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峰
“讀寫并重,讀寫互促”這一讀寫觀在中華語文教學中,源遠流長。如果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有計劃地挖掘教材中的文本素材,進行小練筆訓練,不僅可以減輕作文難度,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示例先行,寫法引路
提及詩歌,我們不難聯(lián)想到詞句的工整有序,韻律的平仄相當,用語的精練傳神,內(nèi)蘊的豐厚薄發(fā)。提及詩歌,我們也不難想到一種畏難情緒縈繞在學生心頭。如果我們在教學時能以課文中優(yōu)美的詩篇為范例,悉心指導,必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們愛你啊,中國》這首詩在寫法上很值得學生欣賞與借鑒。作者以“我們愛你啊,中國”為主線,統(tǒng)領全詩,句式工整,層層遞進,分別從五個方面抒發(fā)了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是學生仿寫的佳作。以此為范例,我引導學生以《我愛您啊,××》為題,回顧媽媽等親人對自己的關心,從細節(jié)處入手,抒發(fā)心中的熱愛。學生正是由于事先對課文有了清晰明了的結(jié)構(gòu)認識,所以寫作時的畏難情緒也一下子消除了許多,情感渲泄輕松而行?,F(xiàn)摘錄一篇如下:
我愛您啊,媽媽
清早當您披著晨曦在洗衣服時,
我仍沉浸在甜美的夢鄉(xiāng);
晚上當您拖著疲憊的身軀仍在拖地時,
我早已進入甜美的夢鄉(xiāng)。
啊,我愛您,媽媽!
感謝這次練筆,正是它讓我觸摸到學生內(nèi)心深處滾燙的感恩情懷,也正是它讓我再次領悟了作文的真諦:好作文其實并不需要華麗的詞藻,優(yōu)美的語言來堆砌,但一定需要那來自內(nèi)心深處的真情獨白,一定需要習作的一路暢通。而有了范文這個參照物的引領,習作的難度也陡然降低了許多,學生也樂意自我撰文,自揚情愫,自抒心聲了!
二、細縫插針,插深情感
蘇教版課文語言平實精練,常常留下許多“空白”給讀者。在課文中,有些地方或?qū)懙煤芎?,或?qū)懙煤芎啛?,給學生的思維留下了許多想象的空間。面對這些隱藏的“空白”,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引導,讓學生把簡練處變具體,把含蓄處變明朗,開啟學生情感的渲泄大門。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篇優(yōu)美的散文,以柳為對象,贊頌柳樹在惡劣環(huán)境下頑強抗爭的精神。為了更好地幫學生感受柳樹頻遭摧毀時撐立的不易,我安排了一個小練筆:“高原上的這株柳樹屢遭毀滅性的摧毀,命運真是待它不公哪!我們甚至可以想到很多時候,也許當它被折磨得死去活來,覺得自己快撐不下去的時候,它會怎么鼓勵自己呢?”就有學生以這株柳的口吻寫道:“不,我一定要堅持住,堅持?。∫郧暗拇箫L大雨我不是都挺過來了嗎?那這次又算得了什么呢?陽光總在風雨后,那干脆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我一定會堅持下去,我一定會活下來的!我一定會在99條死亡之路上踏出一線希望,重新站立起來!”內(nèi)心深處呼喚出的堅忍不拔,更讓“頑強”一詞巍巍然屹立在學生心中了。
《船長》一文,語言精練,情感豐富,字里行間多次留給了我們“空白”。如:讀完“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可引導學生填空“但他沒考慮到 。(自己的安危)(自己也是船上的一員)……”雖然這只是短短的一句話填空,卻把學生心中的那個忠于職守、舍已救人的船長形象更鮮明了起來,豐滿了起來。而學到文末“船長哈爾威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時,可提問:“哈爾威船長真的沒話說,沒手勢做嗎?如果由你來幫他說出心中的話,你會怎么說,又會配以怎樣的手勢呢?”面對如此負責、舍己救人的英雄,學生的感情噴薄而發(fā)。有學生寫道;“哈爾威船長會深情地朝人們遠去的身影揮揮手:‘再見了,我深愛的乘客們!再見了,我曾生死相依的兄弟們!我祝你們一路順風,順利抵達安全的港灣!”此刻,我們還用愁怎么去血淋淋地剖析“忠于職守”“舍己救人”這兩個詞語嗎?還用愁學生心中受不到強烈的震憾嗎?一個細縫,一次插針,就把學生的情感傾注給了文本,把他們帶進了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
三、插圖傳情,走進人物
蘇教版課文插圖新穎精美,與文章有著揮之不去的情節(jié)聯(lián)系。如果我們能及時捕捉這些圖文傳遞給我們的情感信息,進行適當?shù)男【毠P練習,必將有助于學生憑借圖文走進文本。
《示兒》這首詩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絕筆。詩中作者以遺囑的口吻,表達了對收復失地、洗雪國恥,重新統(tǒng)一祖國的無比渴望。全詩字字發(fā)自肺腑,悲憤交集,真摯感人。那詩文的插圖仿佛也在向我們傾訴著這位古稀老人臨終前念念不忘的“悲”,久久牽掛的“同”。陸游那渾濁卻又堅毅的雙眼,青筋暴露卻又遒勁有力的雙手無不震撼著我們,逼仄著我們的雙眼。學完古詩,看著插圖上這位堅定的愛國詩人,學生的心早被牢牢地拽了。他們急切地想拿出筆,一吐詩人臨終前的肺腑之言。我也立刻也幫學生鋪設下了這樣一段情感:“一個寒風呼嘯的冬夜,風肆虐地刮著,一陣又一陣地撲向這座寂靜山村的偏僻小屋。昏暗的燈光下,陸游雖臥病在床上,心中卻波瀾起伏……”此刻的陸游一定有許多話想說,你能幫他寫下心中的話嗎?角色的替換讓學生走進了無聲的插圖,也走進了詩人心潮澎湃的內(nèi)心世界。有學生寫道:“一個寒風呼嘯的冬夜,風肆虐地刮著。一間小茅屋里,84歲高齡的陸游躺在床上,凝視著窗外,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寫滿了憂愁、傷感、憤怒和無奈。病重的他思緒萬千:一個人總是要死的。自己現(xiàn)在都活了這么一大把年紀,對于死,并不感到什么可怕。但唯一放心不下的是祖國的土地還落在金統(tǒng)治者手里。祖國何時才能重歸統(tǒng)一?……他想著想著,淚水不禁奪眶而出。此時,站在一旁的長子似乎讀懂了他的淚水,連忙安慰道:‘爹,你別擔心!宋朝的軍隊一定會收復中原的!陸游聽了吃力地點點頭,示意兒子站在他身邊。當兒子走近時,他緊緊地握住兒子的手說:‘記住大軍收復了失地,統(tǒng)一中原的那一天,別忘了我家一定要進行祭祀,把這勝利的消息告訴我!說完,他硬撐著提起筆,寫下了這充滿血淚的《示兒》……”
精深的古詩,一個小小的練筆就可把它蘊含的情感還原成具體可感、觸手可及的鮮明形象。練筆中,學生入情入境,思緒也自然被人物點燃情感的火花,為詩人的悲而泣,憤而懣,愛而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