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靜
(武警山東省總隊醫(yī)院骨科,山東 濟南 250000)
微信平臺在濟南地區(qū)武警官兵應力性骨折院外護理中的應用
常 靜
(武警山東省總隊醫(yī)院骨科,山東 濟南 250000)
微信平臺;應力性骨折;院外護理;應用
應力性骨折系反復持續(xù)地的、低于骨骼強度的應力作用于骨骼,引起吸收破壞所引起和局部骨質累積性微損傷,而對于骨骼的保護,肌肉過度疲勞和強力肌群的牽拉之后減少了,使集中作用于骨骼的應力也會加速骨折的發(fā)生。新兵入伍訓練階段下肢的重復超負荷訓練誰最常見到的應力性骨折,如行軍、跑步、正步走等[1]。其中以下肢部位如跖骨、股骨、脛骨等處較為多見,鎖骨、恥骨支等也偶有發(fā)生。其發(fā)生率約為11%,多發(fā)生在開始訓練后3~8周[2]。近年來,筆者所在科室在常規(guī)治療與護理的基礎上,依托微信平臺對濟南地區(qū)發(fā)生應力性骨折的武警官兵進行院外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應力性骨折患者37例為研究對象,均為男性,年齡17~22歲,其中新入伍31例,有短時間大運動量或者超負荷訓練史。不完全斷裂34例,完全斷裂3例。治療以休息為主,早期局部制動不全斷裂骨折,對于有成角、畸形或骨皮質全斷裂者,采取橫型剖開石膏或管型石膏固定,糾正成角畸形處理。對于伴有血管損傷,骨折重疊移位畸形,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處理。住院期間進行骨科常規(guī)護理。
2.1 一般護理
有針對性地增強官兵自我防傷意識,搞好新兵的健康教育,要做到早檢查、早診斷、早休息、早治療對出現(xiàn)腿部疼痛者。
2.2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與訓練習慣
有研究顯示吸煙的武警新兵應力骨折的發(fā)生率是不吸煙的2.009倍[3],指導吸煙的新兵戒煙,掌握長期訓練及長途行軍的衛(wèi)生常識并強調訓練鞋的柔韌性和減震性能。根據應力性骨折發(fā)病時間特點,在訓練第3周安排其他適應性或上肢訓練,以促進受損骨的修復,并避開下肢應力骨折的高峰期。在入伍訓練階段,強化肌力訓練,逐步提高四肢的耐力水平,遵循循序漸進、從簡到繁、從易到難的原則,按體質不同進行課目交叉訓和合理的編組訓練練,克服帶傷和超負荷訓練。
2.3 合理安排飲食,調配營養(yǎng)
如骨的形態(tài)、年齡、性別的一些應力性骨折的危險因素是不可改變的。但有些危險因素如維生素D、鈣和低熱量攝入的缺乏等是可改變的[4]。目前武警新兵招入的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普遍的在入伍前存在較為不良的飲食習慣,營養(yǎng)獲取不平衡。通過膳食的調配改善營養(yǎng),合理安排飲食,給予維生素D、含鈣和攝入高熱量飲食,既可以促進骨折康復,又可最大限度降低應力性骨折的發(fā)生率。尤其是一些喜歡攝入碳酸飲料的武警官兵,勸其盡量不飲用或者少飲用。
于2011年1月21日騰訊公司推出的一個免費應用程序,是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即微信,目前注冊用戶量已經突破6億,覆蓋中國90%以上的智能手機,正在形成一個全新的“智慧型”生活方式,逐漸滲透到各個行業(yè),包括醫(yī)療。醫(yī)院與醫(yī)護人員必須有效的利用微信平臺,才能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3.1 微信小組的成立
微信小組由四人組成,護士長,科室住院總醫(yī)師,已經取得至少主管護師資格且不參與夜班的高年資護士1人,骨科??谱o士1人。小組成員均具有扎實掌握骨科相關知識,良好的表達、溝通和協(xié)調能力,并掌握各項微信的操作功能。
3.2 微信平臺的建立
微信目前提供訂閱號、服務號與企業(yè)號等平臺服務。其中訂閱號可供個人申請,為用戶提供信息和資訊??剖彝ㄟ^申請注冊訂閱號,取名“山東武警總院骨折后援團”,建立了基本的信息推送平臺,微信小組成員與患者組建朋友圈群聊,用于醫(yī)患、護患、患者之間的線上溝通。
3.3 微信平臺內容
訂閱號由護士長進行管理,并授權微信小組成員每日進行內容更新,內容涉及骨折疾病知識、相關治療、護理、飲食指導、康復指導,循環(huán)發(fā)送,確保內容強化。同時將治療成功的患者案例進行編輯設計,經患者本人同意后,由訂閱號推送給關注訂閱號的病友,起到鼓舞士氣,樹立康復信心的作用。微信小組成員確保在微信朋友圈群聊時間每天≥30 min,接受患者相關咨詢并及時作出答復。若患者在群內參與不活躍,則由護士長進行提醒和私聊,了解原因,告知其參與的意義與重要性。
3.4 微信平臺的推廣
微信訂閱號建立后,將二維碼及簡介設計成海報形式在護士站張貼,鼓勵患者進行關注?;颊哧P注后,可將親戚、朋友、同學等曾經出現(xiàn)過相同疾患的人推薦關注,并邀請進入朋友圈群聊,共同進行溝通交流。
4.1 微信平臺用于院外護理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微信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一大重要途徑。相比較傳統(tǒng)以科室講座、發(fā)放傳單、電話回訪等方式,年輕的武警官兵更加接受新型的信息學習方式,微信平臺操作簡單,省時,省力,患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閱讀和獲取健康信息,還能確保信息的準確性與針對性。在微信得到普遍應用的情況下,朋友圈群聊有助于拉近醫(yī)生、護士、患者之間的距離,消除隔閡。
4.2 微信平臺有助于幫助患者建立康復信心
微信平臺作為一種可遠程進行溝通交流的工具,實現(xiàn)了醫(yī)患、護患之間的無縫鏈接,使患者得到持續(xù)的院外護理,豐富了患者的業(yè)余生活,患者在院外出現(xiàn)的心理、生理問題可以第一時間反饋到醫(yī)護端,并迅速得到答復,有助于患者樹立自尊與信心的增強。因此正確使用微信平臺,為患者進行服務,也將成為考驗護理工作與時俱進的一大標準。
[1] 徐 鵬,黃昌林,張 佳,等.0期診斷對駐豫某部新兵應力性骨折診斷評價.[J]人民軍醫(yī),2015,58(5):492-494.
[2] 宋宏濤,時惠平,秦 丹,等.軍人應力性骨折27例影像學表現(xiàn)與生物力學分析.[J]人民軍醫(yī),2015,58(6):618-620.
[3] 倪 山.武警新兵下肢應力骨折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2,44(5):525-528.
[4] 莊 穎,楊 萌,許章元,等.軍事訓練致女兵恥骨支應力性骨折的回顧性調查.[J]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5,27(8):101-104.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
A
ISSN.2096-2479.2016.08.1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