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寧
說到波特蘭市,大多數人會想到西岸俄勒岡州的第一大城市。其實,美國東岸也有一個波特蘭,位于東北的緬因州。緬因的波特蘭除了是個夏季避暑納涼的完美選擇,也是個“詩與遠方”的浪漫城市,能讓你暫時脫離尋常生活帶來的陳腐和無聊,有一種說走就走的瀟灑和想到哪里就到哪里的自在氣質。
初到波特蘭的早晨,厚重的霧氣從遠處的海面騰起,翻滾著前來吞噬這座小城。幾艘單桅帆船在濃霧中若隱若現,與天氣做著老人與海般的搏斗。
當地老人像英國人一樣正經地聊著天氣?!坝掷淞?,這鬼天氣!”“那些測天氣的人說是海上冷,所以吹得我們這里也冷?!薄八麄冞€說春天已經來了呢!”“對。但誰看見了?”盡管如此,海邊還是早早就出現了不少酷愛戶外運動的波特蘭人,或用大皮卡拖著自家的游艇來碼頭,或是牽著一群大金毛下海嬉戲, 還有各式拎著釣竿的獨行者。
在美國,各個州在車牌上都不遺余力地宣傳著自己的特色。紐約州霸氣地寫著“EmpireState” (帝都),馬薩諸塞州認為自己是“Thespirit of America” (美利堅精神),而波特蘭所在的緬因州則瀟灑地寫著“Vacationland” (度假勝地)。這里的確是個名副其實的度假勝地,尤其對追求自由和享受征服的人。在波特蘭,你能充分體驗19 世紀歐洲紳士的生活,從航海和打獵中重尋力量的魅力,從7000 道手工縫紉的定制西服中享受真正的精致考究,而當你想要放松的時候,永遠有美酒和佳肴相候。
做一天緬因灣的水手
或許是祖先們飄洋過海的探險精神留在了基因里,帆船是最受波特蘭人青睞的戶外運動之一。聞著咸咸的海風,我沿著崎嶇綿長的卡斯科灣(Casco Bay)漫步前往停泊帆船的港口,一路都能看到各式帆船在海面上訓練。帆船是風、水、人、船四者的完美結合,站上隨海浪搖曳的甲板,面對無邊無際的海域,乘風破浪的豪情翻涌心中。
操縱帆船并非易事,對于初學者來說光是試圖記住Mainmast (主桅)、Mainsail (主帆)、Porttack (左舷受風)、Oars (平槳) 這些術語已經很困難了。
在帆船主人Scott 的指導下,我在顛簸起伏的海面上開始嘗試各種操作。盡管這項運動相當考驗體力、技巧和智慧,但一旦入了門,它帶來的樂趣也是無可比擬的。在一番與風浪的較量后,汗水暢快淋漓??粗F氣漸漸被陽光逼退,Casco Bay 星星點點的海島開始顯山露水。林立的桅帆在太陽映照下光影閃爍,周圍的水手們正在馭風破浪。據說早在1857 年緬因州就有華人移民的足跡,我開始想象祖先以無畏的勇氣與大海和惡風搏斗,最終到達一片陌生的土地,開始耕耘自己的人生。
當然,如果你更愿意安靜地享受出海航行,波特蘭的航海專家們也提供了多種休閑的選擇:水上瑜伽(Yoga Sail)、海上品酒(wine sail)、日落帆船(Sunset sailing),集結三五好友,迎著夕陽把酒言歡,實屬人生樂事。
從Casco Bay 的碼頭出發(fā),常年有多條航線可前往散落在海面上大大小小的6 個主要的海島, 在溫暖的夏季,還額外開通前往BaileyIsland 的線路。最近的鄰居是小鉆石島(LittleDiamond),僅用15 分鐘就可到達。接著是Peaks Island, 17 分鐘可到達,步行、小皮劃艇或者騎行都可探索這個小島,島上有居民區(qū)、餐廳還有博物館,吹著海風和朋友們一起享受一頓野餐。再遠一點就是大鉆石島 (Great DiamondIsland)、長島(Long Island) 以及克里夫島(CliffIsland),這些海島們都有著自己特別的景色和體驗活動。有的可以打高爾夫,有的則以龍蝦業(yè)為主業(yè),還有的擁有自己小小的藝術館,適合細細品味。
尋鹿緬因
在緬因州,打獵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項目。
弩(crossbow)、弓箭(archery)和獵槍都是常見的捕獵工具,并有很多俱樂部提供專業(yè)的課程和體驗。美洲黑熊(American Black bear)、白尾鹿(white tailed deer)和駝鹿(Moose) 是波特蘭附近較為常見的大型獵物,此外還有各種野兔、松鼠和飛鳥等小動物,經驗豐富的老獵手們最有成就感的還是捕獵到頑強的黑熊或是兇猛的野豬。
不過,先別忙著購買獵人許可證或選擇安全培訓課程,在這之前你應當先學習下美國打獵的傳統精神:公平狩獵(Fair Game)。工具的使用和發(fā)展使得我們再也不需要像祖先們那樣冒著巨大風險追捕野生動物,但文明的發(fā)展也教育我們對自然和野生動物保留應有的尊重。公平狩獵一般要求獵人不使用任何車輛和動力船來追捕動物,夜間不使用強光,不使用毒藥和鎮(zhèn)定劑,也不應該獵殺那些被深雪埋住、溺水或冰凍住的動物,以及盡可能減少動物的痛苦。
總之,你需要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用對的工具和方法去捕獵對的動物,并學會正確地處理死亡的獵物。像個真正的男人一樣,用耐力和技術來一場公平的較量,并向你的對手致意。
帶著好胃口來嘗鮮
不論是在城市還是鄉(xiāng)村,沒有酒吧和夜生活就沒跳動的心臟。而善于享受生活的波特蘭又怎會缺了這一味呢?在西海岸,人們更愿意品嘗一杯來自Napa Valley 的葡萄佳釀,而在這片新英格蘭地區(qū),朗姆和自釀啤酒則更為流行。應季的水果和谷物經過蒸餾和萃取成為獨一無二的地方風物。在眾多的本地自釀酒廠中,以緬因土豆混合Cold River Vodka 釀酒使得Maine Distilleries 成為備受青睞的酒廠。而以優(yōu)質威士忌、朗姆和金酒聞名的本地酒廠NewEngland Distilling 則因一款將當地食材通過傳統的銅罐蒸餾手工制成的白酒屢獲殊榮。如果你更偏好啤酒,那么就去波特蘭的Old Port 尋找一家名叫Gritty McDuffs Brew 的酒吧,從1988 年他們就開始制作優(yōu)質的手工自釀Ale了,或者試試遵循傳統比利時風味的AllagashBrewing CO. 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美酒從來少不了佳肴相伴。從港口往城內方向走5 分鐘,會遇見一家永遠人頭攢動的餐廳。好奇地推門進去,清新的地中海風格撲面而來。餐廳并不大,幾面墻上都掛著火山噴發(fā)熔巖的油畫,分隔空間的酒柜上和沙發(fā)旁擺放著幾排綠色盆栽,形成了一種奇異的呼應。這就是在波特蘭美食榜單上位居前列的暮光牡蠣餐廳(EventideOyster Co.)。
“您要點些什么呢,先生?”“牡蠣,當然了?!比缓箅p方會心一笑。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發(fā)生。
而最吸引我的就是吧臺上的牡蠣展示盤,各種新鮮嫩滑的牡蠣躲在貝殼內等待開啟,主廚還用木質標簽為每個品種的牡蠣起了昵稱。服務員會隨后遞上一張單子,讓你選擇要哪一種牡蠣。單子上包含了來自緬因州當地的9 個產地,以及來自鄰居馬薩諸塞州的3 個品種。不同產地的牡蠣在外形、大小、口味上都有有趣的差異。如果你實在不知道自己喜歡哪種,不妨每樣來一個,細細地在舌尖上辨別它們的差異。
詩人列昂·保羅·法格鐘愛牡蠣,他有句有趣的評價,說“吃牡蠣就好像親吻海的唇”。的確,牡蠣的味道不僅取決于它的品種,不同地方的水礦化度、溫度、養(yǎng)分含量等都對牡蠣的味道起著重要的作用。廚師細心地在餐盤中鋪好海草,在海草上面認真地覆蓋好冰塊,然后將牡蠣擺放在上面,輔以檸檬,以及紅橙、姜等制成的調料端上。
這些牡蠣或咸,或甜,或有些許的奶油味,當這些微妙細膩而令人贊嘆的味覺體驗綻放在味蕾上的瞬間,一定是身為吃貨最幸福的時刻。
除了牡蠣,烤龍蝦肉卷也是這里必點的一道菜。隨著香氣從后廚飄來,主廚Andrew 端出了他的得意之作。白色的面點上面臥著紅彤彤的龍蝦,上面還有碧綠的小蔥點綴,非常誘人。一定要大大地咬下一口,龍蝦肉質緊實,口感微咸,而面卷又松軟香甜,這樣混合的體驗一起爆發(fā)在口腔里,在牙齒和舌頭間來回碰撞,點一份真是太少了。甜美而多汁的龍蝦是緬因州的“特產”,除了精致的龍蝦卷,更為常見的經典吃法則是連著殼煮。如果服務員為你提供了一個圍兜,請不用感覺被冒犯,這正是鼓勵你用當地人的爽朗開始一番盡情的饕餮,不妨舉起酒杯,忘卻千里之外的紛擾,在波特蘭的懷抱里享受這個初夏。
泛懷舊的時尚
在這個典型的新英格蘭小城,人們并不那么熱衷追逐瞬息萬變的時尚,他們更相信真正的精品低調而不張揚,卻經得住歲月的考驗。
緬因州的老獵手們大多鐘情于L.L.Bean,這個歷史超過百年的品牌最經典的單品BeanBoots 最初就是專為獵人而設計的,并被創(chuàng)始人L.L.Bean 先生稱為“緬因州狩獵鞋”(MaineHunting shoes)。一個世紀的變遷數不勝數,而L.L.Bean 卻堅持跟百年之前一樣,用28 道手工工序來完成每一雙Bean Boots 的制作。在這里幾乎能找到戶外和狩獵所需要的所有裝備,還能坐下來品味濃郁的咖啡,翻閱戶外書籍。更吸引人的是店里還會提供露營、打獵、獨木艇、釣魚、急救等應有盡有的培訓和課程。
同樣專注于手工制作的男裝品牌DavidWood Clothiers 也奉行這一信仰。自1978 年成立以來就成為波特蘭最具品質和態(tài)度的男裝品牌。
踩著咯吱作響的木地板,繞過一個陳列著許多男裝配飾的玻璃柜,沿著后墻登上了狹窄的樓梯。
樓上陳列著1200 種織物任你挑選,此外還提供室內裁剪服務。剪裁室內,櫟木制的陳列架上堆積著如山的材料,直抵天花板。近40 年來,他們的客戶一直是社會名流和富有品位的群體。DavidWood 用匠人之心幫助客戶塑造經得住時光的風格,定制一套西裝需要超過15 天,歷經7000 道手工縫紉才能完成。再漫長的等待,當屬于你的那件完全貼合你的一舉一動時,你就會知道這絕不會是你在David Wood 購買的最后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