冷竹聲干?!碑T,是一種外形像盆的器皿,但要小很多。茶甌,大概相當(dāng)于小茶碗。
古人計時,常說“一盞茶”的時間。盞也是一種古代常用的器皿。東晉時已有瓷盞的制作。唐代及五代時期的茶盞,以南方越窯和北方邢窯最負(fù)盛名。宋代時,斗茶之風(fēng)大盛,極為崇尚茶具的精美,有的還以描金裝飾,書“壽山福海”的字樣。茶盞的形狀大致有兩種:一種口沿較直;另一種則是撇口,像喇叭。
接下來,我們再說回“茶杯”。據(jù)說,宋代開始有“茶杯”之名。宋代詩人陸游曾寫過“藤杖有時緣石磴,風(fēng)爐隨處置茶杯”的詩句。而到了明清時期,“茶杯”的叫法才被人們廣泛使用。時間在流逝,茶杯也在不斷地以新的容顏面世。明清時的瓷制杯最為精致,著名的永樂壓手杯、成化斗彩高足杯、雞缸杯等,讓人愛不釋手。
如今,瓷杯早已是極為普及的實用器皿。隨著玻璃制造業(yè)的發(fā)展,杯子大家族中,晶瑩剔透的玻璃杯的靚影也隨處可見。塑料以其色澤鮮艷、輕巧、耐用等優(yōu)點,在杯子家族中占了“半壁江山”。而出于保溫的需要,各種不銹鋼的保溫杯也逐漸成為人們在冬天的首選……
循著歷史足跡,尋訪杯之身影,是不是心里滿滿的感慨?這里有個小問題,期待大家開動腦筋,找出正確答案喲!
在石器時代,除了打磨石頭,人類還可以用什么作為喝水的工具呢?
了解杯中故事
當(dāng)人們端起茶杯,品味或濃或淡的茶香時,當(dāng)人們舉起酒杯,分享友人相聚的快樂時,誰可曾想過,這小小的杯子里,還有精彩的故事等著人們?nèi)ソ议_它的面紗?
曲水流觴是中國古代民間流傳的一種游戲。農(nóng)歷三月的上巳節(jié),人們舉行完祓禊儀式之后,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流放置觴(酒器),觴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拿起飲酒。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上巳節(jié),大書法家王羲之邀請了41位文人雅士在蘭亭舉行了曲水流觴的盛會。他們在蘭亭清溪兩旁席地而坐,將盛了酒的觴放在溪流中。觴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經(jīng)過彎彎曲曲的溪流,在誰的面前打轉(zhuǎn)或停下,誰就即興賦詩并飲酒。
王羲之將大家的詩集起來,揮毫作序,乘興而書,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被后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這就是古色古香的“流觴亭”。漫步其間,吟誦著文人雅士們的詩作,感受當(dāng)時曲水流觴的愜意吧——
1.蘭亭曲水擅風(fēng)流。移宴向清秋。
2.流觴元已奚所因,更指三日為良辰。山陰坐上皆豪逸,長安水邊多麗人。
3.碧池萍嫩柳垂波,綺席絲鏞舞翠娥。為報會稽亭上客,永和應(yīng)不勝元和。
4.蘭亭絲竹。高會群賢,其人如玉。曲水流觴,燈前細(xì)雨,檐花蔌蔌。
杯弓蛇影
同學(xué)們一定很喜歡看漫畫吧?今天我就給你們帶來了一組漫畫。仔細(xì)看一看,你們看懂了嗎?
《杯弓蛇影》這個故事出自《風(fēng)俗通義·怪神》。應(yīng)郴請杜宣飲酒,掛在墻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憂而病。應(yīng)郴聽說杜宣生病了,就來看望杜宣,杜宣把生病的起因告訴應(yīng)郴。應(yīng)郴回去后察看了一番,并再次請杜宣到家中飲酒,讓杜宣明白了杯中的“蛇”不過是墻上弓的影子。杜宣的病又好了起來。
親愛的同學(xué)們,用心看看漫畫,讀讀故事,想想《杯弓蛇影》這個故事讓你們明白了什么。你們能舉出一個杯弓蛇影的例子嗎?
杯酒釋兵權(quán)
你們知道趙匡胤是何許人也?
趙匡胤是宋代第一個皇帝。他曾經(jīng)是后周的節(jié)度使,在“陳橋兵變”中得到手下將領(lǐng)的支持,奪得政權(quán),建立了宋朝。在這以后,趙匡胤擔(dān)心自己的部下也效仿他,于是想解除他們的兵權(quán)。
公元961年,趙匡胤安排宴會,召集禁軍將領(lǐng)石守信、王審琦等人飲酒。酒過三巡,趙匡胤故意表達了對皇位的憂慮。幾位將領(lǐng)不解地問:“現(xiàn)在天命已定,誰敢有異心呢?”趙匡胤說:“人都想要富貴,假如你們的部下也把黃袍加在你們身上,你們就算不想做皇帝,到時也身不由己了。”幾位將領(lǐng)非?;炭郑乱齺須⑸碇?,第二天紛紛上表,以生病為由,請求解除自己的兵權(quán)。
宋太祖于飲酒之間解除將領(lǐng)的兵權(quán),這種做法就被稱為“杯酒釋兵權(quán)”。
有關(guān)杯子的故事還有很多呢,相信聰明的你們一定還能舉出不少。不要吝嗇你們的故事喲,和好朋友分享一下,看誰的故事最精彩吧!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各種各樣的杯子也應(yīng)運而生,在滿足了人們生活需要的同時,更是創(chuàng)意無限。讓我們走進杯子的世界,探究杯子的神奇吧。
探究杯之神奇
你們可以用力將這一款杯子壓一壓,杯子就會縮成杯蓋大小,節(jié)省了很多的空間。
給它起個“壓縮杯”的名字,你們看如何?
冬天到了,給你們的馬克杯穿上一件毛線外衣吧,看到如此可愛搞怪的“海盜杯”,相信你們一定會想:這杯子,我值得擁有!
這個小巧清新的“雨傘杯”,是不是讓你們眼前一亮?告訴你們喲,傘把可以掛在杯子的邊緣,傘可以擰開,空心的地方放置茶葉。怎么樣,是不是喝茶人士的首選?
這像不像一棵樹?三根白色的枝丫和一只藍色的小鳥,撲面而來的是清新綠意,很適合和朋友一起享受下午茶時光。
杯中倒入牛奶或者濃香的咖啡,杯底則存放可口的曲奇餅干。哈哈,想吃要快點出手,趕在香甜的曲奇被曲奇小怪吞食之前。
如果我說:邊上這一黑一白的是同一只杯子,你們信嗎?
它巧妙地利用了熱感應(yīng)來展示不同的“表情”。杯子是冷的、空的時,它就擺出一副臭臉,瞇著眼睛,不跟你玩兒。當(dāng)你倒入熱咖啡或熱茶,它立馬“變臉”,眉開眼笑。
這款杯子,不用我介紹你們肯定都會猜想,它的名字一定是暖手杯吧。沒錯,它就叫暖手杯,名副其實的暖手杯。這款符合人體工程學(xué)的杯子,有很好的手感,能讓手更好地感受杯子散發(fā)出的熱量,避免熱量損失。這樣的設(shè)計是不是很巧妙呢?
喝完了一杯香濃的熱牛奶,順便把杯子也吃掉吧!什么?吃掉杯子?你們是不是不相信?
其實,這是一款杯子造型的餅干,但是在杯子的內(nèi)部還附有一層糖。當(dāng)你倒入熱牛奶或者咖啡的時候,里面的這層糖會慢慢溶化。當(dāng)然,因為杯子容量有限,在你喝完前,杯子是不會壞掉的,所以不用擔(dān)心杯里牛奶會漏出來。喝完這杯熱牛奶,連杯子都不用洗,直接吃掉。如果你們是“吃貨”,這樣的設(shè)計簡直就是太完美了。
今天跟著我來了一次酣暢淋漓的“杯中游”,是不是有這樣的感慨——原來小小的杯子,大大的世界呀!其實關(guān)于杯子,可供把玩、欣賞的地方多著呢!還等什么?趕緊去搜一搜,看一看,找一找,暢游“杯之旅”,享受“杯之樂”吧!
(插畫:蔡成恩漫畫工作室)
(責(zé)任編輯:程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