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彧 / 文
?
鹿角珊瑚的小衛(wèi)士
秦彧 / 文
珊瑚礁是溫暖海洋中最富饒的海底花園,數(shù)百萬種海洋生物在夢幻般的珊瑚礁中生生不息。
珊瑚礁為大約1/4的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息地和營養(yǎng)
珊瑚內(nèi)共生的蟲黃藻,是一種金黃色細胞間共生菌
我們都知道,珊瑚是珊瑚蟲的分泌物所構(gòu)成的外骨骼。那么,珊瑚蟲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呢?
珊瑚蟲與蟲黃藻有著奇妙的共生關(guān)系,迅速生長發(fā)育的珊瑚蟲造礁需要大量的氧氣,一部分從海水?dāng)z取,另一部分則靠蟲黃藻提供。蟲黃藻依賴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提供給珊瑚蟲氧氣,同時從珊瑚蟲那里獲得光合作用必需的二氧化碳、氮和磷等,這些都是珊瑚蟲的代謝產(chǎn)物。
這就表示,珊瑚蟲和蟲黃藻需要清澈流動的海水和充足的陽光。
然而,潮汐、洋流和生物活動都在不斷產(chǎn)生或帶來海洋沉積物。這些沉積物影響珊瑚蟲獲得充足的氧氣和光照,附生在沉積顆粒上的細菌和海藻也會威脅珊瑚蟲的健康。珊瑚蟲可以分泌黏液或擺動纖毛清除附著物,可惜它們的自凈能力相當(dāng)有限。如果沉積物數(shù)量多、顆粒大,就會把珊瑚體包裹起來,使其生長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最終窒息而亡。
狗牙鹿角珊瑚
谷鹿角珊瑚
顆粒鹿角珊瑚
赤島鹿角珊瑚
以珊瑚為食的棘冠海星
除了這種生存危機,鹿角珊瑚還面臨著不少貪婪的天敵。
鹿角珊瑚擁有漂亮的鹿角狀外骨骼,是珊瑚礁中最引人注目、數(shù)量最多的一類珊瑚。生長迅速的鹿角珊瑚可以長到5米高、20米寬,就像是淺海中一幢幢有生命的大廈,為眾多海洋生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家園。
然而,鸚嘴魚的嘴巴像老虎鉗一樣有力,可以輕松啃咬含有珊瑚蟲的鹿角珊瑚,然后以細沙的形態(tài)排出無法消化的珊瑚外骨骼。全身毒刺的棘冠海星像是一種來自外星球的怪物,它們可以把消化器官從身體里翻出來,覆蓋在珊瑚蟲上并將它們消化掉??恐@種怪異的進食方式,一只成年棘冠海星一年能吃掉6平方米范圍內(nèi)的所有珊瑚蟲。
過去的幾十年間,因為人類的不當(dāng)開發(fā)、環(huán)境污染、氣候變暖,特別是棘冠海星大量繁殖等諸多原因,全球海洋中損失了超過一半的鹿角珊瑚。焦急的生物學(xué)家和志愿者們,一直在努力探求如何讓鹿角珊瑚重現(xiàn)生機。
科研人員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狀態(tài)良好的鹿角珊瑚叢中,常常活躍著一類小巧的蟹類。小蟹的頭甲像一個上大下小的梯形,所以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梯形蟹。梯形蟹只有幾毫米到幾厘米大,一雙神氣的大螯與小身板有點兒不成比例。大部分梯形蟹全身布滿美麗的斑紋,還生有一雙可愛的大眼睛。
紅斑梯形蟹
為了適應(yīng)在珊瑚叢中爬高上低的生活,梯形蟹的八條腿演化出了特殊的鉤掛結(jié)構(gòu)。當(dāng)它們緊緊鉤住珊瑚的時候,不折斷珊瑚枝簡直沒法取下它們。有了如此給力的鉤子腿,梯形蟹們行走在珊瑚枝上簡直如履平地,捕食蟹類的章魚也難抓住它們。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梯形蟹只是珊瑚礁的一群普通房客,它們在珊瑚枝上到處亂跑甚至不利于鹿角珊瑚的生長。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梯形蟹與鹿角珊瑚的關(guān)系沒這么簡單。
2008年,研究人員在南太平洋法屬波利尼西亞的莫雷阿島淺海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移走了45個鹿角珊瑚群落上的黃斑梯形蟹,以觀察這些只有1厘米長的小東西對鹿角珊瑚到底意味著什么。
實驗結(jié)果比所有人的預(yù)想更加令人震撼,那些不幸失去梯形蟹的鹿角珊瑚,有50%~80%在短短的一個月內(nèi)失去了生命。僥幸存活的群落也覆滿了海洋沉積物,一個個變得無精打采。與此截然相反的是,那些依然擁有黃斑梯形蟹的鹿角珊瑚卻生機盎然。
藏在珊瑚里的梯形蟹
原來,這些珊瑚礁中的小精靈根本不是無足輕重的小搗蛋,而是一群盡職盡責(zé)的珊瑚保潔員!梯形蟹整天在鹿角珊瑚的枝杈上忙忙碌碌,它們一邊尋找食物,一邊把覆蓋在珊瑚表面的黏液、顆粒物和其他附著物清理掉。擁有梯形蟹的鹿角珊瑚,總是干干凈凈、健健康康的??蒲腥藛T們興趣盎然地繼續(xù)觀察,發(fā)現(xiàn)黃斑梯形蟹總是成雙成對地生活在特定的鹿角珊瑚上。它們居住在鹿角珊瑚的縫隙之中,過著吃住不愁的快樂生活。
如果有哪個冒失的家伙想侵犯自己的房東,平時無憂無慮的梯形蟹們就會立刻應(yīng)戰(zhàn),它們的那對大螯可不是擺設(shè)。一旦有棘冠海星靠近,梯形蟹就會無所畏懼地揮舞著大螯沖過去。雖然棘冠海星的直徑可以達到梯形蟹身長的近百倍,這些刺兒頭卻對小小的梯形蟹一點兒脾氣也沒有,總是乖乖地離開梯形蟹的小領(lǐng)地。那些沒有梯形蟹幫忙的鹿角珊瑚,遇到棘冠海星可就在劫難逃了。
對于鸚嘴魚啃食珊瑚的行為,梯形蟹同樣做到了零容忍。當(dāng)鸚嘴魚慢條斯理地啃食珊瑚的時候,梯形蟹會敏捷地攀爬過來,用鋒利的大螯在鸚嘴魚的嘴邊一通亂夾,受傷吃痛的鸚嘴魚只好不甘心地游走。
我國三亞珊瑚礁的受損面積高達80%。
究其原因,全球氣候變暖是一方面。珊瑚的生長水溫為25~30℃,當(dāng)氣候變暖導(dǎo)致海水溫度升高時,蟲黃藻會產(chǎn)生一種有害物質(zhì),為了不被傷害,珊瑚蟲只好與蟲黃藻分離;失去了蟲黃藻,珊瑚礁會慢慢白化、退化甚至死亡。
直接的人類活動如沿海開發(fā)、污染、過度捕撈等,對珊瑚礁生存的威脅更加嚴重。陸源性污染引起藻類大面積爆發(fā),擠占珊瑚的生存空間;近岸工程引起的水體混濁,會讓大量顆粒物沉積在珊瑚表面,導(dǎo)致珊瑚窒息死亡。
珊瑚礁被稱為天然防波堤,缺少了珊瑚礁的保護,海浪對海岸線的侵蝕加劇。海南省文昌市月亮灣的海岸線一度后退了200多米。
梯形蟹的保鏢兼保潔工作是“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它們有著強烈的領(lǐng)地意識。任何動物敢于冒犯屬于自己“領(lǐng)地”的鹿角珊瑚,梯形蟹就會立即無所畏懼地投入戰(zhàn)斗。無主的鹿角珊瑚或是其他梯形蟹的地盤,它們可是一點兒都不關(guān)心的。想要擁有忠心的小伙伴,鹿角珊瑚們還得拼拼“人品”呢。
幾位科學(xué)家把梯形蟹帶到了沒有珊瑚的地方,試驗它們離開鹿角珊瑚能不能獨立生活。令人詫異的是,這些小家伙居然吃得香長得好,一點兒沒有水土不服的樣子。相比離開伙伴簡直活不下去的鹿角珊瑚,梯形蟹可皮實多了。在梯形蟹與珊瑚的親密共生關(guān)系中,鹿角珊瑚顯然是獲利更多的一方。
各國政府、科學(xué)家以及志愿者們正在共同努力,以期拯救岌岌可危的珊瑚礁生態(tài)系統(tǒng)。在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和我國的西沙群島等地,鹿角珊瑚的糟糕狀況開始有了好轉(zhuǎn)??茖W(xué)家們正在繼續(xù)研究梯形蟹與鹿角珊瑚的奇妙關(guān)系,尋求利用這些小蟹保護珊瑚礁的可行性。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可愛的梯形蟹就能成為人們海洋環(huán)保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