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馬楚涵
?
只有“愛”才是最好的老師
文|本刊記者 馬楚涵
北京市西城區(qū)棉花胡同幼兒園
今年,北京市西城區(qū)棉花胡同幼兒園(以下簡稱“棉幼”)59歲了??鬃釉啤拔迨烀保?9歲的棉幼,又知道些什么呢?
“只有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薄皭?,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chuàng)造幸福。”……棉幼校園里隨處可見的 “愛”的格言,似乎在訴說著她知道的“天命”。
作為社會領域教育的佼佼者,棉幼的特色只有簡單的三個字:愛孩子。簡單背后藏著的是不簡單:這種愛不是普通的愛,而是一種“教育之愛”。有人認為,棉幼對孩子的愛就是包辦代替?!笆裁炊脊茈m然沒錯,但我們現在要思考,孩子是一個人,需要發(fā)展,需要因材施教?!泵抻讏@長李建麗如是說。
“你們將自主選擇你們的未來,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目送?!边@是特級教師王開東送給學生的話,也許能夠用來解釋這“教育之愛”。
一方面,因棉幼“愛”的教育傳統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社會領域教育目標“情感的重要性和先導性”達成了一致,所以,棉幼在不斷思考后確定了社會領域園本課程的核心目標:與孩子共同“感受愛、懂得愛、學會愛”。另一方面,社會學習往往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而是幼兒通過活動積累經驗獲得的。因此,在棉幼的課程中,幼兒是主體,教師是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主題活動、角色游戲、故事表演等則是實施形式。
在課程實踐中,一句句簡單的話、一幕幕感人的情景,不斷書寫著棉幼“愛”的故事:
角色游戲讓幼兒能夠通過扮演社會角色來認識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對各種操作材料進行積極有趣的探索、體驗和制定簡單的規(guī)則、充分發(fā)展語言交流技能,是幼兒社會領域教育的重要形式。
在“小吃店”的游戲中,因分不清1代表1盤還是1串,客人點的10串羊肉串在服務員的菜單上卻變成了1,廚師只做了1串的尷尬便發(fā)生了。
故事表演游戲是指幼兒按照故事中的情節(jié)扮演某一角色,通過選故事、引導幼兒創(chuàng)設場地、鼓勵幼兒參與道具設計、觀察并引導幼兒、為幼兒提供展示平臺等環(huán)節(jié)促進幼兒社會能力的發(fā)展。
通過“在媽媽肚子里”的活動,孩子們看到了自己在媽媽肚子里度過了10個月,在爸爸媽媽的愛中幸福地來到世界?!鞍职謰寢?,我愛你們!”他們摟著爸爸媽媽的脖子,幸福地說。他們還紛紛把幸福的感受畫了下來,在他們的筆下,愛像棒棒糖,像草莓味牙膏,像小花……
主題活動最大的特點在于綜合性和邏輯性,能夠為幼兒創(chuàng)設相對熟悉和連續(xù)的情景,引導幼兒練習和體驗多種社會性技能。
在“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的主題活動中,一張因吃下垃圾而死去的小鳥的圖片,不僅讓孩子們明白亂扔垃圾的壞處,更把難過寫到了他們的眼睛里。一天,孩子們說:“老師,我們把操場上的垃圾撿起來吧,要不然小鳥吃了會死的。”“環(huán)?!边@個本來很抽象的詞,就這樣播種在了孩子們的心中。
而今,棉幼“愛”的故事依舊在延續(xù),將陪伴棉幼度過她的60歲、70歲、100歲……
正如棉幼教師謝鷗所言:“只要堅持,便會發(fā)現幼兒在游戲中的樂趣,親歷孩子們的學習過程,我們與孩子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