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祎娜(河南省宜陽縣農業(yè)技術推廣站,河南 宜陽 471600)
洛麥29特征特性及高產配套栽培技術
聶祎娜
(河南省宜陽縣農業(yè)技術推廣站,河南 宜陽 471600)
洛麥29是洛陽市農林科學院用高產、矮稈抗倒、抗旱、抗病綜合抗性好的品種矮抗58,與穗大、高產的半冬性品種開麥18進行有性雜交,經系統(tǒng)選育而成的半冬性超高產小麥新品種。2016年通過國家審定(國審麥2016009),其抗倒性、穩(wěn)產性、高產性在生產實踐中表現(xiàn)良好。
半冬性,全生育期227天,比對照品種周麥18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苗勢一般,葉片寬短,葉色深綠,冬季抗寒性中等。分蘗力較強,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節(jié)遲,耐倒春寒能力一般。后期根系活力一般,耐高溫能力一般,熟相中等。株高75厘米,抗倒性強。株型稍松散,蠟質層厚,旗葉寬長,略披。穗長方形,穗碼稍稀,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較好。畝穗數(shù)40.5萬穗,穗粒數(shù)31.4粒,千粒重46.3克。
2012~2013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qū)南片冬水組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483.0公斤,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4.2%;2013~2014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593.7公斤,比周麥18增產5.9%。2014~2015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2.9公斤,比周麥18增產5.2%。
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籽粒容重812克/升,蛋白質含量14.29%,濕面筋含量32.8%,沉降值30.5毫升,吸水率59.7%,穩(wěn)定時間2.3分鐘,延伸性167毫米,拉伸面積42平方厘米。
4.1整地施肥
整平耙細,達到待播狀態(tài)。深松25~30厘米后耙茬作業(yè),耙深12~15厘米。采取對角線法,不漏耙、不拖耙,耙后地表平整,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除土壤含水量過大的地塊外,耙后應及時鎮(zhèn)壓,以防跑墑。耕整地作業(yè)后,要達到上虛下實,地塊平整,地表無大土塊,耕層無暗坷垃。同時提倡根茬還田。結合耕地每畝施精制有機肥50~75公斤、氮12~14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鉀8~10公斤。
4.2播期選擇
根據(jù)洛麥29品種特性,適宜播種期為10月上中旬。
4.3精細播種
該品種分蘗力較強,畝播量8~11公斤,晚播適當增加播種量。以每推遲3噸增加0.5公斤播量為宜。般播深以4~5厘米為宜;土質黏重,墑情充足的地塊,播深以3~4厘米為宜。
4.4水分調控
重點澆好二次關鍵水。一是冬灌水,可在12月中下旬進行;二是孕穗水,可在4月上旬進行;一般不澆拔節(jié)水和灌漿水。
4.5防治病蟲害
地下害蟲防治,可用5%毒死蜱顆粒劑2公斤/畝,拌細土30~40公斤,拌勻后撒施,施藥后立即澆水,可有效地防治金針蟲,兼治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拔節(jié)期可用“氧化樂果+井崗霉素+矮壯素”,搞好一噴三防;孕穗期可用氧化樂果、粉銹寧或磷酸二氫鉀混合噴施,重點防治蚜蟲和白粉??;灌漿期可用“氧化樂果+磷酸二氫鉀”防治蚜蟲,促進灌漿,防止干熱風危害。
4.6化學除草
麥田化學除草,應根據(jù)雜草防種類進行防治,對看麥娘、棒頭草、野燕麥為主的麥田雜草,可用6.9%驃馬50毫升/畝,于雜草2~6葉期,小麥封行前施藥(12月20日前),如有豬殃殃、大巢菜等闊葉草發(fā)生可同時加入10%苯磺隆可濕性粉劑10克/畝兼治;對看麥娘、棒頭草、早熟禾、雀麥、野燕麥、豬殃殃、大巢菜惡性禾本科和闊葉雜草混生的麥田雜草,尤其有驃馬不能防除的早熟禾、雀麥等惡性雜草,可選用3.6%闊世瑪20克/畝,于雜草2~6葉期,小麥封行前施藥,達到一掃光麥田除草的效果。
4.7適時收獲
在蠟熟期收獲為宜,做到豐產豐收,顆粒歸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