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吳凱丹
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 以考促考
江蘇 吳凱丹
高三的考試比較頻繁,學生通過參加考試,可以發(fā)現(xiàn)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能為下一階段復習提供方向,調整復習策略,提高復習效率??墒?,在實際教學中,效果不夠理想。其根本原因是,學生忽略了考前復習研究,導致反思環(huán)節(jié)缺失。筆者針對考前復習指導進行了研究,心得如下:
在生物試卷中重點知識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占有的分值比較大。很多學生經(jīng)常問:“何為重點知識呢?”就是在生物試卷中出現(xiàn)頻率比較高的知識和《考試說明》等級為C級要求知識塊。俗話說,只抓住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能將問題迎刃而解。比如:植物代謝、遺傳病概率計算、內環(huán)境調節(jié)、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實驗設計等知識在試卷中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因此這些知識才是重點。根據(jù)記憶的“二八效應”,花主要精力掌握這些知識,就能贏得考試。
【例1】(2015·南通市一模)植物葉片在離體后,水分會迅速減少,葉片內的各種生理活動都會發(fā)生變化。離體葉片凈光合速率下降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氣孔導度(指單位時間、單位面積葉片通過氣孔的氣體量)的下降,阻止了CO2的供應;二是缺水引起葉肉細胞光合能力的下降,使葉肉細胞利用CO2的能力降低??蒲腥藛T用茶樹離體葉片作為研究材料,測定了氣孔導度、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胞間CO2濃度的變化,結果如下圖。請回答:
(1) 在葉肉細胞中,水光解的場所是葉綠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開始4 min時,水光解產生氣體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
(2)實驗開始大約_______min后葉片表現(xiàn)出從外界吸收O2放出CO2;實驗8 min時,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___。
(3)胞間CO2進入葉綠體后,與______________結合而被固定,再被還原生成有機物。
(4)在最初0~4 min內,葉肉細胞凈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12 min后,胞間CO2濃度__________,凈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類囊體薄膜(或基粒) 進入線粒體供葉肉細胞呼吸和釋放到外界環(huán)境中 (2)16 線粒體、細胞質基質和葉綠體 (3)五碳化合物(C5) (4)氣孔導度下降,阻止CO2供應 上升 缺水引起葉肉細胞光合能力的減弱
分析上述試題,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植物代謝試題往往從四個方面設計問題:第一方面是考查植物代謝的基礎知識,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過程,在上述試題中就考查了水光解的場所和暗反應中CO2與五碳化合物結合;第二方面是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如圖1中第8 min和16 min兩個關鍵點的凈光合作用的數(shù)值;第三方面是考查題中的信息運用,在題干中信息:“凈光合速率下降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氣孔導度的下降,阻止了CO2的供應”——對應著圖2中最初0~4 min內的曲線變化;“二是缺水引起細胞光合能力的下降,利用CO2的能力降低”——對應著圖2中12 min以后的曲線變化;第四方面是考查運用知識分析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
學生通過考試,不斷積累植物代謝出題方向,達到對這塊知識全面理解,形成個人特色知識總結!
在考前復習中,學生不僅要復習重點知識,更要注重選擇題考法的歸納,提升選擇題的做題能力。因為在學生知識掌握不夠全面的情況下,可以運用巧妙的方法做對選擇題,利于學生快速提高成績,也有助于學生建立學習的信心。
【例2】(2014·江蘇卷)下列關于加酶洗衣粉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高溫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滌去污效果應該比溫水好
B. 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劑對堿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C. 在pH低于7.0的自來水中,堿性蛋白酶依然能起作用
D. 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過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漬發(fā)揮作用
【答案】C
分析該選擇題的選項,主要存在三個方面錯誤方向:第一,語言情境錯誤,就是通過正確地結論,推斷出錯誤的結論,如在選項A中,命題者從高溫易使酶失活的正確情境下,將結論引導到對立面,冷水效果好。在語言邏輯上看似正確,但是從知識的角度分析是錯誤的。只有學生掌握溫度影響酶的活性這個核心知識,再語句分開研究,就能破解。第二,修飾語錯誤,就是將生物學的結論說得非常絕對,如一定、全部、都、只有、直接、即等詞語。因為生物學是實驗性學科,很多知識是實驗結論,不夠絕對。第三,專業(yè)術語被偷換,就是將正確的結論中換成錯誤的術語。如在選項D中,洗衣粉中酶作用機理是將衣服上的難溶于水的污漬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物質,而不是選項中錯誤的結論。最經(jīng)典的錯誤:種群中的基因型頻率的改變,說明生物進化了。學生根據(jù)歸納的方法,復習已經(jīng)考過的試卷,培養(yǎng)掌握核心概念的思想。
在考前復習時,學生不僅學會歸納生物試卷知識和技巧,更要學會從錯題尋找遺漏的知識。因為學生之間在知識掌握方面存在差異,學生在試卷上錯題上存在著差異。面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不能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定,這就需要學生做個有心人,將個人易錯的知識點制成知識“便簽”。
【例3】(2015·南京市一模)下列有關細胞分裂敘述正確的是 ( )
A. 所有的細胞分裂都必須進行DNA的復制
B. 蛙的紅細胞和受精卵中的中心體在分裂中的作用相同
C. 人的初級卵母細胞與神經(jīng)細胞中DNA的含量相同
D. 觀察四分體的最佳材料是成熟的花藥
【答案】A
由于細胞增殖是重點知識,沒有學生選擇C項、D項,但是有少數(shù)學生錯選了B項。其實根本原因是,學生遺忘了蛙的紅細胞進行無絲分裂,中心體沒有參與。這個知識點在《考試說明》上的等級比較低,因此在試卷中出現(xiàn)的頻率不高。學生可以將細節(jié)知識摘錄,形成知識“便簽”,利于在考前復習時,迅速地背誦這些知識,形成短期記憶,保證考試中正常發(fā)揮。
在每次考試前復習課上,學生可以從三方面復習:抓住重點知識,保證非選擇題部分抓住大部分分數(shù);歸納選擇題錯誤的方向,提升做選擇題的能力;快速背誦知識“便簽”,利于學生能積累生物知識。這種方式進行考試前復習,可以避免學生無所事事,盲目地復習。考試前復習,是對前一階段復習的總結,也是自我學習的反思。
(作者單位: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