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1979年8月27日,愛爾蘭穆拉莫爾小鎮(zhèn),天氣晴好。一家人提著龍蝦籃子上了自家的小游艇——“影子5號”出海了。大約十分鐘后,爆炸發(fā)生,船上男女老幼一共7人,4人當場喪生,剩下3人均身受重傷。
“影子5號”的主人,也是死者之一,是在英國現(xiàn)代史上享有很高聲望的路易斯·蒙巴頓。他是二戰(zhàn)期間盟軍東南亞戰(zhàn)區(qū)的最高司令長官,曾任英國第一海軍軍務大臣,英國國防部部長,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私人海軍副官。
爆炸發(fā)生時,蒙巴頓已經(jīng)79歲高齡,并已退休14年。退休以后的他熱心于慈善事業(yè),并不多涉及政事。是誰殺了他?
二戰(zhàn)中得到了丘吉爾的賞識
1979年9月5日,威斯敏斯特教堂。大英帝國為蒙巴頓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儀式。出席葬禮的除英國王室全體成員、英國陸??杖妼⑹客?,還有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歐洲國家的君主,以及美、法、印、加、澳等國的元首、總統(tǒng)特使和政府代表。但為了尊重蒙巴頓生前的意愿,葬禮沒有邀請任何一個日本人參加。
這位英國紳士與日本人之間有什么恩怨?他的死會和日本人有關系嗎?
我們來重走一遍蒙巴頓的人生軌跡,看看到底是在哪一段給他埋下了死亡的伏筆?
1900年,蒙巴頓出生在英國的溫莎堡。他的曾祖母是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姨媽是俄國皇后阿莉克絲,母親是赫茜·維多利亞公主。而蒙巴頓最崇敬的人,則是他的父親路易斯·巴登堡親王。作為德國王室成員,他為了追尋海軍夢想,放棄了德國國籍而加入了英國皇家海軍,直至擔任了英國第一海務大臣。
與父親一樣,比起華麗的皇宮,蔚藍的大海和軍艦更令小蒙巴頓著迷,因此他13歲就進入英國皇家海軍軍校學習。但一個變故改變了少年蒙巴頓,讓他有了為之奮斗的目標。一戰(zhàn)之后,英國上下反德情緒高漲,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之下,蒙巴頓的父親因有德國王室背景,被迫辭職。
當時14歲的蒙巴頓含淚立誓,他一定要坐上英國海軍最高統(tǒng)帥的寶座,為父雪恥。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蒙巴頓這年39歲,已經(jīng)是英國“凱利”號驅逐艦的指揮官。在一次與德國艦隊的激戰(zhàn)中,他的驅逐艦遭到嚴重破壞,德軍中隊司令官發(fā)出了信號:“趕快棄船,否則就把你擊沉?!泵砂皖D回復信號說:“你試試,我也會把你擊沉?!北M管最終“凱利”號被大批德國飛機炸沉,但幸存下來的蒙巴頓在作戰(zhàn)中的英勇表現(xiàn)得到了英國首相丘吉爾的肯定,并決定日后委以重任。這個機會不久就來了。
英帕爾戰(zhàn)役的勝利
1941年,日本在偷襲珍珠港的同時,日本南方軍也向東南亞各國發(fā)起全面進攻。1942年,日本占領了馬來西亞和緬甸,切斷了中國與外界的最后一條交通線。面對日軍的猛烈攻勢,盟軍節(jié)節(jié)敗退。
在這種局勢下,1943年,中、美、英三國又在收復緬甸的問題上發(fā)生了戰(zhàn)略分歧。為了解決分歧,丘吉爾與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決定在印度統(tǒng)帥部之外另設一個“東南亞盟軍統(tǒng)帥部”,也就是東南亞戰(zhàn)區(qū)。丘吉爾選定的總司令就是蒙巴頓,他的職責是負責協(xié)調這一戰(zhàn)區(qū)的海、陸、空三軍聯(lián)合作戰(zhàn)。這意味著,此后蒙巴頓要對付的,就是東南亞的日本人!
1943年10月16日,蒙巴頓來到重慶,和蔣介石一起商討中、英、美三國如何在東南亞戰(zhàn)區(qū)共同抗擊日軍的問題。其實在這之前,中、英、美在軍事合作上一直磕磕絆絆,歷次會談的氣氛都不太愉快。但蒙巴頓的紳士微笑和極佳的口才成了潤滑劑,使中、英、美三方的會談氣氛變得相當融洽、和諧。
此后蒙巴頓把三國軍隊在東南亞擰成了一根皮鞭,目的就一個,狠抽日本人!
隨后,蒙巴頓果然狠狠地抽了日本人一鞭子,這一鞭子幾乎再沒讓對方緩過勁來!
1944年3月,日軍為徹底切斷同盟國對中國軍隊的補給,為占領印度做準備,也為當時在太平洋戰(zhàn)場節(jié)節(jié)敗退的日軍提升士氣,集結起10萬軍隊進攻盟軍的反攻基地英帕爾。史稱“英帕爾戰(zhàn)役”。
戰(zhàn)役打響后,蒙巴頓火速趕到英軍第14集團軍司令部親自指揮作戰(zhàn)。他的對手是誰呢?牟田口廉也。
英帕爾戰(zhàn)役發(fā)起之前,牟田說過這么一句話:“說起大東亞戰(zhàn)爭,那是我的責任。在盧溝橋下令開第一槍的是我,因此我必須設法盡早解決這場戰(zhàn)爭!”
1944年3月8日,狂妄的牟田率日軍第15軍的3個師團共計10萬多人,強渡印緬邊界地區(qū)的欽敦江,直逼英帕爾。
面對這個急功近利的對手,蒙巴頓很快找出了他的軟肋,這家伙渡江作戰(zhàn),補給必然不足。于是蒙巴頓迅速做出回應,令沿江部隊都退回到英帕爾附近的高地上設防,拉長戰(zhàn)線,致使日軍遠離后方基地、背靠大江作戰(zhàn)。叢林運輸線被美軍空軍炸斷,加之緬甸雨季到來,叢林中疾病肆虐,日軍官兵不是餓死就是病死,很快就潰退回欽敦江邊,4個月之后,英帕爾戰(zhàn)役以5萬名日軍橫尸欽敦江畔而結束。
這個消息讓日軍大本營氣炸了鍋,一把將日本駐緬軍司令官和參謀長全擼了下來,牟田口廉也惱羞至極,剖腹自殺。
蒙巴頓這個仇可結得不小!這一戰(zhàn)讓日本人在緬甸的主力部隊幾乎完全喪失了戰(zhàn)斗力,這是日本歷史上在陸戰(zhàn)中最慘的一次大潰敗。
此后蒙巴頓又開始了在東南亞戰(zhàn)區(qū)的全面反攻,直到1945年日本戰(zhàn)敗投降。但這還不算完,他接下來還有“節(jié)目”。
1945年9月12日,新加坡。東南亞盟軍司令部舉行了對日軍的正式受降儀式。蒙巴頓作為東南亞戰(zhàn)區(qū)最高司令官接受日軍的投降。他提出一個要求,日方將領必須要在他們自己的部下面前簽屬投降書,而且必須象征性地繳械。得到這個消息,日本南方軍總司令寺內壽一無法接受,讓板垣大將代替他參加。儀式結束后,板垣等幾個日軍將領還想和蒙巴頓握手寒暄,卻被斷然拒絕。
早在儀式前,蒙巴頓就明令屬下:任何人都不得與日本人握手。其實蒙巴頓退休以后,也訪問過許多國家,包括蘇聯(lián)和中國,但他沒有訪問過日本,據(jù)說日本人也不歡迎他。
戰(zhàn)場慘敗、受降儀式上的奇恥大辱,日本人必定對蒙巴頓恨之入骨。但蒙巴頓的死亡時間是1979年,日本人在34年之后,千里迢迢地跑來對已進入暮年的蒙巴頓實施暗殺的可能性有多大?
是誰想要置蒙巴頓于死地呢?
“影子5號”爆炸30分鐘后,英國多尼戈爾郡的民主黨辦公室接到了一個神秘電話,對方自報家門說他們是愛爾蘭共和軍,并聲稱已對蒙巴頓勛爵執(zhí)行了死刑。
兇手已經(jīng)自報家門了。那么這個愛爾蘭共和軍是個什么組織,與蒙巴頓勛爵又有什么恩怨?這事兒還得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
公元十二世紀末,愛爾蘭淪為英國的第一個殖民地。大批英國人涌入愛爾蘭,民族、宗教矛盾日益加深,愛爾蘭人民的反抗斗爭從未停止。1913年愛爾蘭人民建立了愛爾蘭義勇軍來反抗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后來改名為愛爾蘭共和軍。1918年,一戰(zhàn)結束后,英國國力減弱,已無力鎮(zhèn)壓日漸高漲的愛爾蘭民族獨立運動,于1920年簽署了《英愛協(xié)定》,將愛爾蘭劃分為南北兩部,南部獲得獨立,為愛爾蘭共和國,北愛爾蘭仍劃歸英國統(tǒng)治。愛爾蘭共和軍宣布他們將繼續(xù)為實現(xiàn)南北統(tǒng)一而斗爭。1939年,愛爾蘭共和軍開始在英國制造爆炸事件,被愛爾蘭政府和英國政府取締,隨后轉入地下。
那么,蒙巴頓在北愛問題中又扮演過什么角色?
1920年,20歲的蒙巴頓在社交舞會上結識了埃德溫娜·安夏理,她是著名銀行家愛德華·卡塞爾的孫女,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女繼承人之一。倆人一見鐘情,在熱戀兩年后,舉行了盛大的婚禮。英王喬治五世、瑪麗王后和威爾士王子全都出席了他們的婚禮。
度完蜜月,蒙巴頓又回到海軍,繼續(xù)他的海上生涯。二戰(zhàn)結束后,他做了印度的最后一任總督,之后,仍回海軍服務。
1955年,蒙巴頓終于履行了他少年時期的誓言,成為英國第一海務大臣。之后,他又擔任了英國國防部部長。直到1965年光榮退休。
故事講到這里就有些奇怪了,蒙巴頓勛爵直到退休,似乎也沒和愛爾蘭共和軍有過什么交集,那么是他在退休之后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嗎?
成為愛爾蘭共和軍的
暗殺目標
退休后,蒙巴頓一直住在英格蘭南部的布蘭格蘭斯莊園。60歲那年,他痛失愛妻,并從妻子那里繼承了位于愛爾蘭的克拉斯邦城堡。
克拉斯邦城堡位于愛爾蘭西部的思萊戈郡,是愛爾蘭最美麗的地方之一。也許是因為思念妻子,他幾乎每年都要來這里小住。
不過,1979年,蒙巴頓真不該再到這里來。因為這一年對于英國和愛爾蘭來說,都是個敏感的年份。
1979年是北愛問題爆發(fā)的第十個年頭。愛爾蘭共和軍和他的政敵愛爾蘭國民解放軍不約而同地都想干點大事,以示祭奠。且這一年,又是英國的大選之年,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的內閣即將上臺,這正是兩支愛爾蘭武裝表明自己實力,繼續(xù)向新一屆英國政府施壓的大好時機。有什么比刺殺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更能引起轟動的呢?一名政府高官很快就成了他們的目標。
1979年3月30日,北愛爾蘭秘書長艾瑞·尼夫在英國國會的停車場被炸身亡,策劃者是愛爾蘭國民解放軍。接下來就輪到愛爾蘭共和軍上陣了。于是,他們選擇了蒙巴頓。但英國王室成員眾多,為什么會偏偏選上已退居二線的79歲高齡的他呢?
首先是他年齡大了,容易下手。其次是他身份高貴,分量夠重。在王室中,蒙巴頓還擔任過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私人海軍副官,是當代英國王室中涉入政治最深的人物。他還是菲利普親王和查爾斯王子的精神導師。
蒙巴頓與查爾斯王子一直互稱“我的名譽祖父”和“我的名譽孫子”。蒙巴頓死的那年,查爾斯剛三十歲出頭,此前,查爾斯王子的結婚對象本應是蒙巴頓的孫女。但在蒙巴頓葬禮后的燒烤聚會上,他結識了戴安娜。
那么,這么重要的一位老人,就沒有受到特殊的保護嗎?
其實,愛爾蘭警方也曾預測到愛爾蘭共和軍的下一個暗殺目標很可能是蒙巴頓。他們也曾建議他取消每年夏天去穆拉莫爾小鎮(zhèn)的度假計劃,然而蒙巴頓給予的回復是“他們怎么會對我感興趣?我只是個年邁的老人而已”。
蒙巴頓在說完這句話后,他的生命也就已經(jīng)進入了倒計時。
愛爾蘭共和軍給英國政府的一枚子彈
愛爾蘭共和軍的行動小組毫不費力地策劃出了行動方案,因為所有人都知道蒙巴頓有來愛爾蘭度假的習慣,穆拉莫爾小鎮(zhèn)自然是行動的最佳地點。
他們選定了兩個人來執(zhí)行任務,一個是托馬斯·麥克漢,他擅長爆破!另一個是弗朗西斯·麥克吉爾,24歲,是愛爾蘭共和軍的志愿者,他需要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1979年8月,倆人來到了穆拉莫爾小鎮(zhèn)。與此同時,蒙巴頓也像過去一樣,帶著家人來到了克拉斯邦城堡度假,他最喜歡開著他的“影子5號”和一家人出海去捉龍蝦。8月26日,他把船開到多尼戈爾灣時,放下了蝦籠,回來之后把船停在了穆拉莫爾碼頭。
當天晚上,麥克漢和麥克吉爾也來到了碼頭,麥克漢把自制的23公斤重的炸彈放上了船,麥克吉爾則負責放風。放好炸彈后,倆人連夜開車逃往愛爾蘭邊境。第二天上午,他們出現(xiàn)在穆拉莫爾西北部128公里外的格拉納德小鎮(zhèn),正碰上警察檢查車輛,開車的麥克吉爾非常緊張。警察見倆人都沒有刮胡子,像是通宵沒睡,懷疑他們偷車,立即拘捕了他們。
警察在查看了倆人的證件后,很快查出了麥克漢愛爾蘭共和軍的身份,當即把這兩個人分開來進行審訊。
麥克漢一直拒不開口,而24歲的麥克吉爾卻慌了神,他慌慌張張地說了句:“我沒在船上放炸彈。”警察感到事有蹊蹺,繼續(xù)審訊,但此后麥克吉爾卻不肯開口了。
1979年8月30日,天氣晴好。上午11點,即麥克漢和麥克吉爾被捕后的兩小時,蒙巴頓決定趕在中午聚會前到海里把前一天放的蝦籠收回來。11點10分,他帶著女兒、女婿、女婿的母親,還有兩個雙胞胎外孫出海了。負責在岸上保護一家人的警察看著小船到了放蝦籠的地方。就在他們要打撈籠子的時候,悲劇發(fā)生了。
船童麥克斯維爾當場被炸爛,驗尸官已拼湊不出他完整的尸體。蒙巴頓14歲的外孫尼古拉斯·納其布爾也當場死亡,蒙巴頓雙腿被炸斷,在被抬到救援船上不久也身亡。女婿的母親82歲的布拉伯恩夫人在被送往醫(yī)院后不久身亡。蒙巴頓的女兒帕梅拉、女婿約翰·布拉邦尼勛爵都是雙腿被炸斷,他們和他們的另一個兒子蒂莫西僥幸活了下來。
事情果然不出愛爾蘭共和軍所料,蒙巴頓的死訊確實上了報紙頭條,成了一枚重磅炸彈,炸碎了英國王室的心。然而愛爾蘭共和軍只猜對了一半,這次血案同樣震驚了英國和愛爾蘭人民,由此引發(fā)的是反感和憎惡??纯串敃r一家英國小報刊登的一句訃告:“這幫邪惡的雜種!”
一個星期后,英國為蒙巴頓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蒙巴頓勛爵的國葬儀式是繼1965年丘吉爾去世后,英國舉行的最隆重的一次國葬。世界各國王室成員紛紛趕來以示哀悼。
〔本刊責任編輯 尹 靜〕
〔原載《北京廣播電視報》201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