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群,高曉波,何 珍,張 恒
(1.湖北省荊州市中心醫(yī)院,湖北 荊州 434020; 2.湖北省荊州市衛(wèi)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湖北 荊州 434020;3.湖北省鄂州市中心醫(yī)院,湖北 鄂州 436000)
胺碘酮致肝損害28例文獻分析
熊建群1,高曉波2,何 珍3,張 恒1
(1.湖北省荊州市中心醫(yī)院,湖北 荊州 434020; 2.湖北省荊州市衛(wèi)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湖北 荊州 434020;3.湖北省鄂州市中心醫(yī)院,湖北 鄂州 436000)
目的 探討胺碘酮引起肝損害的臨床特點。方法 對國內公開報道的有關胺碘酮導致肝損害的文獻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共檢索到相關文獻23篇,共28例胺碘酮引起的肝損害。28例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年齡12~93歲;靜脈滴注25例,口服3例;靜脈用藥肝損害發(fā)生在72 h內21例,超過72 h 4例;臨床表現為轉氨酶升高、黃疸等;停藥和對癥處理后,1例死于肝衰竭,1例死于心力衰竭,其余26例均在1~4周內好轉。結論 胺碘酮引起肝損害男性多于女性,年齡大于60歲者靜脈用藥發(fā)生率高,72 h內易發(fā)生,經對癥處理均可好轉。臨床使用過程中應監(jiān)測轉氨酶,及時發(fā)現肝損害。
胺碘酮;肝損害;文獻分析
胺碘酮為廣譜抗心律失常藥[1],有心臟外不良反應。長期治療可能會導致肝臟不良反應,但臨床有關靜脈注射胺碘酮致急性肝損害[2]的報道不多。筆者通過對1994年1月至2015年2月有關文獻進行整理、分析,旨在為臨床合理使用胺碘酮提供參考。
以“胺碘酮”“乙胺碘呋酮”“可達龍”“肝”為檢索詞,檢索199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中國醫(yī)院數字圖書館全文數據庫等公開發(fā)表的個案報道文獻,按照標準進行篩選。入選標準:有關胺碘酮致肝損害的原始臨床個案報道,用藥原因、經過完整,用藥劑量明確,不良反應發(fā)生時間和臨床表現清楚。剔除:未給出用藥劑量;胺碘酮致肝損害發(fā)生時間不詳;重復報道;群案報道的病例以及綜述性文獻報道。記錄文獻中相關信息,包括患者性別、年齡,用藥原因、給藥途徑、給藥劑量、合并用藥的情況,胺碘酮致肝損害發(fā)生的時間、臨床表現、處置與轉歸等情況。根據國家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頒布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jiān)測工作手冊》,關聯(lián)性評價分為肯定、很可能、可能無關、無法評價等5個等級進行判斷。將文獻中被評價為前3個級別的信息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
2.1 患者基本情況
28例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年齡最小12歲[3],最大93歲[4],多合并有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0~18歲,1例(3.57%);18~60歲,8例(28.57%);>60歲,19例(67.86%)。
2.2 給藥途徑與給藥劑量
28例患者中,口服給藥3例[5-7],其余均為靜脈給藥。口服給藥劑量為每天200~600 mg;靜脈給藥初始劑量均為150 mg于10 min內滴完,隨后根據臨床實際情況在24~72 h內泵入,累積劑量為97~2 850 mg。
2.3 肝損害發(fā)生時間
3例口服給藥患者中,肝損害發(fā)生時間分別為45 d,3個月和1年。25例靜脈給藥患者中,12 h內發(fā)生肝損害的1例[8],24 h 12例,48 h 2例[9-10],3 d 6例,4 d 1例[11],6 d 2例[12-13],8 d 1例[14]。見表1。
表1 靜脈用藥患者肝損害發(fā)生時間統(tǒng)計(n=25)
2.4 臨床表現、處置與轉歸
28例肝損害中均有轉氨酶不同程度升高;9例患者伴隨有惡心、嘔吐、納差及皮膚黃染等癥狀。黃疸出現時間,24 h內 3例[9,15-16],48 h內 2例,72 h內 3例[4,17],6 d內1例。經停藥、保肝治療等對癥處理后,1例死于肝衰竭,1例死于心力衰竭,26例在 1~4周內好轉。2例死亡病例除轉氨酶升高均伴有黃疸癥狀,且基礎疾病較重,入院48 h內死亡。
胺碘酮致肝損害的2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約為2∶1,表明男性患者對胺碘酮致肝損害更敏感。年齡大于60歲的病例有19例,占67.86%,這可能與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年齡相關,老年患者肝腎功能減退,對藥物的敏感性更高,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更大。從給藥途徑看,靜脈給藥發(fā)生幾率明顯高于口服給藥。靜脈給藥易發(fā)生急性肝損害,而口服給藥則是長期用藥后導致的肝損害。胺碘酮的靜脈用制劑與口服制劑間的差別是靜脈制劑含苯甲醇、聚山梨酯80,其中苯甲醇作為抑菌劑,起防腐作用,而聚山梨酯 80作為增溶劑,可改善藥物吸收。
有關靜脈用胺碘酮致肝損害,存在幾種假說:1)聚山梨酯80假說,國外有學者[18]認為,胺碘酮致肝損害的主要原因是靜脈制劑中聚山梨酯80導致;聚山梨酯80對細胞膜有流化作用,使得細胞的滲透性增加,氨基轉移酶漏出,通過抑制酶的活性影響轉載體糖蛋白對胺碘酮的結合和運輸[19];聚山梨酯80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導致肝臟灌注不足,出現肝損害。2)心功能損害假說[20],使用胺碘酮的患者多有心臟疾病,心功能損害增加肝細胞對胺碘酮毒性小于的易感性增加。3)靜脈用高濃度假說,肝高濃度濃集胺碘酮,且胺碘酮抑制細胞色素P450系統(tǒng),導致胺碘酮代謝受抑制,濃度增高;胺碘酮本身對肝線粒體有損害。
陳媚等[19]通過以人正常肝細胞系HL-7702為模型,用 MTS法測定胺碘酮對該細胞生長的影響,發(fā)現胺碘酮能抑制人肝細胞株HL-7702的生長,并表現出濃度依賴性和時間依賴性。靜脈給藥在短時間內濃度高,引起急性肝損傷多以轉氨酶升高為主要表現,如用藥后24 h內監(jiān)測轉氨酶可發(fā)現;或患者出現惡心、嘔吐、黃疸等癥狀,再監(jiān)測肝功能也可發(fā)現[21]。臨床發(fā)現肝功能損害,多是在監(jiān)測轉氨酶時發(fā)現,因其他癥狀并不明顯。故監(jiān)測轉氨酶的時間點幾乎就是發(fā)現肝功能損害的時間點。有些患者對肝損害敏感性高,表現出惡心、嘔吐、黃疸等癥狀,監(jiān)測肝功能時已經發(fā)生肝損害。停用胺碘酮并進行保肝治療,一般保肝治療2周左右可恢復。臨床醫(yī)生多在3 d至1周時間復查轉氨酶,若好轉則1周或2周停用保肝藥物。有些臨床醫(yī)生則是在出院前復查肝功能,好轉則停藥。若基礎疾病重時,合并肝損害則轉歸、預后差,嚴重可致死亡。
綜上所述,使用胺碘酮時應注意急性肝損害的風險。對于年齡大于60歲,且基礎疾病多、合并用藥的情況下使用胺碘酮,特別是靜脈給藥時,應在用藥前后24,48,72 h監(jiān)測肝功能中轉氨酶指標,及時發(fā)現肝損害。一旦發(fā)生,及時給予保肝治療,預后較好。
[1]陳新謙,金有豫,湯 光.新編藥物學[M].第1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373.
[2]Vassallo P,Trohman RG.Prescribing amiodarone:an evidencebased review of clinical indications[J].JAMA,2007,28(11):1 312-1 322.
[3]姜敏華,于 軍,白玲強.胺碘酮注射液致兒童急性肝損害一例[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17(4):520.
[4]王曉彤,丁 峰.靜脈胺碘酮引起肝損傷3例報告[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9,25(1):77-78.
[5]趙 紅,張慶華.胺碘酮致藥物性肝炎1例[J].臨床誤診誤治,2006,19(8):64.
[6]廖雪梅.胺碘酮致甲狀腺功能低下并肝毒性1例[J].重慶醫(yī)學,2007,36(9):887.
[7]范 平,周 艷,熊偉民.胺碘酮致嚴重肝損害二例[J].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2013,3(5):255-257.
[8]張站文,趙志琛,劉 沙,等.靜脈應用胺碘酮致嚴重肝功能衰竭1例[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2,10(4):60.
[9]溫 偉,紀立偉,張新超.胺碘酮靜脈滴注致急性肝損害15例臨床分析[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06,8(12):105-109.
[10]張立志.胺碘酮注射液致急性肝損害1例[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13):101.
[11]衣淑珍,王愛麗,楊崢雄.胺碘酮靜脈滴注致嚴重肝損害[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08,10(2):137-138.
[12]王曉彤,丁 峰.靜脈胺碘酮引起肝損傷3例報告[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9,25(1):77-78.
[13]邵惠霞.靜脈注射胺碘酮引起肝損害2例[J].臨床薈萃,2009,24(21):1 913.
[14]張滿娣.鹽酸胺碘酮致嚴重急性肝損害1例[J].中國藥物警戒,2009,6(10):630.
[15]蘆 滌,金 鵬.靜脈胺碘酮致急性肝衰竭1例[J].臨床薈萃,2007,22(9):660.
[16]付 謙,付 娟,饒正偉.靜脈注射胺碘酮引起肝損害1例分析[J].實用心肺腦復蘇雜志,2010,18(6):824.
[17]蔡 川,蘇麗軍,王建中.靜脈注射胺碘酮引起進行性肝損害[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28):176.
[18]Hirama S,Tatsuishi T,Iwase K,et al.Flow-cytometric analysis on adverse effects of polysorbate 80 in rat thymocytes[J].Taxicology,2004,199(2-3):137-143.
[19]陳 媚,王嫣紅,黃育文,等.胺碘酮對肝細胞HL-7702生長的影響[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4,34(3):199-203.
[20]Tisdale JE,Follin SL,Ordelova A,et al.Risk factors fot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noncardiovascular advers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amiodarone[J].J Clin Pharmacol,1995,35(4):351-356.
[21]蘭安杰,褚燕琦,劉麗宏.胺碘酮致心動過緩、低血壓及嚴重肝損害[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0,21(2):137.
R969.3;R972+.2
A
1006-4931(2016)03-0090-02
熊建群(1981-),女,湖北鄂州人,主管藥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為臨床藥學,(電話)0716-8491935(電子信箱)386056144@qq.com;何珍(1982-),女,湖北鄂州人,主治醫(yī)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為口腔醫(yī)學,本文通訊作者,(電話)0711-3201516(電子信箱)21489522@qq.com。
201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