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蓮
幼兒期是兒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初步養(yǎng)成的關鍵期。小班幼兒的身體動作和手眼的協(xié)調有了較好的發(fā)展,也有一定的自理愿望,但是父母長輩卻往往忽視孩子的這種愿望,一切包辦代替,他們過多的關愛不經(jīng)意間挫傷了孩子自理的積極性,阻礙了孩子自理能力的發(fā)展。通過開展生活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還可以解放孩子的手腳,為他們的未來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培養(yǎng)他們自主、獨立生活的能力。
一、日常生活中的做做玩玩
1.穿插擰扣中鍛煉小手的靈活性
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反復嘗試、鍛煉和操作,幼兒手工活動為他們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平臺。我們在幼兒的區(qū)域活動中盡可能多地投入一些鍛煉幼兒動手能力的材料,比如:各種不同的鎖和鑰匙,繞毛線、大小不等的串珠、舊紐扣、舊拉鏈、瓶子和蓋子、魚和魚鱗……投放的材料還會根據(jù)主題活動的開展而轉變,比如春天的主題活動中我們還會投放皺紋紙讓幼兒搓柳條,這樣不同的活動內(nèi)容不僅僅讓幼兒的小手變得更加靈活,而且還讓幼兒在活動中提高了生活的自理能力,通過生活實踐中的東西投放到區(qū)域讓幼兒參與,也為他們今后的生活打下了基礎!
2.剪貼中鍛煉小手的創(chuàng)造性
剪刀作為一個全方面鍛煉手的活動,能極好的促進小肌肉群的發(fā)展。我們通過欣賞作品、擺弄剪刀、創(chuàng)編兒歌,使小朋友對剪刀有了初步的認識和興趣。從最初握剪刀、用剪刀剪;從隨意剪到剪面條;從剪太陽的一個圓到剪一些復雜的圖案,幼兒使用剪刀也就越來越自如了。在剪的同時我們還增加了貼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把自己剪下來的東西粘貼在紙上,形成一個情境性的故事。不僅發(fā)展了手指的靈活性,又滿足了幼兒的不同喜好,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推動幼兒小手向更加熟練性的方向發(fā)展。
3.泥工制作中增強小手的協(xié)調性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玩泥巴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幼兒園泥工活動是根據(jù)幼兒實際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利用橡皮泥、太空泥等進行物體造型。我們會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他們所熟悉的、感興趣的、立體的物體形象以圖片的形式擺放出來,讓幼兒自己運用橡皮泥或者太空泥反復揉搓、捏弄。色彩鮮艷的橡皮泥激發(fā)了幼兒動作的興趣,比如:搓元宵、春天的主題里搓柳條、夏天的主題里搓出小蝌蚪……幼兒在做做玩玩、認識感知中增強了手部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促進了其智力的發(fā)展。
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服務
1.游戲中激發(fā)自我服務興趣
幼兒自我服務的內(nèi)容如單純的講解,示范幼兒感到枯燥無味,這并不符合幼兒的特點,因而需要教師設計出各種形式新穎的游戲活動。如:運用游戲的方法教會幼兒洗手、洗臉、穿脫衣服等。游戲豐富多彩、靈活多變,幼兒在游戲中有積極愉快的情感,消除了緊張情緒而會主動參與練習,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得到了發(fā)展,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要我做”變?yōu)椤拔乙觥?,自我服務的意識開始萌發(fā)。小班教師要善于運用有趣的游戲,游戲是提示幼兒學習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2.實踐中培養(yǎng)自我服務能力
幼兒教師組織教育活動應根據(jù)不同的教育內(nèi)容,充分利用環(huán)境的有利條件,以積極運用感官為原則,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活動機會。如:邀請父母來園和孩子們一起開展制作彩色元宵的活動,讓幼兒自己和面、搓圓制作元宵;初夏是吃蠶豆的季節(jié),我們通過自己種植蠶豆,讓幼兒剝蠶豆、品嘗蠶豆來感受自我勞動的樂趣;上學期幼兒午餐吃蝦都需要我們幫忙剝開,但是這學期生活活動中我們放手,讓幼兒自己來剝……正是通過讓幼兒在生活實踐中的不斷鍛煉,培養(yǎng)了幼兒通過自我服務收獲成果的意識,也培養(yǎng)了幼兒搓、剝等各方面的動手能力。讓幼兒今后在園、在家都一個樣,喜歡在生活中自我服務,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一種自信,為將來學習和工作的成功儲備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質。
三、日常生活中的美食制作
1.青團、彩色元宵美食制作
彩色元宵是一種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圓形食品,它主要是由糯米粉、彩色水等原料做成,制作元宵分為三大步驟:取食材(彩色水和糯米粉)、和米粉和搓元宵,其中把握米粉和顏色水的比例是成功制作元宵的一個重要因素。
青團和元宵的制作方法差不多,都需要用到搓、揉等方式,讓幼兒在制作青團和元宵的過程中感知小手的靈活性,體驗制作的樂趣。同時在制作元宵的時候,我們還邀請了家長一起來園參與活動,活動中家長只是一名觀看者,制作者則是幼兒,他們在家長面前展示了自己運用靈巧的雙手和面的能力。讓家長發(fā)現(xiàn)了幼兒的成長,更深層次地走近幼兒,也為家長今后在家的時候要如何引導幼兒埋下了伏筆。
2.三明治、水果沙拉美食制作
三明治是一種典型的西方食品,以兩片面包夾幾片肉和奶酪、各種調料制作而成,吃法簡便,廣泛流行于西方各國。任何一種面包或面卷,任何一種便于食用的食品,都可制成三明治?;顒犹峁﹥善姘?、方腿肉、黃瓜、沙拉醬以及香腸這些材料來制作三明治,使幼兒進一步來認識三明治,并嘗試親手來制作三明治,在活動中體驗制作的樂趣,并與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悅。水果沙拉是將各種水果切成小塊后,再加入沙拉醬進行攪拌、混合而成。其制作方法簡單易操作,適合小班幼兒動手實踐。
這兩種西方的美食深受幼兒的喜愛,活動中培養(yǎng)了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美食,了解對身體有益和有害的食物。同時還能讓幼兒積極參與制作美食的活動,體驗制作過程中分享與成功的快樂。特別是在制作美食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幼兒認識常見的蔬菜、水果,知道這些對人體也都是有營養(yǎng)的。
總之,對小班幼兒進行生活實踐培養(yǎng)不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切實可行的。它扭轉了幼兒過分依賴的性格,促進了幼兒身心全面的發(fā)展,為幼兒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只要我們采用多種形式,因人施教、因時施教,從每個孩子的實際出發(fā),制訂科學周密的計劃,重視小班幼兒生活實踐的培養(yǎng),必將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