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岳 峰
藝術(shù)品分類體系及品鑒要素(下)
文/岳 峰
導言: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發(fā)展歷程中,勤勞智慧的華夏兒女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的文明奇跡。在藝術(shù)發(fā)展史上,青銅、陶瓷、繪畫、書法、雕塑、漆器、織繡等無不是先民們智慧的結(jié)晶。本文以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從學術(shù)的角度對紛雜繁多的藝術(shù)品進行了分類,并從品鑒的角度進行了總結(jié)。
文房四寶
1.筆
材質(zhì)分類:胎毛筆、狼毛筆(狼毫,即黃鼠狼毛)、兔肩紫毫筆(紫毫)、鹿毛筆、雞毛筆、鴨毛筆、羊毛筆、豬毛筆(豬鬃筆)、鼠毛筆(鼠須筆)、虎毛筆、黃牛耳毫筆、石獾毫等。以兔毫、羊毫、狼毫為佳。
地域分類:湖筆、宣筆、侯店筆、太倉筆、涇縣筆。
評價標準:材質(zhì)、年代、工藝、名家、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
2.墨
材質(zhì)分類:煤煙墨、松煙墨、膠等。
用途分類:普通墨、貢墨、御墨、自制墨、珍玩墨、禮品墨等。
品鑒要素:材質(zhì)、年代、工藝、名家、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3.紙
材質(zhì)分類:竹簾紙、魚卵紙、棉紙、藤紙、網(wǎng)紙,麻紙、皮紙、印花紙、松花紙、雜色流沙紙、彩霞金粉龍紋紙、宣紙、竹紙、宣德紙、松江潭箋、石頭紙。
品鑒要素:材質(zhì)、年代、工藝、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4.硯
材質(zhì)分類: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砂硯、松花石硯、龜山硯、黃石硯、菊花石硯、銅硯、陶硯、漢瓦硯、銀硯、徐公硯、木胎漆砂硯、瓷硯、瓦硯、鐵硯、錫硯、玉硯、象牙硯、竹硯;晉代有木硯、瓷硯、水晶硯、石泥硯、磚硯、天然硯、化石硯、紙硯、橡皮硯。
品鑒要素:材質(zhì)、年代、工藝、名家、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地域分類:福州脫胎漆器、浙江夾笁漆器、廈門髹金漆絲漆器、廣東暈金漆器、揚州螺鈿漆器、稷山螺鈿漆器、山西平遙推光漆器、成都銀片罩花漆器、安徽屯溪犀皮漆器、北京剔紅漆器、波陽漆器、桐木漆器、臺灣南投縣黑髹漆器等。
工藝分類:雕漆、描金、平漆、戧金、 堆紅、一色、罩漆、描漆、堆漆、填漆、雕填、螺鈿、犀皮、剔紅、剔犀、款彩、熗金、百寶嵌、斑漆、刻灰等。
器型分類:禮器、酒器、食器、日用器、武器、樂器。
品鑒要素:年代、工藝、紋飾、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剔紅山水方
材料分類:絹、絲、綢、緞、棉、紗、麻、毛、絨等。
工藝分類:刺繡、織錦緞、花緞、閃緞、畫紗、直徑紗、芝麻紗、絳子、漳絨、漳緞、發(fā)繡、緙絲、納紗、抽紗、花邊、絨繡、機繡、繡衣、繡鞋、珠繡、印染、苗錦、地毯、手工編結(jié)等。
流派分類:蘇繡、京繡、湘繡、粵繡、蜀繡等。
地域分布:刺繡、織錦、緙絲工藝主要產(chǎn)在江蘇、浙江、廣東、湖南、四川等地;地毯工藝主要產(chǎn)在新疆;包頭毯主要產(chǎn)在寧夏、青海、西藏、天津、北京等地;抽紗、花邊、絨繡工藝主要產(chǎn)在煙臺、上海、潮州、汕頭、蕭山等地。中國織繡工藝在國外享很高聲譽,尤其是手工繡品、手工編結(jié)和手工地毯,對中外經(jīng)濟與文化交流起著重要作用。
品鑒要素:年代、品種、珍罕、規(guī)格、品種、名家、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材質(zhì)分類:紫檀、黃花梨、金絲楠、樟木、雞翅木、銀杏、沉香、檀香、紅木、龍眼、鐵力木、烏木、柏木、榆木、樺木、銀杏木、黃楊木。
地域分類: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泉州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北京宮燈、臺灣木雕、寧波朱金木雕、云南劍川木雕、湖北木雕船、曲阜楷木雕刻、蘇州紅木雕刻、上海紅木雕、黃楊木雕、白木小件雕、南京仿古木雕、江蘇泰州彩繪木雕、山西木雕、山東濰坊紅木嵌根雕、遼寧永陵樺木雕、貴州苗族龍舟雕、面具雕、江西儺面具雕、湖北通山木雕、咸浦邦木雕、天津木雕、東山海柳雕等。這些木雕流派在全國或者當?shù)囟紭O具影響力,而最為著名的是泉州木雕、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這五大流派被稱為“中國五大木雕”。世界著名的有非洲木雕。
品鑒要素:材質(zhì)、工藝、年代、規(guī)格、完整性、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鼻煙壺
用途分類:特種郵票、紀念郵票、普通郵票、專用郵票、航空郵票、欠資郵票、包裹郵票、軍用郵票、稿件郵票、快信郵票、郵資信封、郵資明信片、郵資郵筒及郵資符志等。
發(fā)行分類:中央郵政郵票、地方郵政郵票、流亡郵政郵票等。區(qū)域分類:限地區(qū)使用郵票、多國通用郵票、軍事遠征軍郵票等。
形式分類: 加蓋郵票、改值郵票、對剖郵票、未發(fā)行郵票、暫代郵票等。
形制分類:小型張、小版張、小全張、小本郵票、無齒孔郵票、無面值郵票、盤卷郵票、盲文郵票、發(fā)光郵票、四方聯(lián)郵票、套票、郵資機券、郵票蓋銷票、電子郵票、版票等。
使用分類:首日封、紀念封、掛號信、實寄封、首航封、小本票、郵折、郵卡、票冊(折)、極限明信片、風景紀念戳集。
品鑒要素:品相、稀有程度、市場行情等。
質(zhì)地分類:麻核桃—獅子頭、虎頭、官帽、公子帽、雞心、羅漢頭(大偏);楸子核桃—鴨子嘴兒、雞嘴兒、子彈頭兒、棗核、雙聯(lián)體、三棱兒、四棱兒等;鐵核桃—蛤蟆頭、元寶、鐵球、異型(三棱兒、四棱兒)等。
品鑒要素:質(zhì)地、桃形、色澤、規(guī)格、工藝、包漿、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功能分類:持珠、佩珠、掛珠。
材質(zhì)分類:菩提類、寶玉石類(金剛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水晶、橄欖石、木變石、綠松石、孔雀石、芙蓉石、東陵石、青金石、碧璽、石榴石、金沙石等)、果實(核)類(桃核雕刻、橄欖核雕刻、皤桃核、金剛子、太陽子、天薏子、蓮子、椰蒂、五眼六通等)、竹木類(篁竹、邛竹、文竹、箭竹、棕竹、桃枝竹、斑皮竹,檀香、沉香、伽南、烏木、松、柏、桂、椒、桐、梓等)、石珠、骨珠、蚌珠、瓷珠、陶珠、琉璃、玻璃、樹種、東珠、象牙等。
品鑒要素:年代、材質(zhì)、工藝、包漿、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材質(zhì)分類:瓷、銅、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翡翠、玻璃、漆器、水晶、竹、木、牙、金屬、珊瑚、木變石、葫蘆、果核等。
流派分類:京派、魯派、冀派、粵派。
品鑒要素:年代、工藝、材質(zhì)、品相、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款式分類:鐘(機心直徑超過50毫米,厚度超過12毫米)、懷表(直徑37~50毫米,厚度4~6毫米)、手表(直徑37毫米以下)、女表(直徑不大于20毫米或機心面積不大于314平方毫米)。
動力分類:機械力、電力兩種。
設計分類:品牌藝術(shù)、殼體藝術(shù)、夾板藝術(shù)、擺輪游絲系的輪齒藝術(shù)等。
形制分類:藍鐘、藍表、方殼、長方殼、實心體阿拉伯字、羅馬字、條狀刻度、改刻字、新繪寫字。按表殼材質(zhì)可分為鉑金、18K金、14K金、9K金、紅色金、特殊合金、黃金、白金、銀、包金、包銀、鋼、鑲鉆等。
品鑒要素:年代、工藝、材質(zhì)、品相、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動力分類:機械相機、膠片相機、數(shù)碼相機等。
功能分類:攝像機、工業(yè)相機、消費相機、航空照相機、水下照相機、顯微照相機、長焦機,以及照相館使用的座機、專業(yè)相機等。
取景方式分類:雙反、單反、旁軸。
形式分類:折合式相機、雙鏡頭反光相機、120單鏡頭反光相機、小型相機、大型新聞相機、方盒式相機。鏡頭焦點分類:標準鏡頭、廣角鏡頭、望遠鏡頭、變焦鏡頭。品鑒要素:年代、工藝、材質(zhì)、品相、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地域分類:唐山皮影、冀南皮影、孝義皮影、復州皮影、海寧皮影、江漢平原皮影、陸豐皮影、華縣皮影、華陰老腔皮影、環(huán)縣道情皮影、凌源皮影等。
唱腔分類:弦板腔、阿宮腔、碗碗腔、老腔、秦腔、南北道情、安康越調(diào)、商路道情、吹腔、掐嗓唱法等。
材質(zhì)分類:牛皮、羊皮、驢皮、豬皮等。
品鑒要素:年代、工藝、內(nèi)容、完整程度等。
用途分類:窗花、屏花、門箋、墻花、箱柜花、壁花、團花、角花、頂棚花、邊花、燈花、禮品花、喜花、壽花、喪花等。
紋樣分類:人物、鳥獸、文字、器用、鱗介、花木、果菜、昆蟲、山水、世界珍奇、現(xiàn)代器物等。
寓意分類:納吉、祈福、祭祀、祛災、祛邪、除惡、驅(qū)毒、勸勉、警戒、趣味等。
技藝分類:單色剪紙(折剪類、迭剪類)、復色剪紙(襯色類、套色類、拼色類、染色類、填色類)。
品鑒要素:年代、技藝、內(nèi)容、復雜程度等。
材料分類:枯根、枯桿、枯枝、樹榴、喬木、灌木、藤蘿、竹子等。古代有檀香、紫檀、樟木、松、竹、藤、桑等?,F(xiàn)代東北有柞、櫟、楊、榆、椴、樺、映山紅等;華北有山棗(也叫酸棗)、荊條、松樹、刺槐、椿樹、山葡萄等;南方有黃楊、鐵杉、金錢松、龍眼、老君、紫香、竹、藤等;西北有胡楊、紅柳、沙棗樹等。
功能分類:根雕家具、根雕茶具、根雕文具、根雕字畫、根雕藝術(shù)品。
藝術(shù)形式:形象作品、意象作品、抽象作品、實用觀賞類、陳設觀賞類、審美型等。
品鑒要素:材質(zhì)、象形、奇特、稀有程度、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地域分類:嘉定派、金陵派、浙派、徽派、蒲田派。
工藝分類:深雕、淺雕、帶鑲嵌雕、竹根雕。
品鑒要素:年代、質(zhì)地、款式、工藝、風格、色澤、名家、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觀賞石 吉象
材質(zhì)分類:非洲象牙、亞洲象牙、河馬牙、老牙、新牙,猛犸象牙、野豬牙、樹脂高仿牙。
地域分類:廣州牙雕、蘇州牙雕、北京牙雕、蒲田牙雕。品鑒要素:材質(zhì)、年代、工藝、規(guī)格、參考近兩年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地域分類:非洲犀牛角 、亞洲犀牛角、天馬角、虬角、黃牛角、水牛角、牦牛角、羊角、鹿角、狍子角等。
品鑒要素:材質(zhì)、年代、工藝、規(guī)格、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材質(zhì)分類:金屬、木頭、石頭、玉石、牙、骨、角、琥珀、琉璃等。
用途分類:璽、官印、私印、成語印、花押印、圖案印、雜形璽、六面印、子母印、書畫印章、文玩印章、閑章等。
品鑒要素:材質(zhì)、年代、名家、書法、章法、刀法、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歷史階段分類:1840年以來中國人民在反對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進行革命戰(zhàn)爭、建設新中國等活動中涉及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遺存的收藏。以毛主席像章、毛瓷等為代表的紅色藏品,承載著中國特殊歷史時期的精神文化,成為一代人獨特的紅色記憶。
題材形式分類:徽章、文史資料、文書檔案、書報刊、連環(huán)畫、字畫、塑像、擺件、宣傳畫、電影海報,以及郵幣卡、票證等。
品鑒要素:歷史、品相、重大事件、珍稀程度、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鑒賞角度分類:天然類觀賞石(奇石、自然石、原生態(tài)石)、石藝類觀賞石(人為打磨、雕刻)、水晶類賞石。
功能觀賞分類:廣場石、庭院石、桌案石、掌中石。
生存環(huán)境分類:山石、平原石、水石、洞穴石、戈壁石。
象牙筆筒
天然造型分類:景觀石、象形石、畫面石、奇異石、彩玉石等。
品鑒要素:天然、奇特、稀有、石形、石紋、石質(zhì)、寓意、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等。
1.糧票
區(qū)域種類分類: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兌米票、北區(qū)公糧票、晉中區(qū)戰(zhàn)時公糧票、山西省公糧票、文革水印糧票等。
功能品種分類:全國糧票、地方糧票、軍用糧票、大米票、面粉票、粗糧票、細糧票、小米票、土豆票等。
形式規(guī)格分類:橫式、豎式、齒狀和正方形。有的糧票與人民幣10元大小相同,而有的糧票只有1厘米大小。面額大的在千斤、萬斤以上,面額小的僅為一錢以下。
品鑒要素:材質(zhì)、工藝、品相、稀有程度等。
2.月票
使用功能分類:成人月票、學生月票。
時間概念分類:通勤卡(年卡)、普通卡、充值卡、老年卡、殘疾人卡等。
品鑒要素:材質(zhì)、工藝、品相、稀有程度等。
3.證章
性質(zhì)分類:紀念章、表彰章、證明章。
材質(zhì)分類:金屬質(zhì)、木質(zhì)、紙質(zhì)、軟材質(zhì)、塑料質(zhì)等。品鑒要素:歷史、材質(zhì)、工藝、品相、稀有程度等。
1.其它繪畫類:臉譜、火花、煙標、說明書、報刊、圖書、節(jié)目單等。
2.珠寶類:珍珠、珊瑚、蜜蠟、琥珀、硨磲、玳瑁、螺鈿等。
3.其它雕塑作類:骨雕、冰雕、沙雕、紐扣雕、瓦當、泥塑、面塑、陶塑、糖塑、臘塑、樹脂塑、琉璃塑、石膏塑、紙漿拍塑、米粉捏制塑、花藝、兔兒爺、模型(車、船、飛機)等。
4.編織類:編織、包纏、釘串、盤結(jié)、螞蚱籠、草龍、獅子繡球等。
5.印染類:布老虎、皮老虎等。
6.扎糊類:風箏、木偶、花燈、小風車、七音哨等。
7.票證類:門卷、稅票、股票、存折、憑據(jù)、包裹單、油票、證書、聘書、執(zhí)照、名片、磁卡、商標等。
8.器物類:樂器、皮制品、鎖具、算盤、打火機、動植物化石、動植物標本、紀念品、信物、紀念物、祈愿物等。
品鑒要素:品相、完整程度、稀有程度、年代、藝術(shù)性、名人名家、參考近年來的拍賣與市場成交記錄。
漆嵌螺鈿“荷塘春曉”盤
注:目前國內(nèi)還沒有一部規(guī)范、統(tǒng)一、權(quán)威的文物藝術(shù)品分類體系,各類收藏機構(gòu)基本上是按自己的收藏內(nèi)容及特點進行分類的。由于文物藝術(shù)品的種類極為豐富、內(nèi)容繁多、本體系也做不到非常完善,只是在當下給文物藝術(shù)品市場收藏、鑒賞、品鑒、評估提供一個研究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