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芳(湖北警官學院,湖北武漢430003)
?
英語教學中茶文化課程導入研究
楊淑芳
(湖北警官學院,湖北武漢430003)
摘要:伴隨著英語語言教學理念的不斷進步,文化課程的加入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們不再局限于簡單的對學生進行英語語法和翻譯技能的培訓,而是注重讓學生透過英語語言,了解中西文化異同,在理解文化背景的基礎上掌握英語語言技能。茶文化是中國幾千年歷史形成的產(chǎn)物,同時茶文化在向外傳播的過程中又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打上異國文化的烙印。將茶文化引入英語教學中,能夠充分將各地文化集合在一起,實現(xiàn)英語語言教學中的跨文化交流。
關鍵詞:英語教學;茶文化;課程導入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對外交流的增多,跨文化交際廣泛出現(xiàn)。英語教學也不再僅是語言的教學,而應該包含更深刻的文化教學。外語教學中既要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又要注重對文化的滲透,將英美文化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實現(xiàn)對接。茶文化是一種兼具中國特色又富有西方內(nèi)涵的文化,在英語教學中導入茶文化課程,實現(xiàn)文化和語言的融合,進而促進英語教學。
1.1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外語教學的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語言教學要求學生至少要掌握中國文化和英語文化之間的交際能力。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對外開放的深入,各國的交流日益頻繁。西方的飲食文化、影視文化、教育文化等充斥著中國市場,同時中國也在積極的走向世界,向人們展示著中國美味的飲食、優(yōu)秀的儒家文化、漆畫藝術、水墨畫、中國功夫、京劇等也快速推向世界,并且影響著西方的文化構成。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就要求學生不僅能夠掌握英語學習的語言技能,還要了解西方的文化,同時在這個基礎上,還要掌握好中文,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此外,對于中國學生來說,其英語的學習不是脫離開文化積累直接接觸英語文化的,而是在已經(jīng)掌握的中文基礎和中國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茶文化中浸透著傳統(tǒng)中國文化的影響,同時也體現(xiàn)了西方的文化元素,是中西結合的典范。在英語中導入茶文化教學,不僅使得學生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找到共通性,還利于學生在比較異同中挖掘英語語言的深層文化內(nèi)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1.2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引進來是為了走出去,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是單純的語言學習,而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先進的東西,進而將中國更好地推向世界。茶文化是在幾千年中國歷史的醞釀中形成的,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梢哉f,茶文化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面旗幟,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在英語教學中導入茶文化的相關課程,不僅是對茶的了解,更是透過茶讓學生們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進而在良好的傳統(tǒng)文化奠基下學習英語。縱觀那些好的語言學家,從來都不是僅掌握語言學習技能的人,而是有著非常深厚文化功底的人。中國近代著名翻譯家林紓在不通西文的情況下,憑借良好的國學功底翻譯了大量的外文作品。學生在英語教學時接受茶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加強對語言的文化感知,進而在以后用英文交流,能夠積極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將中華茶文化傳播海外。
1.3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青年人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造的關鍵時期,英語教學中引入茶文化課程也正是此目的。英語教學內(nèi)容由于其來源的廣泛性和多樣性,使得學生能夠接觸到不同思想和文化。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念與中國本土的文化價值觀念會在英語課上產(chǎn)生激烈的碰撞,尤其是在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用下,很多青年人都不加辨別地接受了西方的文化觀念和價值追求,導致思想認識的偏差。茶文化課程的導入使得學生能夠在中西文化對比中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明白文化中不只是蘊含著精華,也有糟粕的存在,進而正確的看待中西文化,兼容并包,海納百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避免狹隘的民族主義和盲目的崇洋媚外。[1]
2.1適度性原則
英語教學中導入茶文化課程,是為了讓學生在理解文化的基礎上更好的進行語言學習,因此英語教學仍然是以語言教學為主,茶文化課程導入為輔。在外語教學中要堅持適度性原則,適度的導入茶文化課程,切不可主次不分,加重學生負擔。
2.2實用性原則
茶文化涉及內(nèi)容廣泛,在英語中導入茶文化課程時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師和教材的編寫者要根據(jù)教學目標選擇與跨文化交際相關的茶文化內(nèi)容進行教學,注重提高茶文化與英語語言的關聯(lián)度,而不要將毫無關聯(lián)的茶文化知識生搬硬套進英語課堂,那樣只會適得其反。同時在茶文化的內(nèi)容導入時,還要注意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切忌內(nèi)容的空洞乏味。[2]
2.3客觀性原則
文化的產(chǎn)生都有其相應的背景,但文化在傳播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也容易造成文化傳播的誤會甚至錯誤,這直接導致文化接受者在價值塑造上的偏差。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導入茶文化課程時要堅持客觀性原則,不可以胡編亂造,更不允許以偏概全,而要客觀、準確的輸入茶文化的知識,讓學生在全面客觀的接觸下做出正確的評判。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樹立文化平等意識,汲取世界文化的精髓,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
3.1語言交際中的茶文化導入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在唐代形成茶文化,后經(jīng)宋、元、明、清及近代,逐漸完善,并且在貿(mào)易、戰(zhàn)爭和朝貢中向海外擴散。茶葉以其優(yōu)良的自然特性受到人們的喜愛,并且與當?shù)匚幕嘟Y合產(chǎn)生了異國茶文化。歐洲地區(qū)飲食多肉類,茶的清新正好能減輕肉類的油膩,促進消化吸收,因此茶受到了各國人民的熱烈歡迎,并將茶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創(chuàng)造出了不同于中國的茶文化。這種茶文化深刻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到處可以找到茶文化的蹤跡,在語言中的體現(xiàn)尤為明顯。首先在英語語言的發(fā)音中創(chuàng)造出茶的專有名詞tea,教師在對這個詞講解時,會結合中國茶字的起源的讀音,讓學生們了解tea的由來。由此學生了解到原來中國各地由于方言的差異,人們對“茶”的發(fā)音也不盡相同。“茶”在中原地區(qū)念做cha,在廈門則念做te,而廈門又是我國古代主要的貿(mào)易口岸,茶葉貿(mào)易興盛,茶字的讀音就隨著茶葉貿(mào)易傳入歐洲,在英語語系中延續(xù)廈門“茶”的讀音為“tea”。學生通過茶的讀音就能了解茶葉海外傳播的大致過程。[3]其次是茶的衍生詞組,如中國的綠茶在英語中有對應的詞組green tea,白茶為white tea,而white tea不僅指中國的白茶,也指西方的白奶茶,而紅茶在英語中則為black tea,這是由于紅茶在加工過程中顏色越變越紅濃,干茶看似黑色,因此歐洲人將其取為black tea,從這些詞組中可以看到茶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對本土茶文化的延續(xù)和發(fā)展。其他關于茶的詞組,如tea ball濾茶球、tea plant茶樹、tea china茶具、teacake茶點、tea bowl茶碗、tea lady端茶小姐,則可以看到明顯的中西結合痕跡。最后是茶的日??谡Z交流中的應用。在英語教學常聽到的一句關于茶的對話“would you like some tea?”(想要喝茶嗎?),或者是“would you like tea or coffee?”(想要喝茶還是咖啡),從茶在飲品中出現(xiàn)的頻率就可以顯示出茶在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由此教師可以講解西方人茶文化的由來,由茶葉的傳入講到皇室飲茶,再到英國的安娜瑪利亞創(chuàng)造下午茶文化,通過下午茶來進行社交,學生們通過茶文化在西方的形成看西方人性格文化中熱情奔放的一面。[4]此外,茶在英語中還有許多衍生的意思,如somebody’s cup of tea指使“某人感興趣的東西或對某人胃口的東西”,這顯示了茶在英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而學生在對這句英語“for all the tea in China”(無論如何、無論多高的報酬也不)的理解時,也必須了解茶葉由中國傳入歐洲的歷史才能真正懂得其內(nèi)涵,知道是在17世紀時,中國茶葉在歐洲價格非常昂貴的背景下,才形成了這個意思。
3.2非語言交際中的茶文化導入
茶文化從層次上劃分為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心態(tài)文化。語言中茶文化的傳播不僅包括茶葉的種植、栽培、茶具、茶室、等物質(zhì)文化的傳播,更加注重茶禮、茶俗、茶道等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引申。如教師可以用英語介紹中國茶禮與西方茶禮的區(qū)別,中國人以茶待客,以茶為禮,顯示中國人謙遜好客的品格,而西方人以茶會聚友人,顯示出西方人樂于交際、突出自我的個性。教師在向學生展示中西文化的差異時,可以以此為切入點,通過情景表演的形式或是播放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們在實踐中體會。此外在價值觀的傳播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以茶為切入點鼓勵同學們進行探析,如中國茶道中講究天人合一、人化自然,而西方茶文化則更加功利性強一些,在對待人際交往的態(tài)度、人與自然的關系等方面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用茶文化精神來指導自己,辯證的看待問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英語教學中導入茶文化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工程,在導入的時候要堅持以教學大綱和教材為依托,以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為重點,選取適當?shù)牟栉幕瘍?nèi)容,將母語文化與目的語文化在對比中實現(xiàn)完美的貫通,讓學生在美好的文化體驗基礎之上掌握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學云.基于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文化導入研究[J].外國語文, 2010,04:127-130.
[2]王曉影.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1,01:172+7.
[3]陳娟.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茶文化教學[D].河南大學,2014.
[4]彭靜秋.云南高校對外漢語專業(yè)茶文化教學探析[D].云南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楊淑芳(1981-),女,湖南益陽人,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