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燕 楊 燕 (浙江省諸暨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311800)
6%阿維·氯苯酰SC(亮泰)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效及保葉效果評價
趙小燕 楊 燕 (浙江省諸暨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311800)
為了解和掌握6%阿維·氯苯酰SC(亮泰)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治效果,為諸暨市糧食生產提供保障,特進行了該藥劑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治效果及保葉效果試驗。結果表明,6%阿維·氯苯酰SC(亮泰)對稻縱卷葉螟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并能起到較好的保葉效果,可作為防治稻縱卷葉螟的藥劑加以推廣。
6%阿維·氯苯酰SC;稻縱卷葉螟;防效
稻縱卷葉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屬鱗翅目螟蛾科,是一種廣泛分布于亞洲和東非的重要水稻害蟲之一。在我國,除新疆和寧夏外,所有水稻產區(qū)均有該害蟲分布,而在諸暨市該害蟲每年發(fā)生5-6代。目前諸暨市用于防治稻縱卷葉螟的藥劑主要有20%氯蟲苯甲酰胺SC(康寬)和10%阿維·氟酰胺SC(稻騰),這兩種藥劑對稻縱卷葉螟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為防止長時期使用同類藥劑而造成抗藥性的增加,還應尋求其他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藥劑進行輪換使用。
6%阿維·氯苯酰SC(亮泰)是由瑞士先正達公司開發(fā)、用1.7%阿維菌素和4.3%氯蟲苯甲酰胺復配而成的新型殺蟲劑。文獻表明,6%阿維·氯苯酰SC能有效防治鱗翅的二化螟、甘藍小菜蛾等害蟲,但關于其防治稻縱卷葉螟的報道還相對較少,因此,為明確6%阿維·氯苯酰SC(亮泰)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治效果,并為基層蟲害防治提供相關依據(jù),筆者進行了6%阿維·氯苯酰SC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治效果及保葉效果試驗,現(xiàn)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1 供試材料
供試藥劑為6%阿維·氯苯酰SC[亮泰,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20%氯蟲苯甲酰胺SC(康寬,美國杜邦公司)、10%阿維·氟酰胺SC[稻騰,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處理(每667 m2用藥量):(1)6%阿維·氯苯酰SC 40 mL。(2)6%阿維·氯苯酰SC 50 mL。(3)20%氯蟲苯甲酰胺SC 10 mL。(4)10%阿維·氟酰胺SC 30 mL。(5)空白對照。每處理重復3次,每小區(qū)面積51.6 m2,隨機區(qū)組排列。
試驗于7月24日設在諸暨市安華鎮(zhèn)三聯(lián)村進行,施藥次數(shù)1次。供試單季晚稻品種為“甬優(yōu)538號”,5月6日手工移栽,每667 m2種植1.1萬叢,用肥水平中等,試驗期間無特殊惡劣天氣。7月17日田間稻縱卷葉螟正處于蛾高峰期,7月24日為卵孵盛期。采用工農-16型手動噴霧器噴霧,每667 m2對水45 kg,以水稻葉片均勻沾濕為準。
1.3 數(shù)據(jù)調查與分析
藥前調查活蟲基數(shù)。藥后7 d、14 d、30 d各調查1次防治效果,采用5點取樣法,每點查5叢,每小區(qū)共調查25叢,計數(shù)活蟲數(shù),計算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藥后30 d同時計數(shù)總葉數(shù)、卷葉數(shù),計算卷葉率和保葉效果。蟲口減退率(%)=(藥前活蟲數(shù)-藥后活蟲數(shù))/ 藥前活蟲數(shù)×100,校正防效(%)=(藥劑處理區(qū)蟲口減退率-空白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1-空白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100,卷葉率(%)=卷葉數(shù)/總葉數(shù)×100,保葉效果(%)=(對照區(qū)藥后卷葉率-處理區(qū)藥后卷葉率)/ 對照區(qū)藥后卷葉率×100。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采用DPS系統(tǒng)Duncan單因素新復極差法分析。
2.1 防治效果
據(jù)藥前剝查,每20叢水稻中稻縱卷葉螟平均蟲量為130條,蟲態(tài)以1-2齡幼蟲為主,根據(jù)田間趕蛾推測7月24日為卵孵高峰。藥后7 d,處理(1)、(2)、(3)、(4)每20叢水稻的殘留蟲量分別為9.67、8、13.67、4.67條,而對照每20叢水稻的殘留蟲量有89條。因此,4個處理的防效均較理想,均在84%以上,防效依次為處理(4)>處理(2)>處理(3)>處理(1),4個處理間防效無顯著性差異。
藥后14 d,處理(1)、(2)、(3)、(4)每20叢水稻的殘留蟲量分別為18、18.67、22、15.67條,對照每20叢水稻的殘留蟲量達215.11條,4個處理的防效也均較理想,均在88%以上,防效依次為處理(4)>處理(2)>處理(1)>處理(3),4個處理間防效無顯著性差異。
藥后30 d,處理(1)、(2)、(3)、(4)每20叢水稻的殘留蟲量分別為14.33、14.33、10、8條,對照每20叢水稻的殘留蟲量為90.67條,4個處理的校正防效均達80%以上,防效依次為處理(4)>處理(3)>處理(2)>處理(1),4個處理間防效無顯著性差異。
2.2 卷葉率和保葉效果
藥后30 d,4個處理的卷葉率都較少,處理(1)、(2)、(3)、(4)的卷葉率分別為3.81%、4.35%、3.51%、2.67%,而對照的卷葉率為35.59%, 4個處理的保葉效果均較優(yōu)秀,保葉效果依次為處理(4)>處理(3)>處理(1)>處理(2),4個處理間保葉效果無顯著性差異。
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