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如一
淺析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闡釋作用
陳如一
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文化教育對于漢語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文化和語言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在漢語學習過程中,如果只是片面重視語言的學習,而忽視對漢語中所含潛在文化內(nèi)核以及相關(guān)社會風俗背景的學習,那么也將很難掌握漢語精髓,因此也就難以熟練的應用和交際。因此,對外漢語教學不僅是一種語言教學,它應該是一種文化教學,在教學實踐中,加強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的統(tǒng)一,也就作為了對外漢語教學的最基本特征?;诖耍疚木歪槍ν鉂h語教學中文化闡釋的重要作用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對后期相關(guān)工作有所幫助。
語言教學 文化 對外漢語 文化內(nèi)核
1.漢語語音中的文化積淀
對于任何一門語言而言,都具有著自身的獨特結(jié)構(gòu)體系,并由其來形成語言語音文化。對于漢語而言,其所具備的獨特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主要為聲、韻、調(diào)系統(tǒng),在表達過程中,通常也能夠?qū)陀^存在于現(xiàn)實世界的各種奇異復雜的聲音進行惟妙惟肖的摹狀。因為漢語語音所具備的民族特性,在一些外國留學生進行漢語發(fā)音和語音等學習時,都會產(chǎn)生很多的不適,特別是對于一些來自歐美國家的學生來說,學習漢語聲調(diào)和發(fā)音更為困難。在對外漢語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只是采取傳統(tǒng)的填鴨式和灌輸式教學,不但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甚至還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厭學情緒甚至放棄學習。所以,也只有使學生對漢語語音文化的意義和價值有了一正確全面的認識之后,才能使其樹立一種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能夠知難而進迎難而上。
對于外國留學生而言,如果不能很好的融入漢語語音文化空間,那么也就無法融入漢語人群,進而也就不能通過漢語進行交際交流,漢語語音的學習對于漢語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漢語教師就需要向?qū)W生講授漢語語音的獨特性及一般規(guī)律,同時更要向其講授語音教學中的文化內(nèi)涵及歷史背景,由此來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而促使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提升。
2.漢語詞匯中的文化意蘊
在任何一門語言中,詞匯都作為了文化特征的最直觀反映,而文化又對于詞匯的應用和發(fā)展也有著無時無刻的影響。因此對于漢語而言,詞匯也蘊含著我國民族傳統(tǒng)、道德信仰以及哲學精神等多項文化因素。在現(xiàn)代漢語中,對于詞匯來說,不管是單音節(jié)詞還是雙音節(jié)詞,多數(shù)的詞及詞里面的單體字均包含著某種特定的意義,而且都有著一定的文化內(nèi)涵。所以在外國留學生進行漢語學習時,不僅需要掌握某個詞匯的整體意義,同時還需要對雙音節(jié)詞匯中單個字所蘊含的意義進行學習,準確把握兩者的文化意義,將對詞匯的理解更加清晰透徹,從而在應用過程中有效的避免出錯情況的發(fā)生。
如某外國留學生曾造了這樣一個句子“趙家庭有3口人”,雖然從字面上看能夠明白所要表達的意思,但讀起來還是有些別扭,正確表述應該為“趙家有3口人”。這里面所涉及到的就是一個詞匯形式的選擇及文化習慣問題。因此,在漢語詞匯中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也是學生在學習漢語過程中重點關(guān)注和把握的。加強對漢語詞匯文化內(nèi)涵的學習,對于促使學生能夠更快的進入漢語學習狀態(tài)有著極具重要的作用。
3.漢語語句中的文化習慣
對于漢語而言,語句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思想,也都作為了特定文化的直觀體現(xiàn)。語句的形成通常都是為了實現(xiàn)人們思想情感的流露和傳達,對于不同的民族,其思想感情方式也會有所不同,相應的語句形態(tài)也就呈現(xiàn)出了一定的差異。我國民族文化歷經(jīng)幾千年的積淀,漢語語句的表面意義及內(nèi)在意義在存在了諸多的差異,因此在留學生學習漢語時,首
先要對語句的深層次文化有一個更深入和把握和了解,由此才能更加準確的理解語句所要表達的真實含義。
以送禮和受禮為例進行介紹,在這一過程中人們主要會應用到的語句有:送禮時,“一點小意思”,在受禮時,“您太客氣了”、“讓您破費了”;在聽到對方的稱贊后,西方人通常都會表示感謝說“謝謝”,而中國人則會表示謙虛說“哪里哪里”。由于中西文化的差異,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雖然對上述單獨語句都能認識,但放到具體語境中總是不能正確的理解其含義。
對于初學漢語的留學生而言,最先開展的就應該是基本的語言教學,但這種基本語言教學并非就是一種單純形式的外殼,而是一種包含了豐厚文化積淀的凝重語言。注重文化教育,使學生能夠在掌握中國民族文化的基礎(chǔ)上進行漢語學習,能夠使其學習起來更加容易,明白“怎么說”,同時也能夠明白“為什么這么說”,使其不但能夠知其然,而且還要知其所以然?;谖幕逃脚_,留學生能夠?qū)h語和中國文化以及人們生活同漢語的聯(lián)系進行更為透徹的了解和體會,進而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漢語學習。
對于任何一門語言,對語言的理解以及對民族文化的理解都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學習者要想更好的掌握語言,前提也就需要對民族文化有一個清晰深入的了解,相應的對于文化理解的越是透徹,對于文化的理解也就越是準確。因此,語言的教學離不開文化的闡釋,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有效的進行文化闡釋發(fā)揮出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從課程體系的設置來說,在不同的教學階段,對于文化課和語言課的配置比例也會有所不同,因此這也就要求我們能夠正確的處理好“量和度”的藝術(shù),在教學實踐中能夠做到“因課而異”。
任何一門語言都會蘊含一定的文化內(nèi)涵,而文化也都是以語言為具體表征,雖然兩者看來混合成一體,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要對技能與素養(yǎng)的區(qū)分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一點體現(xiàn)到對外漢語教學中就是要在不同的教學階段,面對不同的學習對象,教學的中所涉及到的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兩者之間要有所側(cè)重,也就是要對語言和文化教學設置一個合理的“度和量”;與此同時,針對不同階段的不同學生,對于所涉及到的文化的傳達也要能夠保證一個合理的深淺程度??傊褪牵瑢ν鉂h語教學中的文化闡釋,其實就是一門正確處理“量和度”的藝術(shù)。
對于初學漢語的外國留學生而言,漢語首先作為一門重要的交際工具,對于漢語的學習也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實際交際中的具體問題,所以在教學前期階段主要側(cè)重的就是學生語言技能的訓練;隨著學習的不斷加深,學生掌握詞匯量的不斷豐富,漢語作為一門文化載體的功能也將得到突出的展現(xiàn),因此在后期教學階段也就需要適當?shù)脑黾游幕虒W和文化闡釋等方面的內(nèi)容。
對外漢語教學,作為一種跨文化教育,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要切實解決文化語匯置換問題,同時還需要溝通不同歷史、社會及道德等方面的意識,以此來建立起不同文化之間的有效橋梁。在對外漢語的教學過程中,其重點就是要準確的把握文化內(nèi)涵,并進行有效地文化闡釋,這也是需要貫穿于著整個漢語教學過程中的。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突出對文化張力的把握,加強文化闡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并掌握漢語語言知識和文化,進而幫助其能夠正確的運用漢語這一交際工具進行情感的交流,從而實現(xiàn)教學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以及教學效果的不斷優(yōu)化。總之,文化闡釋在現(xiàn)代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出了極具重要的作用,需要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guān)注和重視。
[1]盧微一.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闡釋 [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01: 37-41.
[2]王磊.論文化闡釋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04:107-108.
[3]何穎.析對外漢語詞匯教學原則之文化闡釋的原則[J].重慶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4,06:124-127.
[4]馮婷.文化元素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5]張穎.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的闡釋藝術(shù) [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06: 142-143.
(作者單位:井岡山大學國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