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立濤(河北省遵化市畜牧水產(chǎn)技術服務中心 064200)
?
鴿霍亂的診治
穆立濤
(河北省遵化市畜牧水產(chǎn)技術服務中心064200)
2015年8月25日,遵化市西留村鄉(xiāng)吳某邀筆者出診,主訴自己飼養(yǎng)的700只肉鴿,近日有15%的鴿子死亡。
鴿霍亂又叫巴氏桿菌或禽出血性敗血癥,是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本菌對各種禽類均易感染。各種年齡的鴿均可發(fā)病且多見于成鴿。通過病鴿排泄物污染飼料、水和籠具以及與病鴿接觸,使健康鴿受到感染,帶菌的動物和外來人員也可成為本病的傳播媒介。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在高溫潮濕的夏、秋多雨季節(jié)和氣候多變的春季較為常見。常呈散發(fā)或呈地方性流行發(fā)生。
病鴿精神很差,羽毛臟亂,食欲少或無,體溫升高達42℃以上,口渴,頻頻飲水,造成嗉囊脹大,口腔黏液增多,眼結(jié)膜炎,鼻瘤灰白,啄、眼、鼻瘤等部位潮濕且污臟,多數(shù)鴿伴有下痢,糞便稀爛、呈白色或綠色。
剖檢了10只病死鴿,多見食道、嗉囊積物酸臭,腫淤血或有出血點。心冠脂肪及心外膜也有出血點,心包積液增多,肝腫大,有針尖大的灰白色壞死點。十二指腸黏膜有明顯的出血點和斑,腎腫脹。
(1)實驗室診斷:無菌操作,取病死鴿深層肝組織接種于普通瓊脂、肉湯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24h后,瓊脂長出光滑、隆起、半透明、奶油樣浸潤菌落,肉湯培養(yǎng)基呈渾湯。革蘭氏染色體鏡檢見兩端鈍圓、中央微凸的陰性扇圓型小桿菌,多呈單個或成對出現(xiàn)。(2)根據(jù)上述癥狀,診斷為鴿霍亂。
(1)隔離病鴿,清除鴿舍全部墊料,每天對鴿舍和周圍環(huán)境進行消毒。(2)每只病鴿用5~8萬IU肌肉注射青霉素鈉鹽,3~4次/d;同時口服速效救禽片,病鴿用0.05~0.08g/只,早晚各1次/d。第3天不再出現(xiàn)死亡,5d痊愈。
(1)加強飼養(yǎng)管理,增強鴿體的抵抗能力。同時應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尤其是保持清潔干燥,及時定期地進行消毒,以切斷其傳播途徑。(2)定期接種疫苗。(3)有計劃地進行藥物預防是控制本病的一項重要措施。
收稿日期:(2015–09–04)
文章編號:1007-1733(2016)02-0063-01
中圖分類號:S858.39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