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燕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特點與護理分析
鐘曉燕
目的:探討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特點與護理方法。方法:選取在我院門診科就診的447例手足口病患兒進行流行病學分析,并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分析其效果。結果:本組447例患者年齡以小于五歲的兒童為主,占89.0%;職業(yè)分布以散居及幼托兒童為主,分別占54.4%、40.3%;且男性患兒明顯高于女性;疾病發(fā)生高峰期為4-7月;本組患兒無死亡現象發(fā)生。結論:手足口病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別及年齡差異,臨床上需結合其流行病學特點為患者開展針對性護理干預,以達到預防及控制疫情的效果。
手足口??;流行病學特點;護理干預
手足口病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兒科傳染病,患兒多伴有低熱、厭食、口痛、手足、口腔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等癥狀,嚴重影響患兒健康[1]。及時了解小兒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并給予患兒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防控疫情有重要幫助。本研究對收治的447例手足口病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詳細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447例手足口病患兒進行研究,其中男259例,女188例,年齡最小4個月,最大8歲,平均(3.0±0.5)歲。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患兒臨床資料,對患兒年齡、性別、職業(yè)分布、發(fā)病季節(jié)等基本情況進行整理分析;同時根據手足口病患兒的流行病學特征為患者開展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本組447例患兒均為散發(fā)性病例,無死亡現象發(fā)生。本組患兒中259例為男性,占57.9%,188例為女性,占42.1%,男性發(fā)病率明顯大于女性(p<0.05);本組患兒中年齡小于5歲者共398例,占89.0%,五歲及以上者49例,占11.0%,發(fā)病年齡以年齡小于5歲者為主。且本組患兒中散居兒童243例,占54.4%,幼托兒童180例,占40.3%,學生24例,占5.4%,患兒職業(yè)分布以散居兒童及幼托兒童為主。本組患兒發(fā)病時間,1-2月10例,占2.2%,3月80例,占17.9%,4月-7月305例,占68.2%,8-12月52例,占11.6%,發(fā)病時間以4-7月為主。
手足口病為兒科常見傳染病,其主要是由腸道病毒71及柯薩奇病毒A16等多種腸道病毒所致[2]。患兒多伴有發(fā)熱、手、足、口部出現皮疹或皰疹等癥狀,部分患兒還可見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癥狀,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引發(fā)死亡。因此,臨床上必須要加以重視,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以合理的對疫情進行預防及控制[3]。臨床上研究表明,及時了解小兒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并為患兒開展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疫情控制有重要幫助[4]。本研究就收治的447例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分析,總結其流行病學特點,結果顯示本組447例患者年齡以小于五歲的兒童為主,職業(yè)分布以散居及幼托兒童為主;且男性患兒明顯高于女性;疾病發(fā)生高峰期為4-7月;本組患兒無死亡現象發(fā)生。并據此,給予患兒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詳細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第一,做好消毒隔離工作?;純杭凹毙愿腥菊邽槭肿憧诓〉闹饕獋魅驹矗純喊l(fā)病后病毒通??稍?-2周內自咽部排出,而咽喉部的分泌物及唾液內所含病毒則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另外,皰疹液內也含有大量病毒,被唾液、皰疹液等污染的玩具、餐具、毛巾、創(chuàng)傷用品等都可通過日常接觸傳播。因此,加強對消毒隔離工作的重視,及時利用紫外線、碘酒、氧化劑、甲醛等對患兒接觸過的物品進行消毒,例如對于被褥、衣服等可在日光下進行暴曬;且護理人員應嚴格遵循一人一物一用一消毒原則,避免交叉感染現象發(fā)生。第二,病情觀察,由于手足口病的病情變化較快,因此,護理人員必須要加強對患兒病情觀察的重視,定時巡視,并對患兒病情變化進行記錄。若有高熱、抽搐、肢體抖動、嘔吐、出冷汗、口唇發(fā)紺等異?,F象發(fā)生需及時告知以上,并做好急救準備。第三,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耐心的和患兒家屬進行溝通,向患兒家屬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包括發(fā)病原因、危害、處理措施等,囑咐患兒家屬做好嬰幼兒保健,協助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例如飯前便后清洗雙手、定期對餐具、玩具進行消毒等。另外,護理人員需告知患兒家屬手足口病是可以預防及控制的,且通過有效的干預患兒可及早恢復健康,改善患兒家屬的緊張感及焦慮情緒;且還應叮囑家屬在手足口病高發(fā)期應盡量減少孩子公共場所的活動時間及次數,以降低感染率。此外,還應叮囑家屬做好膳食營養(yǎng),提高兒童機體抵抗力。第三,發(fā)熱護理。對于體溫升高的患兒,可采用物理降溫方式進行干預,例如可選用溫水擦浴、冰袋冷敷等,利用冰袋冷敷時需利用毛巾包裹冰袋,以防凍傷現象發(fā)生;對于體溫超過38.5℃的患兒則需在屋里降溫的基礎上加行針對性藥物治療,并定時進行體溫測量。第四,氣道及皮疹護理。對于需行呼吸機輔助治療的患兒需加強對氣道管理的重視,上機早期需減少吸痰,且早期需禁止搬動患兒,確保氣道通暢,并且應做好氣道濕化,以降低呼吸機相關肺炎發(fā)生。此外,護理人員需定時對患兒皮膚進行清潔,確?;純浩つw清潔衛(wèi)生,并且應叮囑患兒家屬患兒衣著應以舒適、柔軟、寬大為主,減少衣物對皮膚的刺激;另外應定時修剪患兒支架,避免搔抓皮膚而導致皮疹破損引起感染。
總而言之,手足口病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別及年齡差異,臨床上需結合其流行病學特點為患者開展針對性護理干預,以達到預防及控制疫情的效果。
(作者單位:重慶市忠縣中醫(yī)醫(yī)院)
[1]唐玉珍,王麗,朱麗,等.病毒唑聯合丙種球蛋白治療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其對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6,15(9):931-934.
[2]李丁科,李景濤,溫偉軍,等.單磷酸阿糖腺苷聯合黃芪注射液對小兒手足口病患者血清心臟肌鈣蛋白1、血清因子水平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6,37(9):2185-2186.
[3]羅敏,李秀瓊,李國華,等.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手足口病效果分析[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15(4):25-26.
[4]劉輝保,符衛(wèi)民,熬小冬.重組人干擾素α1b不同給藥途徑在小兒手足口病治療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3(2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