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剛 叢培強劉新江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畜牧獸醫(yī)技術服務中心 26440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山羊結膜炎
王 剛 叢培強劉新江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畜牧獸醫(yī)技術服務中心 264400)
羊結膜炎是眼瞼結膜和眼球結膜發(fā)生炎癥的統(tǒng)稱。由于羊結膜內毛細血管豐富、感覺神經末梢豐富以及存在大量的淋巴細胞,常常在異物或細菌、病毒等病原的刺激下較易感染發(fā)炎。目前是羊眼病中較常見的一種,如果耽誤治療或治療不及時常引起羊角膜炎,加重病情,重者角膜穿孔,眼睛失明,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1)外力擦傷、觸傷、灰塵、泥沙、谷皮草屑等異物進入眼結膜囊內,刺激眼結膜并損傷結膜正常組織,引起病原感染。(2)各種酸性、堿性的化學制品(生石灰、氨氣、各種消毒劑等)不小心進入眼內,腐蝕損傷眼結膜引起。(3)一些細菌,支原體等病原微生物,在羊只機體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趁機侵入眼結膜組織內并大量繁殖。
病羊一般是一只眼睛發(fā)病,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可逐漸蔓延至另一側眼睛。病眼羞明流淚,怕光,眼結膜紅、腫、熱、痛并有分泌物??ㄋ越Y膜炎呈輕度充血,潮紅,有漿液性分泌物;化膿性結膜炎,結膜高度充血、水腫顏色發(fā)紺,有膿性分泌物。病羊精神不振,由于視線受影響及一些列的炎癥反應,上下眼瞼往往會粘合一起,病羊食欲減退,呆立不動。
(1)與傳染性角膜結膜炎的區(qū)別:傳染性角膜結膜炎病原為衣原體或立克次氏體等多種病原微生物,具有一定的傳染性,能引起全群發(fā)病,呈小規(guī)模的流行。(2)于羊吸吮線蟲病的區(qū)別:仔細觀察可在結膜囊內發(fā)現(xiàn)一只或多只游動的蟲體。
(1)保持羊舍清潔衛(wèi)生,除塵、消毒、清掃地面糞便。防止羊舍塵土飛揚、氨氣味過濃,刺激眼結膜引起羊只結膜發(fā)炎。(2)病羊隔離飼養(yǎng),一般置于寬敞、避光、陰涼的獨立圈舍。(3)同時羊只飼喂富含胡蘿卜素等維生素的青綠多汁、營養(yǎng)全價飼料,或補飼魚肝油10~30ml/只羊,有利于眼結膜組織的修復、痊愈。(4)治療:病羊先用生理鹽水或3%的硼酸溶液沖洗上下眼瞼結膜及眼周的膿性分泌物。取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2萬IU、地塞米松注射液0.5ml、注射用水6ml混合后滴眼,每2h滴1次。同時用金霉素眼膏涂抹在上下眼結膜處,3次/d。連用5d。(5)中醫(yī)施治:本病以瀉熱熄風、清肝明目為治療原則。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車前子各10g,梔子、黃芩、柴胡、生地、地骨皮、澤瀉、當歸各12g,蒲公英、金銀花各15g,甘草10g水煎汁,候溫灌服或研末拌料內服。
威海市文登區(qū)龍山街道,王某飼養(yǎng)10只文登奶山羊,主訴:2015年10月15日發(fā)現(xiàn)1只體重40kg的羊雙眼緊閉,采食下降。該羊雙眼有大量膿性分泌物將上下眼瞼粘住,不能自行睜開,扒開后,眼結膜充血發(fā)紅。畜主自行肌肉注射頭孢噻呋鈉3d,無效,遂來本處就診。(1)經過臨床檢查及詢問病史,綜合以上及外在因素,確診為山羊結膜炎。(2)醫(yī)囑:畜主清掃羊舍衛(wèi)生,除塵通風,飼喂新鮮多汁、富含維生素的青飼料。羊只隔離,獨立圈舍,精心飼喂。(3)治療:用500ml生理鹽水,沖洗眼瞼結膜,清除膿性分泌物,采用自配硫酸慶大霉素滴眼液滴眼,1次/2h,間隔2h,用金霉素眼膏涂抹眼結膜,交替進行治療。同時口服中藥方劑龍膽瀉肝湯加減,1劑/d,連用4劑。7d后電話回訪,病羊痊愈。
山羊結膜炎是獸醫(yī)臨床常見的眼科疾病,處置不當羊只可失去經濟價值。該病的發(fā)生主要與本地的山羊飼養(yǎng)管理粗放,飼料單一有關。建議建造規(guī)范化的圈舍和設計合理的飼料配方,實現(xiàn)精細化管理,可以大大降低該病的發(fā)生率。筆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羊結膜炎,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6.1 西藥治療 自配的硫酸慶大霉素滴眼液和金霉素眼膏,分屬于氨基糖苷類和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兩藥聯(lián)合用藥具有協(xié)同作用,療效增強,對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均有殺滅作用,同時對于支原體、衣原體也有一定的療效,自配硫酸慶大霉素眼藥水中加入地塞米松可起到抗炎、增加療效的作用。
6.2 中藥治療 方中龍膽草瀉肝膽實火,為主藥;黃芩、梔子苦寒瀉火,協(xié)助龍膽草清肝膽濕熱,為輔藥;澤瀉、車前子清熱利水,兼能明目,引火從小便而出,肝藏血,肝有熱則易傷陰血,故用當歸活血,生地、地骨皮養(yǎng)血益陰,柴胡舒暢肝膽,蒲公英、金銀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甘草調和諸藥,共為佐使。諸藥合用,共奏瀉肝火、清濕熱、養(yǎng)陰血、利尿消腫之功。
6.3 中西醫(yī)結合 筆者在臨床中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方法,在羊眼結膜炎的治療中,治愈率達到92%以上,臨床收到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S858.26
B
1007-1733(2016)05-0034-01
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