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陽(1.太原科技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太原030024;2.西安外國語大學(xué)研究生部,西安710061)
?
論《我的安東妮亞》中的成長引路人
李丹陽1,2
(1.太原科技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太原030024;2.西安外國語大學(xué)研究生部,西安710061)
摘要:薇拉·凱瑟的經(jīng)典小說《我的安東妮亞》通過對女主人公安東妮亞在內(nèi)布拉斯加草原成長歷程的描述,表現(xiàn)她成長過程中追尋自我、追尋自由的精神,反映了她心理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成長變化過程。文章從成長的角度,探尋和分析《我的安東妮亞》中安東妮亞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并揭示他們對女主人公成長的影響。
關(guān)鍵詞:薇拉·凱瑟;《我的安東妮亞》;成長引路人
薇拉·凱瑟(Willa Cather,1873—1947)是20世紀(jì)美國杰出的女作家,在美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她的獨特之處在于她著力謳歌“拓荒時代”,尤其歌頌了拓荒者的生存狀態(tài)和人生理想。《我的安東妮亞》是拓荒時代的一支頌歌,也是美國文學(xué)史上一部經(jīng)典著作。小說表現(xiàn)了19世紀(jì)末美國中西部歐洲移民艱苦而感人的拓荒生活,描述了波希米亞姑娘安東妮亞的成長故事,贊美了她堅強、樂觀的品格。
“成長引路人是美國成長小說中的一個重要構(gòu)件。從社會學(xué)的角度看,每個人的成長都會受到一些人的影響,這些人從正反兩方面豐富著主人公的生活經(jīng)歷和對社會的認識?!盵1]125成長引路人一般分為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和自然環(huán)境三類。積極的正面人物對主人公的成長起到促進作用,消極的反面人物則對其生活起著破壞作用,而自然環(huán)境的引導(dǎo)作用也是美國成長小說中的一個顯著特點。本文擬從成長角度入手,探尋和分析《我的安東妮亞》中女主人公安東妮亞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并揭示他們對其成長的影響。
芮渝萍在《美國成長小說研究》中指出:“正面引路人通常具有能夠以平等的身份和比自己年幼的人相處,樂于助人,富有同情心,身份和性格比較特殊,與主流社會有一定距離,樂于跟年輕人交往等特征?!盵1]126《我的安東妮亞》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善良真誠的,也是安東妮亞成長道路上的正面引路人。安東妮亞一家移民到內(nèi)布拉斯加大草原,面對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他們束手無策。不會干農(nóng)活,聽不懂英語,他們?yōu)槿绾尉S持生計而苦惱。此時,伯登夫婦給予安東妮亞全家人熱忱的幫助和救濟,不僅經(jīng)常為他們提供食物,教會他們干農(nóng)活,甚至在安東妮亞父親自殺后幫助安葬她的父親,還推薦安東妮亞到鎮(zhèn)上的富商哈林家做幫工姑娘,使她經(jīng)歷不一樣的城市生活。小說的男主人公吉姆是與安東妮亞一起成長的伙伴,他教會了安東妮亞英語,使她成為家里唯一一位會說一點英語的人,從而擺脫了翻譯,避免了因語言不通而遭受的欺騙。在安東妮亞被拋棄后,人人對她懷有偏見和鄙視,史蒂夫太太卻在精神上給予她很多支持和鼓勵,使她能夠繼續(xù)積極樂觀地生活。這些積極善良的人們是安東妮亞成長過程中的正面引路人,他們教會了她如何在困境中積極生活,如何在面對困難時堅強成長。
安東妮亞的父親雪默爾達老先生,雖然對待生活消極絕望,最終走向極端,選擇自殺,但卻是安東妮亞成長過程中的正面引路人。他是一位性格溫和且具有高貴人格和詩意氣質(zhì)的人,“在黑鷹鎮(zhèn)上沒有一個人有像安東妮亞的父親那樣的智慧與修養(yǎng),更沒有他那樣高貴的個性”。[2]28他的思想、言語及行為都從正面對安東妮亞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對她的成長起到了促進作用。正如安東妮亞自己所說,“瞧瞧這兒我的阿爸,他已故世這么多年,然而他對我來說比任何人都實在。他從來沒有離開過我的生活,我總是來找他談心,征求他的意見。我越長大,越熟悉他,對他的理解就越發(fā)深了。”[2]202正是父親的引導(dǎo),才使安東妮亞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了熱情友愛、獨立堅強的個性。
并不只是正面人物對主人公的成長起推動作用,反面人物也會間接地推動其成長。反面引路人在成長小說中有多種類型。芮渝萍總結(jié),反面引路人“主要包括三類人物:一類是把主人公引向生命的歧路;第二類為主人公的成長提供了反面參照,在與‘壞’的比較中,‘好’獲得了清晰的界定;第三類就像是《圣經(jīng)》中的撒旦,沒有他的誘惑,亞當(dāng)和夏娃永遠處于天真無知的狀態(tài),仍舊是伊甸園中不老的快樂青年,他把人類引向智慧的同時又讓他們失去了天真和快樂”。[1]135反面引路人雖然對主人公的生活起到消極破壞作用,但從成長的角度而言,他們間接推動了主人公的成長?!段业陌矕|妮亞》中對安東妮亞成長起著重要作用的兩個反面引路人分別是維克卡特和拉里·多諾萬。
來到城市做工的安東妮亞開始沉迷于跳舞,很多人迷戀她,她以此為豪同時也迷失了自我。當(dāng)跳舞這個愛好影響了她的工作并打擾到了其雇主哈林一家的生活時,安東妮亞寧愿選擇到臭名昭著的高利貸放債主維克卡特家里做工也不愿放棄跳舞。“不讓我去舞會?……你們根本別想!我阿爸也不能阻止我去的?!盵2]131而卑鄙的維克卡特妄圖強奸安東妮亞卻未能得逞。這是安東妮亞自遭受父親去世的打擊后遭遇的又一次挫折,也讓安東妮亞開始反省自己在城市中的生活,這讓她產(chǎn)生了回歸草原的念頭,使她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根在草原。而后單純的安東妮亞不顧一切地愛上了拉里·多諾萬?!鞍矕|妮亞說起他,好像他就是火車的頭……她聽不得一句關(guān)于他的壞話”[2]141。然而多諾萬拋棄了她并使她產(chǎn)下了私生子。這是安東妮亞成長道路上的障礙,她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但并沒有被擊倒,而是堅強地保持了熱愛生活的品格。兩位反面引路人使她真正從幼稚走向成熟,使她的人生觀、價值觀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正是反面引路人在她成長過程中的推動,安東妮亞變得更加堅強,更加成熟。這是認識自我的成長之旅,使她回到了草原,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歸屬地。
“在大自然中尋求自然的引導(dǎo)成為美國成長小說的一個重要傳統(tǒng),這也是美國成長小說的一個顯著特點?!盵1]130在《我的安東妮亞》中,自然環(huán)境并不是只作為背景或是僅起點綴作用,而是在主人公安東妮亞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導(dǎo)作用。
大自然塑造了安東妮亞樂觀堅強的品格。兒時的安東妮亞跟隨家人移民到內(nèi)布拉斯加大草原,希望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但內(nèi)布拉斯加大草原卻異?;臎觯c他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笆裁匆部床坏?,看不見籬笆,看不見小河或樹木,看不見丘陵或田野?!盵2]7荒涼的內(nèi)布拉斯加草原使安東妮亞一家陷入了困境。他們沒有食物,不會干農(nóng)活,聽不懂英語。然而正是荒涼與貧窮塑造了安東妮亞積極樂觀的品格。她積極地與嚴酷的大自然作斗爭,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勤奮地學(xué)習(xí)如何料理家務(wù)、干農(nóng)活,學(xué)習(xí)新語言。安東妮亞沒有被荒野和貧窮嚇倒,在大草原上形成了積極樂觀的品格。在父親去世之后,安東妮亞開始像男人一樣在田間勞作,從日出到日落。土地包容了她的不幸,給予她慰藉,使她變得堅強。安東妮亞在她飽含深情的大自然中逐漸形成了樂觀堅強的品格。
大自然讓主人公得以沉思,得到凈化,進而成長。在經(jīng)歷了磨難、考驗及感情的創(chuàng)傷之后,安東妮亞回到了草原的懷抱。在大草原,安東妮亞終于找到了歸屬感,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和滿足。在這兒,她盡情地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氣,愜意地眺望無邊的原野,辛勤地耕種大片的莊稼;在這兒,她遇到了庫扎克,一個陪伴她一生的愛人。他們互敬互愛,共同奮斗,養(yǎng)育了一大群孩子,用雙手和汗水建起了農(nóng)舍和果園。安東妮亞整天在田間勞作,精心經(jīng)營自己的家庭。她說,“在城市里我總是不快樂。寂寞得要發(fā)瘋。我喜歡在我熟悉的地方生活,我熟悉這里的每棵樹每片草,這里的每寸土地都那么友好。我想住在這里,直到死去的那天?!盵2]233她是屬于大草原的,只有在草原上,她的內(nèi)心才得以平靜,心靈才得以凈化,進而成長。大草原是她的精神家園,大自然使她的人格得到了升華,使她收獲了無比珍貴的成長。
《我的安東妮亞》反映了主人公安東妮亞從幼稚走向成熟,從一個懵懂的小女孩變?yōu)橐幻麍詮姷呐缘某砷L變化過程。通過分析安東妮亞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可以看出三類引路人都對其成長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起引導(dǎo)作用的自然環(huán)境。大自然不僅塑造了安東妮亞樂觀開朗的品格,還使其心靈得以凈化升華,獲得成長。凱瑟對安東妮亞在養(yǎng)育自己的土地上成長過程的敘寫及本文對主人公成長過程中引路人的剖析,使我們感受到其作品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
參考文獻:
[1]芮渝萍.美國成長小說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 2004.
[2]凱瑟.我的安東妮亞[M].周微林,譯.北京:外國文學(xué)出版社, 1998.
(責(zé)任編輯:王念選)
The Guides in the Growth Journey in My Antonia
LI Danyang1,2
(1.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China; 2.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Xi'an 710061, China)
Abstract:Willa Cather's famous novel My Antonia tells the protagonist Antonia's growth journey in Nebraska, which shows the process of her 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maturit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itiation story, analyzes the guides in Antonia's growth journey and their influence on Antonia.
Key words:Willa Cather; My Antonia; the guides
作者簡介:李丹陽(1988-),女,河南林州市人,太原科技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美國文學(xué)。
基金項目: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基金項目“美國成長小說中的自然環(huán)境因素”(13YJA752025)。
收稿日期:2015-06-01
中圖分類號:I106.4
文獻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28(2016)01-0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