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彤
關于非致命槍彈
美國國防部指令3000.03E(DoD Directive 3000.03E)將非致命武器定義為,其是指那些被設計成使人員目標立即失去反抗能力或使設備立即不能工作的武器、裝置和彈藥,而且非致命武器對人員目標造成的永久性傷害和對目標所在區(qū)域的財產或環(huán)境造成的損害也要降低到最小,非致命武器對人或器材的作用是可逆的。
一般來說,非致命槍彈的主要作用是讓活動目標失去繼續(xù)抵抗能力,但不能殺死目標,而且盡可能對目標不造成永久的傷害,多用于部隊維和、群體控制、重要設施區(qū)域的防衛(wèi)、解救人質、抓捕罪犯和對付恐怖對抗人員等行動中。如在人口中心發(fā)生沖突時,就需要使用非致命武器,非致命武器的使用常??梢宰柚故聭B(tài)的進一步惡化,像鈍擊彈、胡椒粉噴霧器和其他可阻止或驅散人員的非致命裝備等。
就彈藥來說,傳統(tǒng)的非致命彈多是利用動能打擊產生鈍擊傷使目標因疼痛而失去繼續(xù)抵抗和進攻能力,如橡皮彈和豆包彈等,這類彈采用的材料與傳統(tǒng)的金屬彈不一樣,而且還通過減少發(fā)射藥量降低彈速,使它們比傳統(tǒng)金屬彈的致命性要小得多。
但這些非致命彈存在兩個主要問題,首先是對目標造成的損傷程度與命中目標的位置密切相關;其次是彈藥與目標碰撞時的終速,決定了彈藥命中目標時力度的強弱,即對目標造成傷害的嚴重程度,特別是在近距離使用時,會造成可怕的貫穿傷。由這種彈導致目標死亡的案例已有很多,但在較遠距離上,這些彈又基本上對目標不起作用。
新型智能非致命槍彈橫空出世
大約在2009年,美國SmartRounds Technology (SRT)公司的CEO——尼克·維里尼,將執(zhí)法部門和部隊的低致命發(fā)射器和彈藥進行分析對比,認為可能有更好的方法解決目前所用非致命彈存在的問題,既能使敵對目標失去抵抗能力,又能對其不造成嚴重的傷害。
經過數年的研制,SRT公司最終在2015年1月12日推出了其定名為SRT18型非致命智能彈的產品。該彈有兩款型號,一款為彈徑0.680英寸,其外觀形似螺帽,底部制有縱向槽,公司稱這種彈為SRT18型短彈,其采用手槍、步槍發(fā)射器發(fā)射(發(fā)射動力為壓縮氣體);另一款彈外觀形似霰彈,彈徑18mm,利用普通12號口徑霰彈槍發(fā)射,公司稱這種彈為SRT18型長彈。
SRT18型智能非致命彈具有足夠的停止作用(停止作用指彈頭使目標喪失反抗能力的作用,不必擊斃而是擊倒),可使攻擊者喪失抵抗能力。該彈之所以稱為智能彈,是因為它能判斷是否靠近目標,在它打到目標之前數毫秒激活彈丸內的有效載荷,大大減少了穿透的機率。與那些憑借動能打擊對目標造成極度的痛感使目標失去抵抗能力的非致命彈完全不同,因為該彈并不與目標相碰撞,因此到目標的距離和終速不會影響到武器的效力,也不會對目標造成嚴重的貫穿傷,是真正意義上的非致命槍彈。
SRT18型智能非致命彈主要由MEMS/CMOS電子微控芯片(其中,MEMS為加速度儀,CMOS為接近目標時起作用的傳感器)、有效載荷及發(fā)電器等組成。MEMS/CMOS 電子微控芯片是其核心技術,該芯片尺寸極小,SRT 18型號中18就是代表該芯片的尺寸——18mm的正方形。
該彈在發(fā)射后,發(fā)射器的膛線使彈丸旋轉,旋轉離心力使發(fā)電器產生電能,可為該彈的微控芯片提供電能。
MEMS加速度儀(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即微機電系統(tǒng),此技術是將機械-電子裝置,如液體傳感器、反射鏡、激勵器、振動傳感器和閥門等嵌入到半導體芯片中,是一項跨多項學科的技術)用于開啟彈上的開關;CMOS傳感器用于探測彈到目標的距離,并控制彈在碰撞到目標之前數毫秒引爆有效負載。
MEMS加速度儀、CMOS圖像傳感器、控制算法以及能瞬間起爆的化學制品和空爆技術使SRT18型非致命彈具有智能化,能夠判斷彈丸是否接近目標,使彈在撞擊到目標前數毫秒內瞬間激活有效載荷,有效載荷在1微秒內就能完全爆開,根據有效載荷的種類釋放出明亮的閃光和巨響使目標的視力模糊不清或者釋放出可將人擊倒在地的高壓沖擊波等,阻止目標繼續(xù)進攻。
SRT18型智能非致命彈實際上就是一個智能型非致命有效載荷傳送系統(tǒng),每個有效載荷具有不同的功能,就像是個具有智能的大彩球彈。SRT18型非致命智能彈及其攜帶的彩球彈共同點是都由易碎的塑膠制成,減少了穿透的機會;不同點是彩球彈的有效載荷是利用碰撞目標后的沖擊能量進行爆破,而SRT18型非致命智能彈的有效載荷是通過內部微控機構和空爆技術在未碰到目標時就進行爆破。
目前,無論SRT18型長彈或短彈均有兩種有效載荷彈,即Shock Rounds彈和Pepper Rounds彈。其中,Shock Rounds彈有效載荷是液壓氮氣,在撞擊到目標之前數毫秒被激活釋放,除了發(fā)出明亮的閃光之外,壓縮氣體也產生相當刺耳的噪聲和能使攻擊者失去抵抗能力的強高壓氮氣沖擊波。
Pepper Rounds彈與Shock Rounds彈工作原理相同,只是有效載荷里含有辣椒素,在撞擊到目標之前數毫秒被激活的有效載荷除了會發(fā)出閃光巨響之外,還會釋放出辣椒素霧劑,這種霧劑可使人員目標的眼睛和喉嚨有強烈的灼熱感,從而失去繼續(xù)抵抗的能力。
該公司目前還在研制其他獨特的有效載荷彈,如Hemi Rounds電-肌肉失能彈、Repel Rounds臭彈、Tranquil Rounds麻醉彈和Flash Rounds閃光彈等。
Hemi Rounds是無線電擊彈,可向遠處的目標發(fā)送使肌肉失去行動能力的高壓50000伏電壓脈沖,脈沖靠兩個有角度的電極傳送并持續(xù)數秒鐘,目標則會在瞬時失去行動能力,高壓脈沖是通過采用高容量鋰電池供電,由電壓倍增器技術而生成的。
Tranquil Rounds是一種無痛服從型彈,有效載荷里包含有鎮(zhèn)定劑,在撞擊到目標之前數毫秒被激活的有效載荷可向人員目標噴射鎮(zhèn)定霧劑,消除人員目標繼續(xù)戰(zhàn)斗的意志。
Repel Rounds臭彈,在空爆后釋放出令人無法忍受的臭味,使目標無法繼續(xù)待在作戰(zhàn)環(huán)境中。
發(fā)射智能非致命彈的發(fā)射器
公司為SRT18型短彈推出的發(fā)射器包括手槍、步槍。SP18型手槍發(fā)射器為半自動線膛手槍,采用CO2壓縮氣體作為發(fā)射動力,其容彈量為兩發(fā),兩發(fā)彈首尾相接,放在發(fā)射管尾部。由于采用的是CO2壓縮氣體發(fā)射槍彈,所以后坐力很低。該手槍在制造上的一大特點是,其大部分零部件由3D打印而成。
SP18型手槍套件包括:1支SP18非致命手槍發(fā)射器;12發(fā)SRT18彈(可以指定想要的種類,目前可以供應的智能彈只有ShockRounds和PepperRounds兩種彈);1張演示訓練的DVD光盤;1份對人員作用效應測試報告;1個攜帶箱。整套SP 18手槍套件價格為950美元。
SRT公司的SR18型步槍發(fā)射器仍處在研制階段,該槍為半自動氣步槍,利用壓縮氣體為發(fā)射動力,彈匣容彈量為8發(fā),后坐力非常低。與手槍采用的壓縮氣體不同,步槍采用壓縮空氣或氮氣,壓縮罐位于槍托內。
SRT18型長彈可以用通用的12口徑霰彈槍發(fā)射,如莫斯伯格500型霰彈槍。
新型智能非致命彈使用廣泛
SRT18型智能非致命彈可用于部隊、執(zhí)法部門和家庭防御等不同用戶。
對于部隊來說,利用SRT18型智能非致命彈可對付在作戰(zhàn)區(qū)域中出現并無法區(qū)分是敵對人員還是平民百姓的目標;海軍和海岸巡邏隊員利用它也可對付那些企圖接近海軍或海岸線的不明船只上的人員等。
SRT18型智能非致命彈和發(fā)射器為執(zhí)法警官提供了一種更安全有效的非致命武器,有助于警官控制嫌犯,迫使他們放棄抵抗,從而控制事態(tài)的發(fā)展。
SRT18型智能非致命彈也非常適合用于家庭防御,有限度地打擊入侵私宅者。
據該公司宣稱,SRT18型智能非致命彈已在部隊經過試用并證明其安全可靠有效,同時也經過了美國權威試驗室檢測,再次驗證了SRT18型智能非致命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該彈將于2016年的7月發(fā)售,每發(fā)彈30美元。
新型智能非致命彈的優(yōu)勢
這些年來非致命武器在不斷發(fā)展,恒速動能彈、泰瑟遠程電擊彈、微波武器等的出現使非致命武器的發(fā)展向前邁了一大步。盡管恒速動能彈解決了動能彈在近距離會造成嚴重傷害和遠距離作用效果不明顯的問題,但它還是靠動能來擊打目標,仍會對目標造成創(chuàng)傷。泰瑟遠程電擊彈通過電子控制用于制服人員目標引起了關注,但泰瑟遠程電擊彈仍是靠動能使電擊載荷與目標相接觸,所以其對目標造成的創(chuàng)傷還是會比SRT 18彈嚴重,而且其作用距離只有30m,每發(fā)泰瑟彈的價格高達150美元。SRT 18彈則采用了高可靠性、微型且通用的CMOS/MEMS技術,其實現了非接觸性制服人員目標,且每發(fā)彈的價格降到了30美元。
SRT18型智能非致命彈不與目標相接觸并具有足夠的停止作用可使目標無法繼續(xù)抵抗,對目標造成嚴重傷害概率遠比目前所出現的各種非致命彈要低得多,是真正意義上的非致命彈,而且價格相對來說也不算貴,故其具有相當的優(yōu)勢,正如SRT公司CEO所說:“該智能彈將會在全世界軍隊、執(zhí)法部門和其他使用非致命武器的領域內開創(chuàng)新的篇章?!?/p>
編輯/孫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