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陵
誘發(fā)心肌梗死有兩大主要原因,一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煙、酗酒、精神緊張、缺乏運動、熬夜、飲食營養(yǎng)搭配不合理等;二是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肥胖等四類疾病。專家指出,心肌梗死發(fā)病率升高與現(xiàn)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guān),但心肌梗死發(fā)病并非不可控,應對心肌梗死,預防是關(guān)鍵。
1.嚴格控制高血壓,力爭將血壓、血脂和血糖都控制在理想的范圍之內(nèi)。特別是糖尿病,有糖尿病的人得心肌梗死的風險遠高于正常人,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時要嚴格控制血壓、血糖、血脂。
2.肥胖者要增大運動量,控制體重。男性腰圍要小于90厘米,女性腰圍最好不要超過80厘米。減肥不可過快,一般最初2周減少1千克左右。
3.調(diào)整心理狀態(tài),不焦慮,讓自己更平和、放松。
4.多參加社會活動,有條件的話最好與心肌梗死康復的患者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隨時與他們交流康復心得,促進康復。
一旦發(fā)生心肌梗死,即便康復了,許多患者也一動不敢動,這是不可取的。
其實,心肌梗死患者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并在運動過程中時刻關(guān)注血壓和心率。能達到改進心血管系統(tǒng)健康狀況的最低訓練頻度是至少每周3次,每次30~60分鐘,從低強度、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
步行是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最合適的運動方式,病情穩(wěn)定后,可增加步行距離或進行慢跑、騎自行車、游泳、跳舞、打太極拳等較大強度的運動,以不感到疲勞為原則。最重要和最可貴的是長期并有規(guī)律地堅持上述運動。
綠燈食物(可隨意進食) 谷類(尤其是粗糧)、豆類(大豆及其制品)、蔬菜(尤其是洋蔥、大蒜、綠色蔬菜、黃紅色蔬菜)、菌藻類(木耳、海帶、紫菜)、各種瓜果和茶葉。
黃燈食物(可適量進食) 瘦肉(包括去皮家畜)、魚蝦類(包括絕大多數(shù)河魚、海魚、蝦等)、素油、牛奶(宜用脫脂類牛奶)、雞蛋(每周2~3個)。
紅燈食物(少吃或忌吃) 動物脂肪(如奶油、羊油、雞油、牛油、肥肉)、動物內(nèi)臟、蛋黃、魚子及貝類海產(chǎn)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