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蘭
【摘 要】
在文學語言中有一種感受語言的特殊能力——語感。這是一種在長期的語言實踐訓練中獲得的一種潛意識心理能力,具有判斷語言的正確性、依照語境對語言進行理解、在實際交往中按需求進行語言表達等作用。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十分注重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以此增強學生對話語、文章的理解能力。本文便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一定的培養(yǎng)對策,整體提高小學語文水平。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語感 培養(yǎng)
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未來的語文水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語感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把握語言文字,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加大對學生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語文教學中的各類語言活動的質量及效率,下面就談談小學語文語感的培養(yǎng)及對策。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語感的重要性
在九年義務教育標準中針對語文教學明確指出了語感的重要性,對小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任務。文章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類論述語感的重要性。
1.當代信息化的需求
作為當代信息化社會對小學生的教育要求之一,語感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不斷突顯。我國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帶動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需要通過對語感的培養(yǎng)來提高篩選所需信息時的效率與質量,以便從紛繁復雜的信息中選出有用的信息。
2.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
通過小學語文教學要達到的目的便是讓小學生具有扎實的語文功底,而培養(yǎng)學生語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聽、說、讀、寫的能力。這四種能力不僅與小學語文教學息息相關,還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息息相關,任一能力都需要語感配合養(yǎng)成。當學生擁有良好的語感時,在日常的語文學習中對文章、語境等的領悟能力將會有很大的進步。
3.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要求
文章一開始也提到,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應不斷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這是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小學生時期,兒童對語言方面的教育十分敏感,其語言習慣、語言能力都處于待塑型階段,如果在此時期注重培養(yǎng)其語感,對日后的語文學習乃至日常語言表達能力都會產(chǎn)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同時,也能培養(yǎng)出符合信息爆炸時代要求的語感能力。
二、小學生語感培養(yǎng)對策
1.反復朗讀,廣泛閱讀
在培養(yǎng)語感的過程中,最基礎也是最必須的就是讓學生進行反復朗讀,廣泛閱讀。朗讀是學生對語感進行實際訓練的一種有效方式,因此教師應該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文章、詩歌等的朗讀,也可以通過其余富有趣味性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如:賽讀、引讀、分角色讀等。在讀書過程中要求學生準確發(fā)音,辨別標點,在斷句的同時形成語流,隨后帶有感情的朗讀。切實體會文章的節(jié)奏、情感、韻律等,對于好詞佳句更應通過熟讀進行積累。
與此同時,廣泛閱讀也是必不可少的,語感養(yǎng)成非一日之功,亦非一篇之勞。唯有進行大量閱讀,廣泛接觸各類文章,才能做到厚積薄發(fā)。朗誦的文章多,才能豐富自身語言積累,才能感受更多語言魅力,語感才能增強。鑒于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養(yǎng)成多讀書、愛讀書的習慣,把讀書當初興趣愛好方可持之以恒。教師也可通過作品推薦的方式,引起學生閱讀興趣,例如:在學習了《草船借箭》 、《皇帝的新裝》等名著節(jié)選后,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三國演義》 、《安徒生童話》等書籍。將閱讀成為一種愛好,貫穿于一生的語文學習中。
2.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
小學語文課文中都有一定的背景介紹,其文章也具有對應的情感色彩,教師應創(chuàng)設與文章對應的語境,將學生帶入文章氛圍中,喚起學生原始的體驗感,讓學生醞釀出豐富到位的情感以及語感。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音樂渲染、圖文再現(xiàn)、情境描述等。在朗讀前播放一段與文章情感色彩相同的音樂或者視頻,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在隨后的朗讀中便會富有情感,語感到位。利用書中插圖亦可達到類似效果,用看圖的方法引導學生體會畫面情景,進行圖文結合,讓學生品讀出語感。在進行情景描述時,需要教師本身帶有情感的對文章意境進行描述,例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中,教師可通過描述低沉的天氣,人群的動作、體態(tài)、表情等來渲染悲痛的氛圍,再引導學生朗讀課文。
3.利用語言表達強化語感
朗誦、閱讀是為語感進行積累與感悟,在朗誦的基礎上可適量進行語言表達的訓練,將潛意識里的語感運用到實際中具有很好的語感強化作用。而語言表達也具有多種方式,一是課堂發(fā)言練習,如學習文章后可以請同學發(fā)表讀后感言、評講作文時可以進行同學互評,以及更豐富有趣的辯論、演講等形式。二是進行句式練習,通過某些句子段落的詞語增減、詞語對比、句式結構轉變等增強語感。三便是書寫訓練,進行默寫、聽寫、抄寫,寫作等多種方式訓練語言流暢性以及語言組織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語感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應該得到學生、教師的共同重視。培養(yǎng)語感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應就自己學生的特點、缺點,結合合理的訓練方式、訓練環(huán)節(jié)開展高效練習。綜合各方面的培養(yǎng)對策定制學生專屬的訓練計劃,再配以適當?shù)慕虒W調整尋求最佳培養(yǎng)模式。但是,語感的養(yǎng)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之以恒、將其貫穿整個教學,以得到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崔艷昭.淺析語感培養(yǎng)與語感教學【J】.考試周刊,2015(22)
【2】趙麗敏.淺談語文教學中的語感教學【J】. 中國校外教育,2014(10)
【3】伏榮超.語感教學在現(xiàn)實中的尷尬【J】.上海教育科研,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