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政治課開場白的設計方法
李波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政治課開場白設計得如何,對一堂課的成敗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的平鋪直敘法往往使學生對政治課失去興趣,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不斷探索、總結,發(fā)現(xiàn)教師采用以下幾種方法引入新課,能極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一.故事吸引法。故事融事、理、趣為一體,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青年學生都特別愛聽故事,教師如能在授課伊始講個小故事,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講“把握事物度的重要性”這一節(jié),我給學生講了一個寓言故事《杰米揚的湯》。內容是:主人公杰米揚有一次請朋友到家喝魚湯,朋友欣然而至。杰米揚熱情地端出一盆魚湯,朋友喝完之后覺得味道好極了。這時杰米揚又端上一盆魚湯,朋友就又喝了。喝完后,杰米揚立刻又端出一盆魚湯,朋友想說不喝了,但有感到盛情難卻,只得咬牙喝下了。不料杰米揚又熱情地端上了兩盆魚湯,朋友忍無可忍,慌忙逃席而去,從此再也不敢登門了。故事雖短卻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引起他們的思考:鮮美的魚湯無疑是款待客人的佳品,朋友為什么卻逃席而去?那就是超過了一定的“度”,好事就會變成壞事。
二.漫畫激趣法。漫畫機智靈活,幽默風趣,在笑聲中,能讓學生懂得深刻的道理。因此,在政治課開場白中,我經(jīng)常使用到漫畫,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現(xiàn)象和本質的區(qū)別”時,我用了一副漫畫:一位老大爺坐在蘋果樹下,一個蘋果掉在了他的頭上,他哎喲了一聲,自語到:“我看到了蘋果,為什么沒有看到引力呢?”形象的畫面,加上我夸張的表情,使學生興趣盎然,我借機引入新課題。
三.懸念聯(lián)想法。懸念指聽者在講課過程中所產生的急于尋求結局和答案的心理。在開場白中巧設懸念,可以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不能不認真地聽下去。例如在講商品的概念這一節(jié),我這樣講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我給外婆送元宵,外婆留我吃晚飯,我用元宵換飯吃,元宵是不是商品?”說到這里,我故意裝作迷惑不解的樣子,但卻不道出答案。同學們立刻有了興趣,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最后我才引入商品的概念。
四.新聞提醒法。用新近發(fā)生的一些新聞、新事開頭,往往也能使學生感到好奇、新鮮,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如何正確對待貨幣”這一節(jié),我給同學們講了十八大之后多名省部級高官在金錢面前喪失黨性原則、生活墮落、貪污腐化,被處以刑罰的新聞;在講“增強法律意識的重要性”時,我引用了“馬加爵案”、“藥家鑫案”等轟動一時的新聞,加強了政治課的真實性,對學生很有震動。
五.名言統(tǒng)領法。名句、名言言簡意賅,富有哲理。教學開端利用名人名言,因勢力導,學生感到耳目一新,隨即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例如在講量變質變規(guī)律時,我引用了我國戰(zhàn)國時期著名思想家荀子說過的話“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講事物的因果聯(lián)系時引用了杜甫名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硬起了學生的共鳴,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六.歌曲激勵法。歌曲優(yōu)美動聽,對于打破沉默的課堂氣氛無疑起著很好的清醒劑的作用。如在講《我國的民族政策》時,我播放了歌曲《愛我中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同學們齊聲哼唱,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通過歌曲,同學們了解到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從內心由衷升起一股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熱愛之情。在講“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時,我播放了歌曲《春天的故事》,優(yōu)美的旋律在空中回蕩,深深地激發(fā)了同學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七.小品愉悅法。小品是為大眾廣為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它寓智慧于幽默中,使人輕松領悟深刻的哲理。在政治課開場白的設計中恰當引用小品,能極大程度地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給學生一種愉悅的享受,增強了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唯心主義的錯誤”時,我就讓學生表演人人皆知的小品《賣拐》。當演到趙本山經(jīng)典名句“你跺你也麻”時,同學們捧腹大笑,唯心主義的荒謬不言而喻。
八.實事說服法。根據(jù)周圍發(fā)生的真人真事導入新課,對學生既有說服力,又起激勵作用。記得有一節(jié)講“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時”,我給大家列舉了影視明星王寶強、草根明星“大衣哥”的奮斗成名之路。大家紛紛表示王寶強和“大衣哥”朱之文的成功以及人生之路的改變,除了天時、地利之外,和他們擁有的理想、信念是分不開的。
總之,政治課開場白的設計方法很多,教師可以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切實使政治課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利行。
(作者單位:威海職業(yè)學院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