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猛,馮志宏,張立新,王春生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農產品貯藏保鮮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山西省蘋果貯藏保鮮業(yè)現狀與發(fā)展對策
趙猛,馮志宏,張立新,王春生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農產品貯藏保鮮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蘋果是山西省第一大宗水果,同時山西省也是全國三大優(yōu)質蘋果生產基地之一,然而,蘋果產后商品化處理及貯藏保鮮技術體系還不完善,制約了山西省蘋果出口及整個產業(yè)的發(fā)展。根據山西省蘋果貯藏保鮮業(yè)現狀的優(yōu)點及劣勢,分析總結了實際生產中存在的商品化處理程度低、標準產業(yè)化體系不完善、保鮮意識淡薄和設施條件薄弱等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產后貯藏急需的保鮮技術與今后蘋果貯藏保鮮業(yè)的發(fā)展方向,這可為山西省蘋果貯藏產業(yè)發(fā)展提供參考。
蘋果;貯藏;現狀;對策;山西省
蘋果貯藏保鮮對于蘋果產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是調節(jié)市場余缺、拓展市場供應期及供應空間的重要措施,是蘋果種植戶增產增收、農村經濟增長、果農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徑,是降低蘋果采后損失率的重要手段,是生產與消費、商貿、加工間的重要橋梁。然而,實際生產中果品商品化處理低、果農保鮮意識薄弱、保鮮庫建設及日常溫濕度管理技術落后等因素,制約了山西省蘋果主產區(qū)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以及由產量型向高檔優(yōu)質型的轉化。因此,山西省蘋果產后貯藏保鮮處理水平已成為全省蘋果產業(yè)發(fā)展的限制因子之一。
山西省蘋果保鮮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起步較早。20世紀60年代,以著名果品貯藏專家祁壽椿研究員為首的科研人員,在總結山西省原平地區(qū)利用土窯洞貯藏梨的方法的基礎上,與先進的氣調貯藏技術原理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研究開發(fā)出了“土窯洞加簡易氣調貯藏蘋果技術”[1-2],該成果中包括了“北方貯果土窯洞結構、性能與管理”、“土窯洞塑料薄膜小包裝貯藏蘋果技術”、“蘋果塑料大帳堆藏技術”、“紅星蘋果快速降O2貯藏”、“土窯洞加機械制冷貯藏蘋果技術”等一系列技術[3-7],并研發(fā)了貯后運銷中蘋果的生理生化及相應保鮮技術[8-9]。這些成果共同的特點是操作簡單、成本低、效果好,適合不同規(guī)模和條件的果農和企業(yè)應用。在當時的經濟技術條件下,非常符合國情和省情。因此,迅速在我國華北和西北地區(qū)的蘋果產區(qū)推廣開來,據農業(yè)部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統(tǒng)計,截至1987年,這一成果已推廣到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qū),累計貯果達1 000萬t,社會效益18億元。當時山西有貯果土窯洞1萬余孔,貯藏能力30萬t,占全省蘋果產量的45%,處于當時全國前列。
1990年以后,隨著紅富士蘋果的引進,山西省蘋果栽培面積迅速擴大,主要集中在臨汾、運城地區(qū),面積達30多萬hm2。隨著產量提高,采用機械制冷的果品恒溫庫也快速發(fā)展。1999年,山西第一座千噸氣調庫在臨猗縣卓里機械廠建成,之后在翼城、交城、洪洞、運城、萬榮等地又先后建起了10多座氣調庫。到目前為止,全省的冷庫貯藏能力約100萬t,氣調庫貯藏能力約2萬t,土窯洞加簡易氣調貯藏約68萬t,總貯量占水果總產量的37.5%,冷藏和氣調貯藏蘋果的比例低于陜西和山東2省。
目前,山西蘋果面積發(fā)展到75萬hm2以上,占全國栽培總面積的16%,已成為山西第一大宗水果;濃縮果汁生產量占全國出口量的33%,是名副其實的蘋果主產省。其中,晉南地區(qū)(臨猗、萬榮、平陸、芮城、吉縣等)日照時數、平均氣溫、最低溫度、晝夜溫差、降雨量,無霜期、海拔等7項指標均達到蘋果最適宜生長區(qū)標準,是全國規(guī)劃的蘋果適宜栽培區(qū),也是國內公認的三大優(yōu)質蘋果生產基地之一。
2.1 存在的問題
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山西省蘋果貯藏設施及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貯藏能力不斷提高,為蘋果種植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但和技術先進國家甚至和周邊發(fā)達省份相比,蘋果產后處理產業(yè)無論是在質量、效益還是在市場競爭力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從產業(yè)發(fā)展方面講,主要有以下一些問題。
2.1.1產后處理標準化程度低蘋果是山西省第一大宗水果,無論面積、產量都有相當的規(guī)模,但與我們生產經營體制相對應的仍是一家一戶的生產經營管理和小而分散的小果庫,缺乏組織化[10]。即使是規(guī)模較大的專業(yè)冷庫和氣調庫也面對的是千家萬戶生產出的外觀、質量千差萬別的果品,這種狀況無法形成規(guī)模化、標準化的產后處理技術體系,無法用統(tǒng)一的條件對蘋果進行貯藏和處理,也無法將外觀、質量相對一致的規(guī)模數量的產品供應給市場,產業(yè)總體效益較低。
2.1.2 采后商品化處理意識淡薄產品質量差異較大,且果農和水果經銷商普遍對商品化處理的認識不足,對果實不做認真的分選,大小混裝,有的外表污濁嚴重也不對其進行清洗,包裝不規(guī)范,規(guī)格不統(tǒng)一[11-12]。目前,山西省僅有不到5%的蘋果經過分級、清洗、打蠟、包裝等商品化處理后推向市場,多數產品以較低的價格混賣。
2.1.3 冷庫設計建造不規(guī)范目前,山西省蘋果產區(qū)的冷庫建設中普遍存在只顧眼前利益,片面追求建造低成本,不考慮使用過程中的節(jié)能、冷庫性能和貯藏水果的質量。普遍存在保溫不符合商業(yè)冷庫設計規(guī)范、缺乏對設置隔汽防潮層的重視和不做隔汽防潮層的現象。在制冷壓縮機組的選擇上,也盡量回避價格相對較高的節(jié)能環(huán)保產品,造成水果貯藏中冷庫性能不佳、耗能費電、貯藏質量差等問題。
2.1.4 冷庫管理技術落后由于缺少對冷庫使用的常識,或者認識偏面,以為只要裝進冷庫就萬事大吉,或者為降低冷庫使用成本,生產上的冷庫普遍存在超裝現象,理論上有效庫容量100 t的庫,能裝到150 t,甚至200 t,果箱和墻壁、果箱和頂棚、果垛之間不留一點空隙,從后一直垛到前。雖然提高了容積率,卻造成了果垛內溫度高、溫度不均勻、果實呼吸強度大、衰老速度快、果實很快變綿,嚴重的還導致局部果實的氣體傷害或腐爛[13],經常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1.5 采后果品入庫預冷不及時多年來,在紅富士產地都有一種習慣,果農習慣于提早采收,采后堆在樹底下用塑料布一遮,白天果面噴些水,一邊等蘋果增加著色,一邊等價格上漲,少的等兩三天,多則一周半月,等賣到水果經銷商手中時,果實硬度已下降很多,在冷庫中貯藏不久,果實就開始變綿,消費者很少能吃到果肉鮮脆、水分飽滿的紅富士。2.1.6貯藏包裝散熱性差近年來,有一個通用的做法,就是不管是直接運往外地銷售,還是入冷庫貯藏,都是在蘋果采后在田間包紙加泡沫網套,然后分層裝入襯有塑料薄膜的紙箱內。如果直接去銷售,這樣做還勉強說的過去,但對長期貯藏的果實也這樣做,就不太科學了,水果穿著“厚厚的衣服”放入冷庫,還緊緊地碼放在一起,即使是在0℃左右的冷庫中,果實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冷卻下來,這樣不僅果實硬度等貯藏質量大打折扣,到貯藏后期,還經常有虎皮病發(fā)生[14]。這種做法主要還是圖省事、降低成本,但最后卻影響了果實的售價。
2.2 對策
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一是靠政策引導,通過政策、資金等手段扶持龍頭企業(yè)和農村合作社組織,通過“公司+農戶”或“農戶+農戶”的方式將果農組織起來,形成生產、貯藏、銷售一體化運作,利益風險共擔的一體化組織,擴大生產管理和經營規(guī)模,在統(tǒng)一的、標準化的管理下生產優(yōu)質的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商品,提高產業(yè)的經濟效益。二是緊緊依靠科技,在政府的扶持下,長期不懈地開展農民技術培訓,鼓勵和引導科技人員深入基層,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將新的成果和技術應用于生產,實現科技和經濟的有效對接,提高整個產業(yè)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實事求是地講,當前在蘋果的貯藏保鮮技術上,已研究出非常成熟的成果和技術,關鍵是這些成果和技術由于各種原因未能落實到生產上,未能實現成果和生產的有效結合。考慮到產業(yè)發(fā)展的現狀和水平,當前蘋果貯藏產業(yè)最急需的技術是“采后商品化處理技術”[15]和現有“冷庫、氣調庫的標準化管理及使用技術”。從提升產業(yè)的角度考慮,應將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理念引入到產業(yè)發(fā)展中,具體地講就是將冰溫及冰溫氣調貯藏技術作為未來水果貯藏發(fā)展的方向[16-17]。
水果采后商品化處理及保鮮加工是水果生產的繼續(xù),是將產品轉變?yōu)樯唐返倪^程,是一個減損增值的過程[18]。發(fā)達國家農產品產后商品化處理產值與其采收時的自然產值的比例一般為(2.5~3.8)∶1,而我國經過多年的努力,從幾年以前的0.38∶1提高到目前的1.2∶1,但距離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很大的距離。建議各級地方政府真正重視水果產后商品化處理和保鮮加工產業(yè),促進水果產區(qū)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果農增收。
4.1 全面調查產后貯藏保鮮情況
在水果產業(yè)體系內,對水果優(yōu)勢產區(qū)產后貯藏保鮮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摸底,包括產貯比例、貯藏能力、貯藏設施、技術水平,存在問題及發(fā)展?jié)摿Φ葍热荩员阕龀鲂袠I(yè)規(guī)劃,使產前產后相互促進、協(xié)調發(fā)展。
4.2 完善水果采后技術服務體系
成立水果、蔬菜產后專家指導組,建立自上而下的技術服務網絡,針對當前產業(yè)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技術培訓。
4.3 規(guī)范水果采后技術服務體系
結合國家惠農政策,國家拿出一部分補貼資金,在水果主產區(qū)示范設計建造一批符合行業(yè)標準的、規(guī)范的節(jié)能型貯果冷藏庫,并由水果產業(yè)體系專家組織科技人員針對產區(qū)不同水果提供相應的規(guī)范化的貯藏保鮮技術,加強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全省水果貯藏技術整體水平。
4.4 加強產、學、研合作
針對山西省水果貯藏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由水果產業(yè)技術體系管理部門協(xié)調立項,組織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基層一線技術人員組成課題組進行研究,并及時進行示范和推廣。
[1]祁壽椿,劉聯生,楊天池.土窯洞加機械制冷貯藏水果的研究[J].中國果樹,1982(2):23-25.
[2]王春生,安秀章,李建華,等.蘋果雙變氣調貯藏中氣體指標參數的確定[J].中國果品研究,1992(2):12-15.
[3]趙猛,馮志宏,李建華,等.紅富士蘋果冰溫貯藏的研究[J].保鮮與加工,2010(4):26-28.
[4]王春生,趙猛,李建華,等.紅富士蘋果的特性及貯藏[J].中國果品研究,1997(2):4-6.
[5]石建新,趙猛,趙迎麗,等.氣調貯藏對富士蘋果采后生理及果肉褐變的影響[J].果樹科學,1999,16(1):14-17.
[6]梁小娥,趙猛.元帥系蘋果變動氣調貯藏應用中的極值和閾值[J].果樹科學,1997,14(1):11-15.
[7]王春生,石建新,趙猛,等.紅富士蘋果氣調貯藏參數的研究[J].華北農學報,2002,17(4):100-103.
[8]祁壽椿,梁小娥,馮津.蘋果在模擬運銷條件下的質量和生理變化[J].華北農學報,1996,11(3):91-95.
[9]王春生,李建華,趙猛.蘋果在不同貨架條件下的生理及品質變化[J].山西農業(yè)科學,1997,25(1):76-79.
[10]翟衡,史大川,束懷瑞.我國蘋果產業(yè)發(fā)展現狀與趨勢[J].果樹學報,2007,24(3):355-360.
[11]杜衛(wèi)東.我國蘋果采后技術研究現狀與未來發(fā)展[J].中國果菜,2006(6):4.
[12]張仁堂,牛竹梅,劉維,等.我國現代果品物流冷藏鏈模式研究[J].中國果業(yè)信息,2006,23(2):5-6.
[13]嚴麗,李新平.蘋果采后生理變化及保鮮方法研究進展[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7,28(2):137-139.
[14]王亮,王春生,馮志宏,等.貯藏期間紅富士蘋果虎皮病發(fā)病因素分析及應對措施[J].保鮮與加工,2012,12(6):42-47.
[15]李建華.水果采后商品化處理技術[J].山西果樹,2002(4):34-36.
[16]趙猛,馮志宏,李建華,等.紅富士蘋果冰溫貯藏的研究[J].保鮮與加工,2010(4):26-28.
[17]張輝玲,劉明津,張昭其.果蔬采后冰溫貯藏技術研究進展[J].熱帶作物學報,2006,27(1):101-105.
[18]張運芳,鐘耕,徐洲.現代物流技術在果蔬保鮮中的應用[J].保鮮與加工,2008,8(3):5-8.
Status and 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 Apples Storage and Fresh Keeping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ZHAOMeng,FENGZhihong,ZHANGLixin,WANGChunsheng
(Institute ofAgricultural Product Storage and Fresh Keeping,Shanxi AcademyofAgricultural Sciences,Taiyuan 030031,China)
Apple is the first large fruit in Shanxi province,and Shanxi province is one of the three high quality apple production in the whole country.However,postharvest handling and storage technology system ofapple is not perfect,which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apple exports and the whole industry.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apple storage industry status of Shanxi province,practical production problems were analysed and summarized.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in urgent need of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ofpostpartum storage and the next apple storage industry development direction,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apple storage industrydevelopment in Shanxi province.
apple;storage;status;strategy;Shanxi province
S661.1
A
1002-2481(2016)09-1395-03
10.3969/j.issn.1002-2481.2016.09.40
2016-04-11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2BAD38B07-2);山西省科技重點研發(fā)(指南)項目(2015-TN-3-10)
趙猛(1962-),男,山西應縣人,研究員,主要從事農產品采后貯藏保鮮技術及冷庫管理技術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