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 钛┢G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情感滲透
江蘇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楊雪艷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要抓住朗讀、賞析、訓練、評價等環(huán)節(jié),將情感教育滲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盡快實現(xiàn)情感接軌。強化朗讀,需要教師多做示范,傳授朗讀技巧;文本賞析,教師要針對學生思維展開引導,讓學生獲得更多形象感知;課堂訓練,教師要拓寬訓練維度,開闊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情感認知能力。
小學生普遍欠缺朗讀技巧,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時,常常是拿腔弄調(diào),表演成分太多,讓人感受不到真情實感。要改變這種現(xiàn)象,首先,教師要對課文感情的基調(diào)有詳細解讀,引導學生進行充分情感醞釀。其次,教師要做好朗讀示范,讓學生跟隨教師仿讀,探索情感基點。最后,多媒體介入課堂教學之后,給教師教學帶來更多選項,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配樂朗讀音頻,或者是以音樂為背景展開朗讀訓練,能夠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情感體驗。
如在學習《桂花雨》時,教師這樣導入:某市舉行詩歌大賽,有一首小詩獲得一等獎,這首小詩只有13個字:故鄉(xiāng)很小/小得只能盛下/兩個字。為什么這短短的13個字可以獲得大獎呢?學生展開討論,有學生問:這兩個字到底是什么字,給人留下懸念,所以才顯得深刻?有學生說:這兩個字肯定與鄉(xiāng)愁、鄉(xiāng)情、鄉(xiāng)思等有關,不同的人對故鄉(xiāng)有不同的情感。教師對學生的剖析給出肯定評價:故鄉(xiāng),讓很多人產(chǎn)生情感糾結(jié),特別是身在他鄉(xiāng)的游子,對故鄉(xiāng)的眷戀之情,是無法用語言來描繪的?!豆鸹ㄓ辍愤@篇課文就是寫故鄉(xiāng)情的,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語調(diào)來朗讀呢?學生回答:應該是飽含深情的,讀出難忘的回憶情緒。教師補充:需要控制好語速,不可太快,特別是人物對話,要體現(xiàn)各自身份特征。
教師以詩歌大賽中的小詩導入,不僅給學生以新奇感,還順利激活了學生的情感認知。詩歌大賽作品與《桂花雨》有太多相似點,教師利用學生好奇心理,實現(xiàn)情感自然過渡,很快就確立了朗讀文本的感情基調(diào)。教師讓學生討論感情基調(diào)問題,學生對朗讀技巧的把握更有自信了。
小學生對詞語句式應用、修辭方法、描寫方法等有一定敏感性,而情感介入?yún)s較為遲鈍,教師要多聯(lián)系文本情感要素,讓學生多感受、多體驗,并將體驗感知訴之于語言表達,這樣形成的閱讀問題解讀自然會充滿濃濃的情感信息。作者情感、課文中人物情感,都是閱讀者需要關注的閱讀內(nèi)涵要素,將學生情感與文本情感自然銜接,對提升閱讀感知品質(zhì)有重要促進作用。
文本賞析包含眾多內(nèi)容,小學生文學賞析能力較低,教師在賞析設計時,需要從學生的情感認知基礎展開。如《說勤奮》,教師給出例句:“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什么?是勤奮?!毕茸寣W生閱讀這句話,談談閱讀感受。有學生說:這句話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方法,放在文章開頭,自然是引出下文。也有學生說:勤奮是通往成功的橋梁,這是比喻。說明每一個人都必須通過勤奮才能獲得成功。教師引導:勤奮是成功的前提條件,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為什么作者還要這樣強調(diào)呢?課文中列舉的兩個事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做到勤奮的呢?學生展開討論,最后給出感知體驗:勤能補拙、天道酬勤的道理都明白,能不能獲得成功關鍵要看能不能堅持。
學生從修辭、點題等角度展開賞析,獲得的感知是純理論的,缺少情感介入。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事例中的人物表現(xiàn)展開討論,學生自然被司馬光、童第周等持久性的勤奮精神所打動,對相關問題的認知逐漸深刻起來。這是情感參與閱讀賞析的結(jié)果。應該說,能否成功發(fā)動學生情感介入決定著閱讀教學的成敗。
閱讀教學成果大多以解決閱讀問題方式呈現(xiàn)出來。教師在課堂閱讀訓練設計時,不僅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選擇閱讀材料、設計閱讀問題,還要對閱讀材料和學生情感銜接有多重考量。首先,小學生對閱讀文本有特定范圍,教師選擇閱讀材料時要關注思維契合度。其次,閱讀問題設計要重視學生的情感因素,多點切入,創(chuàng)設更多情感觸發(fā)點,可以形成重要情感攻勢。最后,閱讀問題形式設計需要創(chuàng)新,多種題型兼顧,或者是讓學生主動參與閱讀題型設計,都可以形成重要的情感體驗契機。
如在學習《霧凇》時,教師設計了一個實踐性訓練任務:吉林霧凇儀態(tài)萬千,其魅力足以吸引眾多中外游客紛至沓來。請你做一回導游,為游客介紹霧凇的形成特點。學生在參與展示時,大多是背誦原文的句子,教師進一步引導:霧凇是吉林冬天的美景之一,如果你是吉林人,對霧凇肯定有特別的情感。學生再進行展示時,語言表達多了情感因素,驕傲、欣慰、興奮、贊嘆等情緒漸漸濃烈起來。
教師引導學生介入情感做導游,這是典型的情感滲透教育。霧凇是吉林地區(qū)的美景,自然帶有地方特色,只有將情感融入其中,才能體驗到那份喜悅和自豪。在閱讀教學中展開情感滲透教育,能夠給學生帶來豐富的內(nèi)心體驗,這是標準的內(nèi)因教育。
閱讀教學有眾多切入點,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針對學生情感基礎展開教學設計,通過朗讀訓練、經(jīng)典賞析、課堂練習等環(huán)節(jié)實施情感滲透,促使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生發(fā)更多情感認知,在多元體驗中獲得成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