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超 周 弦 王婉瓊
新媒體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研究綜述
劉書超周弦王婉瓊
現代高校中,黨建工作以傳統(tǒng)的教育形勢為主,這種方式對于學生已經出現了厭倦心理,在新媒體時代下,黨建工作迎來了一個發(fā)展的機遇,如何讓應用新媒體進行黨建工作教育,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成為重要工作。所以,本文根據時代背景,提出一些建議,提高黨建工作的效率。
新媒體時代黨建工作機遇與挑戰(zhàn)
在2013年的8月,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我國在高效的黨建工作中也取得了較大的發(fā)展,更多優(yōu)秀的教育方法逐漸被提出,但是這些教育的方式方法仍然缺乏一定的時代特征,這使得黨建工作的效率有所下降,甚至與以前相比還處于落后的境地,黨建工作的開展要通過更加高效的資源,更加先進的教育方式和更具時代特色的內容來促進黨建工作的發(fā)展。
在新媒體時代下,出現新的技術支撐著整個新媒體的向前發(fā)展,各種數字化應用和設備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新媒體被稱之為社會的“第五媒體”與傳統(tǒng)的媒體相比,新媒體所具有的及時性,交互性,個體性等各種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歡。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微信,微博,QQ等網絡社交工具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大學生與外界交流,獲得外來信息的重要渠道,這些對高校黨建工作的實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這些新媒體,恰當的使用新媒體自身的優(yōu)勢,這些成為黨建工作著所要面對的新問題。
1.黨建工作在進行,但方法過于陳舊
在傳統(tǒng)的方式下,黨建課程的開展主要是采取講座,黨課,座談等方式對入黨積極分子黨員進行培訓。這些方法雖然有著一定的作用,但是經過長期的使用,使得很多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很難提起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興趣,那么黨課的開展只會是老師說,同學聽的古板教程。學生們不能夠用正確的心態(tài)去接收政治,也就不會認識到學習政治課程給自己專業(yè)課的學習帶來有效的輔助作用。而另一種情況就是,有些學生黨建工作者將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深深地扎根于自己的心目中,不愿意去改變和接受新的教育方式,這就使得黨建教育工作一直保持一個傳統(tǒng)的形勢,使得這種教育的形勢遠遠大于內涵,不能夠整整的體現出教育工作的內涵。
2.黨建活動較多,但與實際脫離
許多高校會定期的舉行一些黨建活動,黨建活動受到了學校各個部門的重視,在學校的各個地方都進行了有關活動內容的宣傳,但是仍然不能夠得到一個較好的效果。這主要的原因在于活動頻繁的舉辦,但活動內容不能緊密聯系學生的學習生活心態(tài)和黨建教育的目的,沒能抓住學生陣地的主動權。這就使得活動的舉辦參與度較低,不能夠產生較大的影響力,認可度較低,活動過于形勢,缺少實質內涵,影響力下降。如果學生黨支部不能夠根據學生的興趣,舉辦與時俱進、富有內涵的活動,那么黨建工作將無法得到較大的發(fā)展,甚至可能會出現倒退的情況,這將是黨建工作所要改善的問題之一。
3.黨建工作的互動性與時效性較弱
高校的黨建工作一般都是在固定的時間下,對所有的入黨積極分子進行統(tǒng)一的集體培訓,這樣雖然能夠使黨建工作在一個有序的環(huán)境下進行,提高黨建工作的統(tǒng)一性,但是完全統(tǒng)一的教育方式針對不同的學生將會有不同的效果,一些學生甚至會產生厭煩的心理,這是黨建知識單方面的灌輸,缺少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不能夠及時地掌握不同學生對課程的理解程度,無法很快地得到聽課的反饋效果,不能夠及時的調整上課方式,降低了學生對課程的吸收程度。一味的灌輸思想,卻很少有學生提出的關于黨建活動開展過程中的建議,這種方式下容易將學生推向排斥活動的邊緣,而不會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4.黨建工作具有針對性,忽略了部分人員的教育
在進行黨建工作時,大多數人只重視對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卻對已經正式黨員教育略少,忽視了黨建工作的繼續(xù)教育,使得很多入黨后的學生產生了松懈的情緒,整個精神面貌不如入黨前積極。繼續(xù)教育的松懈使得黨內的學習氣氛下降,學生不再主動的學習最新的有關黨的知識,不再積極的向黨組織靠攏,認為只要入了黨,便不再需要進行理論的學習,從而產生懈怠心理,這一部分人員占很大比例,他們會影響到整個黨組織建設,所以有必要重視對正式黨員的繼續(xù)教育。
5.高效黨建工作著的素質水平較低
高校黨建工作的實施結果的好壞與黨建工作者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的形勢下,高校的工作人員情況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但習慣于使用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進行黨建工作的傳統(tǒng),不能夠利用新媒體進行黨建教育工作,固守傳統(tǒng)思想,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使教育工作與學生興趣愛好脫節(jié),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工作的效果不能夠達到預期目標。而另一類教育者則會注重新媒體時代下教育工作與新媒體的結合,但素質水平較低,專業(yè)知識缺乏,不能夠為自己的理論進行陳述說明,只能繼續(xù)沿用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則即使經過了整套課程的學習,但仍然不能夠達到理想的目標,所以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能夠熟練的掌握時代背景并能夠將自身專業(yè)知識結合起來的人很少,如何將新媒體與自身的專業(yè)知識進行融合,得出一套先進的教育方式是黨建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的問題。
在新媒體時代下,更多信息交流為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證,合理的利用新媒體自身的優(yōu)點,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但同時,網絡信息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信息良莠不齊誘導學生,使得高校的黨建工作充滿了挑戰(zhàn)。
1.新媒體時代下,黨建工作面臨的機遇
在新媒體時代下,能夠通過各種軟件將圖片,聲音,文字結合在一起,并且擁有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信息內容全面等特點,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發(fā)展,新媒體時代迅速形成,他為高校大學生提供了一個信息交流的集散地,更多的信息在這里進行討論交流,豐富的信息為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這意味著書本學習不再是學習黨課的唯一方式,更多教育資源的加入大幅度地提高了教育水平。
而新媒體所具有的即時性為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幫助。新媒體時代下信息的交流更加迅速便捷,大大的提高了黨務工作開展的效率。在日常的黨務工作教育中,可以利用學生們熟知的新媒體平臺,發(fā)布相關的宣傳資料,將黨的理論知識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進行傳播。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們能夠及時了解到黨的實時動態(tài),利用符合時代背景的傳媒工具,擴展了教育的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同時,利用新媒體能夠增加黨建工作者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通過新媒體交流平臺進行互動討論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黨建工作效率,將黨建教育工作提升到更高層次。
2.新媒體時代下黨建工作所面臨的挑戰(zhàn)
在新媒體時代下,利用新媒體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但開展黨建活動作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在新媒體時代下,大量質量的信息充斥著整個網絡平臺,對于受眾來說,如何辨別信息的好壞將是一個重要的工作。在網絡平臺中,一些信息是負能量的、誤導性的,容易引起消極的輿論,并且我國暫時對網絡的監(jiān)管力度相對薄弱,與網絡信息傳遍的法律偏少,對網絡負面信息的約束力較弱,所以容易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了消極影響。在傳統(tǒng)方式下,通過面對面教育傳授黨建知識,能很好地避免此類情況的發(fā)生。此外,在新媒體時代下,學生使用網絡的大多數時間用于游戲,淘寶等多種娛樂功能,大大的減少了獲取有效信息的時間。
1.轉變教育觀念,提高黨建工作水平
在當今的社會情況下,黨建工作者必須要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一些黨建工作者對新媒體知之甚少,不能客觀正確地使用網絡平臺。新媒體可以為黨建工作提供較大的便利,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黨建工作者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并積極尋求改進,轉變態(tài)度,將時代的發(fā)展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進行融合,與時俱進,實現突破。
2.進行資源整合,加強信息管理
在網絡平臺下,海量信息良莠不齊,使得很多人不能正確獲取正確有效的信息。利用新媒體進行黨建工作,就必須搭建權威正確的交流平臺,占領宣傳主動權,對新媒體下的信息發(fā)布做好監(jiān)管工作,避免出現負能量消息的傳播,防止不良信息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消極影響。
3.利用新媒體豐富教育渠道
將新媒體與黨建教育工作相結合,這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能夠增強黨內信息的有效傳播效率。利用新媒體的功能,多角度多層次多形式地進行黨建知識的宣傳,拓寬黨建教育的渠道,及時將教育內容以生動的方式傳遞給學生,提高教育有效性。
在現代社會時代背景下,如何將媒體與教育工作聯系在一起是一個中重要的工作,運用好新媒體能夠有效的提高黨建教育工作效率,從學生興趣愛好入手,將黨建教育工作推向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1]劉軍,張俊山;對黨建工作網絡化問題的思考[J];求實;2013年05期
[2]謝冠賦;論信息網絡化條件下黨的思想建設[J];社會主義研究;2013年03期
[3]周勇,鄧新民;建設因特網上的馬克思主義陣地[J];探索;2014年03期
[4]張晉;加強網絡文化建設與推進黨建工作新發(fā)展[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 2014年02期
[5]單飛;網絡時代中的體育院校黨建工作[J];安徽體育科技;2013年03期
[6]丁其科;信息化時代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網絡化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6期
[7]劉南洲;利用新媒體推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探討[J];中國傳媒科技;2012年10期
[8]李哲;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挑戰(zhàn)與對策[J];成功(教育);2013年16 期
(作者單位:重慶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