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吉仁澤
不找最好的
◎ [德]吉仁澤
假設(shè)我們要買一條褲子,有些人會努力找到最好的那一條,而認為其他的褲子都不適合自己。他們走進一家商店試穿了一條又一條褲子,全部試完后他們會走進另一家商店試穿那里所有的褲子。沿街還有很多家商店,也許會有更好的選擇。在商店馬上要關(guān)門的時候,他們選好了褲子,但依然不能確定自己選擇的是不是最好的。因此,“最大化法則”極易讓人們產(chǎn)生不快。購物網(wǎng)站和智能手機出現(xiàn)后,人們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各種購物信息,這進一步強化了人們對完成最佳交易或買到完美產(chǎn)品的欲望。
另一種做法是找到足夠好而非最好的產(chǎn)品。假如你在找一條合身的黑色褲子,價錢不超過100美元,如果你找到了符合自己期望的褲子就直接買下吧,然后去喝杯咖啡,不要再去試其他褲子了。
研究顯示,常用“期望法則”的人往往比鐘愛“最大化法則”的人更樂觀、自信,而后者往往存在完美主義、抑郁、自責等傾向。
有多少人購物時會使用“最大化法則”呢?研究顯示,有1/5的人表示他們會努力找到最好的褲子,其中女性多于男性;跟已婚或與伴侶同居的人相比,單身人士更喜歡使用“最大化法則”。
這些經(jīng)驗法則還可以應(yīng)用于很多日常活動,比如如何決定今晚看哪個電視節(jié)目。奉行“最大化法則”的人會拿著遙控器把所有的頻道都瀏覽一遍,以確保找到最好的節(jié)目,但是因為有些頻道正在插播廣告,他們不得不再回頭看一遍這些頻道。整個晚上他們都在按遙控器尋找最好的節(jié)目,最后很可能什么節(jié)目都沒看成。另一種做法是尋找足夠好的節(jié)目,一旦找到就安心觀看。
學會選擇足夠好的東西,明白可能還有更好的選項,這對于在變幻莫測的世界中生存的我們來說很重要。點餐、購物和看電視都不是我們面臨的重大選擇,但它們會占用我們大量的時間,甚至會讓我們不安、不滿。試想一下,如果每個人在選擇配偶或工作時都采用“最大化法則”,不惜一切找到完美工作或完美伴侶,其結(jié)果可能是災(zāi)難性的。
(摘自《風險與好的決策》中信出版社 圖/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