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義陳建軍,2李曉紅
(1云南省有色地質局地質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云南昆明650216;2昆明理工大學云南昆明650093)
淺析地球物理勘查技術與找礦應用
■李祖義1陳建軍1,2李曉紅1
(1云南省有色地質局地質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云南昆明650216;2昆明理工大學云南昆明650093)
主要圍繞地球物理勘查的方法及應用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物探異常的多解性及干擾因素,建議采用綜合物探方法來提高物探找礦的準確性。
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物探異常
地球物理勘查簡稱為“物探”:是應用物理的原理(觀察和研究各種地球物理場的變化)來解決地質問題的理論和方法的學科。由于地殼中的各類巖(礦)石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它們在空間所產(chǎn)生的物理場(自然物理場、人工建立的物理場)也有所不同,采用專門的儀器觀測這些場的變化,且通過整理分析這種變化規(guī)律,并結合地質條件分析,做出解釋,并推斷出探測地質體的分布規(guī)律及產(chǎn)狀等信息,為地質勘探、工程勘探、環(huán)境調(diào)查及地下資源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提供依據(jù)。
(1) 直接找礦 ―勘探對象為礦體,如磁法勘探磁鐵礦,重力法勘探鹽巖,激電勘探硫化物礦等。
(2) 間接找礦 ―勘探對象為控礦地質體,如磁法尋找矽卡巖型鐵多金屬礦、地震法探測油氣構造,電法圈定含金破碎帶或蝕變帶等。
(3)物探資料解釋的多解性,不同的地質體,可形成相似的異常,如磁鐵礦和基性火山巖均可引起強磁異常,銅多金屬礦與黃鐵礦、石墨都能形成激電異常。
(4)物探異常存在的干擾因素,如地形對物探異常形成的干擾,石墨化、黃鐵礦化等非成礦蝕變地質體,同樣可形成激電異常,對激電異常解釋和探測形成干擾,基性火山巖 ―玄武巖、中性火山巖―安山巖對磁異常解釋和勘探形成的干擾等。
應根據(jù)不同類型的礦產(chǎn),合理的選擇物探方法,才能發(fā)揮物探技術方法的有效性。如:(1)鐵磁性礦產(chǎn)、與矽卡巖、角巖有關的礦產(chǎn)(銅多金屬礦)、與基性或超基性巖有關的礦產(chǎn)(銅鎳礦)勘查,采用磁法勘探,既高效又經(jīng)濟。(2)沉積礦床例如巖鹽、鉀鹽勘查,應用重力法效果好,地震法可以較準確地探測含鉀鹽巖層的厚度及構造,如小斷裂等。
遵循合理的工作程序,地質找礦大致程序為:區(qū)域地質調(diào)查―礦產(chǎn)地質調(diào)查 ―勘探― 開采。不同的工作階段應有不同方法不同比例尺的工作成果,如第一階段應有1:20萬區(qū)域重力、航磁、化探等成果,第二階段有礦帶(區(qū))1:5萬或更大比例尺物化探等成果。各階段資料都應結合地質綜合研究分析,為找礦提供信息。?
物探方法按工作原理主要分為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等。
(1)磁法勘探,是以自然界中各類巖(礦)石間的磁性差異而引起地磁場強度變化來進行礦產(chǎn)勘查和解決地質構造問題的一種物探方法。此方法工作效率高,成本低。主要用于直接尋找具有磁性的金屬礦體,如磁鐵礦、磁黃鐵礦等;
(2)重力勘探,是通過研究由巖(礦)石密度差形成的重力場變化來研究地質構造和礦產(chǎn)勘查的一種物探方法。
廣泛應用于區(qū)域地質的研究,如劃分斷裂或隆起、凹陷等,尤其與有色金屬礦關系密切的隱伏花崗巖體,為成礦預測提供依據(jù)。重力勘探也用于金屬礦勘查,可用來圈定巖體、劃分斷裂帶及查明各種構造等地質填圖工作,尤其是勘探含鐵石英巖型鐵礦及鉻鐵礦床和沉積礦床(如鹽、鉀礦)。
(3)地震勘探,利用人工激發(fā)(如爆炸)產(chǎn)生的彈性波在地層中的傳播情況,用來研究地質構造、地層分層及巖石彈性。主要應用于油氣田、煤田方面的構造地質問題及區(qū)域地質問題的解決,如大地構造單元的劃分;工程勘探廣范的用來解決浮土厚度、基巖的埋深及基巖面的形狀等。
物探方法在全國鐵礦、有色金屬礦等勘查中取得了大量找礦成果,效果顯著?,F(xiàn)例舉幾個典型找礦實例做簡要介紹:
(1)云南保山核桃坪鉛鋅多金屬礦。1:20萬航磁在核桃坪、陡崖、金廠河等地發(fā)現(xiàn)了橢圓狀的磁異常,正負伴生。經(jīng)地面1:5萬磁測普查共圈定8處強磁異常,強度為-1100―4800nT磁異常,面積為0.5―4km2,面積以金廠河最大。后經(jīng)地面1:1萬高精度磁測詳查,金廠河磁異常面積為4km2,強度最大為1480nT,根據(jù)磁測成果推斷磁異常由矽卡巖型多金屬礦引起,頂部埋深250―270m,厚130m。經(jīng)鉆孔驗證在孔深280.38―710.62m見厚大鉛、鋅、銅、鐵礦體。經(jīng)16個鉆孔,總工作量11000m的工程所控制的礦體,鐵規(guī)模達大型礦,銅、鉛、鋅為中型礦。
(2)云南思茅大平掌銅多金屬礦。上部礦體為塊狀硫化物,下部為脈狀和浸染狀。在已有礦點的基礎上開展地質勘查,先施工2個鉆孔未見礦。后采用IP(以中梯為主、測深為輔)、TEM方法工作,結果在礦區(qū)內(nèi)圈定了明顯的激電異常,異常表現(xiàn)為低阻高極化的電性特征。礦區(qū)塊狀硫化物礦體引起的電磁響應為明顯的高值異常,相對應的電阻率為低阻異常。根據(jù)激電成果推測激電異常由隱伏銅多金屬礦引起。完工的多個鉆孔均在明顯異常部位見到工業(yè)礦體,周邊弱異常也見到薄礦層,只因埋藏深度加大,厚度變薄。而非異常區(qū)完工的4個鉆孔均未見到礦體??梢?,激電工作為深部找礦提供了重要信息。TEM測量結果顯示低阻異常與礦體對應性強、形態(tài)吻合較好,有效的圈定了礦體的空間位置及形態(tài)。
(1)物探異常的影響因素,例如基性火山巖、矽卡巖磁性強,對磁異常形成干擾;碳質層、黃鐵礦化等能引起較強的激電干擾異常;地形起伏較大、巖溶破碎帶等可引起電阻率假異常,對找礦造成影響。因此,一定要結合地質綜合研究及綜合物探方法來區(qū)分礦和非礦異常。
(2)金屬礦體一般礦層薄,品位低,形成的物探異常弱,礦體也隨埋藏深度增加異常強度也減弱,在資料解釋時應注意低緩異常研究,加強有色金屬礦物探方法技術條件可行性及有效組合研究。
(3)盡量采用綜合物探方法開展礦產(chǎn)勘查工作,從而有效的排除各種干擾因素形成的異常,來提高物探找礦的準確性。
[1]王寶祿.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方法技術及應用.地信網(wǎng)資料.?2012.(06)
[2]中國重要金屬礦勘查物探化探方法技術應用.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所.北京:地質出版社.?2013.(08)
[3]地球物理勘探教程.成都地質學院物探教研室.中國工業(yè)出版社.2012.(05).
P3[文獻碼]B
1000-405X(2016)-6-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