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場我最大
偶然一次聊天,發(fā)現(xiàn)老公認為他做的家務比我多,大為震驚,我才是家里最辛苦的那個人啊!工作中,竟然也遭遇了同樣的事兒,年終總結,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干的比別人多,貢獻比別人大,難怪平時大家以一副受害者的形象自居。為啥大家都會認為自己比別人辛苦、比別人重要呢?
Sherry
韋學亮 心理咨詢師:
親愛的Sherry,你的來信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鳴。我愛人就經(jīng)常吐槽,說他就是天生的奴隸命——白天辛苦工作掙錢養(yǎng)家,下班了還要做那么多家務……他認為自己辛苦到爆,可我也沒覺得有多輕松。
曾讀過這樣一個研究,隨機采訪一對夫妻,讓他們給自己在家務方面的貢獻評分,結果兩人評分總和超過了120%。很顯然,夫妻雙方都高估了自己的貢獻。實際上,高估不僅發(fā)生在婚姻關系中,大多數(shù)外科醫(yī)生認為自己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平均水平,大部分司機覺得自己比其他人駕車技術老練……可見,無論年齡、性別、職業(yè)、經(jīng)濟地位有何差異,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自己的工作比別人強。這是人類唯我主義的一個怪癖,心理學家稱之為過分要求。
唯我主義讓個體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把自我的感覺置于認知世界的核心位置。比如,在公司的項目中,個體實際上只扮演一個很小的角色,可唯我主義會讓個體把自己看做是項目的主要負責人。試想,基于這樣的心理模板所進行的社會信息加工,不可避免地會對他人的行為和貢獻進行選擇性甚至完全忽略,結果必然是失之偏頗的。具體到Sherry你的同事,年終總結中單純關注自己的工作和業(yè)績,而沒有進行橫向的比較,不可避免認為自身所做的工作超過其公平份額,進而以受害者的形象自居。
除了唯我主義,自我服務偏見也會加重對自我價值進行美化再造與夸大提升的可能。自我服務偏見告訴我們,當我們加工和自己有關的信息時,會出現(xiàn)一種潛在的偏見。一面輕易地為自己的失敗開脫,一面又欣然接受成功的榮耀。
舉例說,當公司業(yè)績下滑時,經(jīng)理會把責任歸咎于員工能力不足或工作不夠賣力,而普通員工則認為是領導制定的任務目標不切實際,或者市場需求不足??稍讷@得更多獎金或者加薪時,大家則傾向于認為獎勵很公平,這是自己應得的。
相比于有明確標準衡量的客觀現(xiàn)象,這種自我服務偏見,一般發(fā)生在主觀方面多些,像道德水平、工作能力、贍養(yǎng)父母等。由此可見,工作中,大家都認為自己干的比別人多,自己的貢獻比別人大就不足為奇了。
在我看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團隊中被充分肯定,進而占有更突出的位置,所以這種自我認為重要的心理很難通過教育加以克服。因此,要引進客觀標尺對個體行為加以衡量。比如,績效考勤、業(yè)務指標等,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有效遏制個體不斷自我膨脹的唯我獨尊心理。
不過考慮到態(tài)度也會引起行為改變,有時候自我感覺重要,也會引發(fā)更加積極的作為,讓員工擔當更大的責任。如果職場里到處都是蜘蛛俠,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也是很帥的一件事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