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偉 呂樹立 孟麗娟 張 弛
(河南省商丘市農林科學院,商丘 476000)
芝麻新品種商芝1306
任偉呂樹立孟麗娟張弛
(河南省商丘市農林科學院,商丘 476000)
商芝1306是商丘市農林科學院用鄭芝98N09與商農1(農家種)雜交,經過系統(tǒng)選育,并通過南繁加代,多年定向選擇育成的高產、多抗、優(yōu)質芝麻新品種,2015年12月通過河南省種子管理站鑒定,鑒定編號:豫品鑒芝2015013。適于在河南省芝麻產區(qū)種植。
1.1親本來源鄭芝98N09是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利用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相結合的方法育成的優(yōu)質、高產、高抗白芝麻新品種,2004年通過國家鑒定。商農1是早熟、耐漬性好、油脂含量高的商丘農家品種。
1.2品種選育過程2005年以鄭芝98N09為母本、商農1為父本通過雜交授粉配制組合,當年南繁種植,F(xiàn)0編號:06。2006年夏播選種圃發(fā)現(xiàn)分離出無絨毛植株(鄭芝98N09多絨毛),成蒴103個的單株中選,F(xiàn)1編號:06-01。2007年進入株行圃,第3株行中選,F(xiàn)2編號:06-01-3,當年又從株行中選擇3個優(yōu)良單株海南加代,F(xiàn)3編號:06-01-3-2。2008年進行株行鑒定試驗,第16株行中選,F(xiàn)4編號:06-01-3-2-16,同年海南加代,F(xiàn)5編號:06-01-3-2-16-0。2009參加品種鑒定試驗,田間綜合性狀表現(xiàn)較好,但尚有分離,F(xiàn)6編號:06-01-3-2-16-0-0;同年冬季南繁加代又選優(yōu)良單株11個。
2010年高代株系鑒定,其中F7編號:06-01-3-2-16-0-0-9中選,平均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13.2%。2011年、2012年參加品種比較試驗表現(xiàn)生物學性狀穩(wěn)定,耐漬、抗病性強,產量年份間增產穩(wěn)定,每667m2平均產87.9kg、96.6kg,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7.7%、8.1%。2013年品種比較試驗,每667m2平均產95.3kg,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16.9%。品比試驗編號:1306。
2.1性狀特征夏播生育期平均90.9d,花期36.4d,屬于中早熟品種。單稈,葉色濃綠,葉腋三花、白花,蒴果四棱,莖稈綠色無絨毛,成熟時蒴果輕裂,子粒純白;平均株高164.5cm,腿高49.8cm,黃尖長9.4cm,果軸長105cm,單株結蒴96.3個,蒴粒數(shù)68.4粒,千粒重2.921g,單株粒重15.4g;粗脂肪含量58.52%,粗蛋白質含量18.40%;抗旱、耐漬、抗倒伏,抗枯萎病和莖點枯病。
2.2抗性2014-2015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性鑒定結果:商芝1306平均枯萎病病株率和病情指數(shù)為1.32%和0.69;莖點枯病株率和病情指數(shù)為3.07%和2.08,屬抗病品種。
2.3品質2015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測定結果,粗脂肪含量58.52%,粗蛋白質含量18.40%。
2014年河南省芝麻新品種區(qū)域試驗,9點匯總,每667m2平均產98.50kg,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10.31%,增產達顯著水平,居試驗第3位。2015年河南省芝麻新品種區(qū)域試驗,9點匯總,每667m2平均產89.54kg,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3.54%,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年18點次,每667m2平均產94.02kg,較對照豫芝4號增產6.97%。
黃淮區(qū)5月20日至6月5日為最佳播期,最遲不宜超過6月15日。播種方式以等行或寬窄行條播為宜,可麥壟貼茬播種。適宜密度15萬~18萬株/hm2。春播或高肥水條件下夏播12萬~15萬株/hm2,夏直播15萬~18萬株/hm2。出苗1周后間苗,4葉期定苗。底肥每hm2施N15P15K15復合肥300~450kg,初花期追施尿素150kg。生育期間及時用農藥防治害蟲,噴施80%戊唑醇、58%甲霜靈錳鋅、病毒A等預防病害發(fā)生。生育后期及時排澇、防旱。春播應在7月底進行小打頂,夏播則在立秋前后打頂,提高子粒飽滿度。一般以植株下部3~5個果節(jié)微裂時開始收獲為宜,收獲后小捆架曬,以防霉變。
商丘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153032)
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