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輝(河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河南開封475001)
?
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借鑒研究*
李宇輝
(河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河南開封475001)
摘要:教師質量是教育質量的魂,教師教育質量是教師質量的根,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是教師教育質量的基。我國教師教育由于受“示范性”、“學術性”和“學科本位”的影響,在課程體系上樹立不起“雙專業(yè)”課程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教育的質量。俄羅斯自獨立以來,對教師教育課程體系進行了一系列大膽、有益、卓有成效的改革,為俄羅斯始終處于世界教育強國的地位建立了堅實的保障體系。文章對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體系進行梳理、分析、研究,并與我國教師教育體系進行比較,總結歸納出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的特點和借鑒性。
關鍵詞:教師教育;課程設置;中國;俄羅斯
Abstract: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s the soul of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the quality of teacher's education is the root of the quality of teachers,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eacher's education is the basis of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education. Teacher's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cannot establish the course concept of " double major"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model","academic" and "subject standard",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education. Since its independence,Russia ha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bold,beneficial and fruitful reforms 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eacher's education,which has established a solid guarantee system for Russia's position as a world education power. This paper reviews and analyzes the Russian teacher's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and compares it with our teacher's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end,it sums up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ferences of the Russian teacher's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Keywords:teacher's education;curriculum setting;China;Russia
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注重學術性和師范性(教師的職業(yè)特性)的結合、基礎化與綜合化的結合;學時長、內容多、面廣、量大、專業(yè)知識系統(tǒng)化,具有均衡性和選擇性,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可復制、可借鑒性高。
俄羅斯教師教育由國家、社會共同管理,實行教師國家許可證和鑒定委任制度。教師教育學校(機構)有國立、地區(qū)和市立三個層次。俄羅斯政府還建立有地區(qū)性師范大學和俄羅斯聯(lián)邦教科院中心等教師教育、培養(yǎng)機構。
俄羅斯教師教育強調職前職后一體化,因此,俄羅斯的師范教育不僅承擔培養(yǎng)未來教師的任務,還承擔教師的繼續(xù)教育任務。
為了使教師教育與歐洲(世界)接軌,避免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碎片化和地區(qū)差異化,使全國教師教育課程標準步調一致,俄羅斯建立了全國統(tǒng)一的教師教育國家課程標準,這是俄羅斯高等教育和教師教育體制上的大變革[1]。
目標是個人、部門或整個組織所期望實現(xiàn)的結果。教師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就是培養(yǎng)高素質的教師。素質分專業(yè)素質和社會素質。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包括廣厚的教師專業(yè)知識,廣博的普通文化知識,廣豐的所教學科知識,扎實的教育學科知識以及知識的溝通與融合,如火純青的專業(yè)技能,老道的教學技巧,良好的教學能力等。教師的社會素質是教師修養(yǎng)程度、進步程度、文明程度、道德程度,以及精神狀態(tài)的總和。
俄羅斯教師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充實、完善。
1992年,剛剛獨立的俄羅斯就對教師教育進行多元化改革,通過了“關于在俄羅斯聯(lián)邦建立多層次高等教育的決議”,確立了新的教師教育架構和教師教育培養(yǎng)目標。新的教師結構分為三級,即完全高等教育、基礎高等教育和不完全高等教育,三級結構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師教育鏈。教師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也作了重大調整,即從事中等教育相關專業(yè)教育的復合型的教師,新的教師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最大亮點、創(chuàng)新點在于培養(yǎng)復合型的教師[1,2]。
1995年,俄羅斯頒布了“高等職業(yè)教育國家教育標準”,再次調整了教師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內容,也可以理解為對“復合型的教師作了具體規(guī)定(要求)”:即教師教育的目標是,還要把未來的教師培養(yǎng)為教育過程的組織者,能夠教授學生學習一定知識、一定技能、一定技巧,并依據(jù)學生學習天資、志向和愛好,與學生一起共同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的教育家[2、3]。
2001年,俄羅斯頒布了《2001-2010年俄羅斯連續(xù)性教師教育發(fā)展綱要》,強調指出:建立連續(xù)的、不間斷的教師教育體系,促使教師終生學習理念的固化,以不斷提高教師教育的質量;要發(fā)揮聯(lián)邦、地區(qū)、學校等教學管理機構的作用,合力促進未來教師培訓素質的提高。為保證連續(xù)教師教育體系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方式和教育工作的連續(xù)性,《綱要》要求聯(lián)邦和民族區(qū)域,要加強各級教育內容和各級職業(yè)教育課程的研究。同時,對教師教育課程目標進行了與時俱進的補充,主要是要求未來教師掌握農村學校全年級教學的方法和實踐,著力培養(yǎng)“全科”、“全能”教師,以滿足各年級教學的需要;另一明顯的特點是增加了信息化教育,要求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作用,提升未來教師信息化技術水平,以使未來教師能應用信息技術,從而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水平[2、4]。
2003年,俄羅斯頒布了《俄羅斯教師教育現(xiàn)代化計劃》,指出:教育工作者應具備一定的現(xiàn)代化職業(yè)技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應用信息設備和外語,強化教師培養(yǎng)的實踐性教學,對社會人文課程、體育和外語課程等的教師教育內容依照普通教育內容和技術進步的要求,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小學教師教育增加外語和信息技術,高中教師教育更關注專業(yè)教育[2、5]。
俄羅斯教師教育的目標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進步而不斷修訂,得以豐富、發(fā)展、完善,并按不同培養(yǎng)目的,采取針對性的教師教育培養(yǎng)目標,目標明確、針對性強。
課程結構是課程目標轉化為教育成果的紐帶,是課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組織,它是課程體系的骨架,主要規(guī)定了組成課程體系的學科門類,以及各學科內容的比例關系、必修課與選修課、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的搭配等。
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學時分配如下:人文和社會經(jīng)濟學科1500學時,其中課堂講授332學時,實習和課堂討論434學時,實驗課130學時,自修課604學時,占總學時的16.9%。普通數(shù)學和自認科學1000學時,其中課堂講授294學時,實習和課堂討論120學時,實驗課88學時,自修課498學時,占總學時的11.3%。公共職業(yè)課程1600學時,其中課堂講授448學時,實習和課堂討論254學時,實驗課98學時,自修課800學時,占總學時的18%。學科培訓課程2834學時,其中課堂講授822學時,實習和課堂討論576學時,實驗課20學時,自修課1415學時,占總學時的31.9%。補充專業(yè)學科1500學時,其中課堂講授376學時,實習和課堂討論182學時,實驗課192學時,自修課750學時,占總學時的16.8%。選修課程450學時,其中課堂講授69學時,實習和課堂討論251學時,實驗課130學時,占總學時的5.1%??倢W時8884學時,其中課堂講授2341學時,實習和課堂討論1817學時,實驗課658學時,自修課4068學時。還有教學見習2周,教育實習18周,專業(yè)作業(yè)5周,畢業(yè)總結6周。
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結構呈現(xiàn)均衡性和選擇性。俄羅斯地域廣闊,不僅地區(qū)間存在著差異,各民族之間也存在著差異,因此,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從實際出發(fā),在加大選修課比重的同時,給學校一定的自主權。俄羅斯高師課程結構經(jīng)常性適時、適勢、適度的調整為俄羅斯高師順利實現(xiàn)對未來老師培養(yǎng)制定的課程目標提供了堅實的保障[1]。
課程內容是學習的對象。教師教育課程內容是教師教育的核心,同等條件下,教師教育的內容決定著教師教育的質量。俄羅斯教師教育的目標在于擴大未來教師的知識面,培養(yǎng)可以教授不同專業(yè)、不同年級的“萬能教師”,因此,他的學習內容很多。按課程結構區(qū)分,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內容如下。在人文和社會經(jīng)濟學科課程方面:不僅有歷史、文學、哲學、外語、法學、體育學,還有宗教學、生態(tài)學、商務學、健康學、倫理學,當然少不了俄語及語言修養(yǎng)和本國歷史等課程。
在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課程方面:不僅有傳統(tǒng)的數(shù)理化(數(shù)學、物理、化學),還有信息生態(tài)基礎生物學、信息學等課程。
在教育類學科課程方面:教育類課程內容是教師教育課程內容的重點,內容多、信息量大。不僅有教學教法方面的內容,如教育學概論、教學論、教育制度、教育史和教育思想、數(shù)理化教學理論和教學法等,還有教育技術方面的內容,如學科教育技術,也有心理學方面的內容,如個性自我發(fā)展原理、發(fā)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實習等,還有其他一些要學習的內容,如,醫(yī)學基礎知識、天賦兒童等課程。
教育教學實踐課程:總共20周。俄羅斯教師教育的實習是“貫穿式”的,是與理論學習相行、并行的,學生從入學到畢業(yè)一直安排連貫的、不間斷的教育見習和實習計劃,體現(xiàn)了理論與實習相長、相互。
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內容注重學術性和師范性(教師的職業(yè)特性)的結合、基礎化與綜合化的結合;學時長、內容多、面廣、量大、專業(yè)知識系統(tǒng)化,著重在于提升未來教師的認識能力和思維能力,著重在于擴大未來教師的視野,著重在于提高未來教師傳授從事專業(yè)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著重在于拔高未來教師的心理素質、交往技巧、管理技能、自我調整能力和教育教學實踐能力,著重在于增加反映科學技術發(fā)展與進步的內容以使未來教師的知識始終與科學發(fā)展同步。
俄羅斯現(xiàn)行的教師教育標準是《聯(lián)邦國家高等職業(yè)教育標準》(教師教育方向),該標準包括學士和碩士培養(yǎng)的能力和基礎教育課程構成及其畢業(yè)生能力培養(yǎng)兩個模式。[8]
學士和碩士培養(yǎng)的能力模式:學士的培養(yǎng)——學制4年,教育類型包括教學培養(yǎng)活動、教學法、文化教育、組織和管理,其職業(yè)范圍是普通中等教育和繼續(xù)教育。碩士的培養(yǎng)——學制大于等于6年,教育類型包括教學設計、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教育、文化教育、組織管理,職業(yè)范圍是普通中等教育,繼續(xù)教育以及各級職業(yè)教育。
基礎教育課程構成及其畢業(yè)生能力培養(yǎng)模式:課程設置分為兩部分:必修部分(基本部分)和選修部分(可變部分)。俄羅斯教師教育相對來說,更強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和教育,因此選修部分是必修部分兩倍多,必修部分占30%,選修部分占70%。必修部分包括學生對教師所要求的方方面面,有教學法,也有心理學、教育學,也有健康與安全、解剖生理學等。必修課程強調的是對未來教師知識、能力和技巧的培養(yǎng),是對未來教師必要教學工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未來教師的統(tǒng)一標準。選修部分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興趣、能力和偏好進行選擇,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深層次的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職業(yè)能力,更好地適應未來的職業(yè)環(huán)境。
評價是對教學成效的檢驗。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評價具有獨特性和多元性,包括四個方面:對課程自身的評價、教師教學的評價、學生學習評價、課程方案的評價等。有兩個模塊系統(tǒng),即教學過程組織的學分模塊系統(tǒng)和有效的教育過程質量管理系統(tǒng)[8]。
學分模塊系統(tǒng)——以學分評價教學的工作量,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比較自由地選擇自己想學的科目。在高等學校中對學生學習的管理主要是建立學術輔導員與導師制度,同時采用大學生學習成績的模塊——等級對其進行評價,檢驗教學與學習效果[8]。
教育過程質量管理——包括兩部分:高校系統(tǒng)自身的評價和高校系統(tǒng)外部對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的評價。
俄羅斯高等學校對學生常常采用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進行嚴格的評價和考核。考試大多數(shù)采用5分制計算成績,分及格和不及格兩種,3分以上為及格,2分以下為不及格,也有采用百分制計算成績的;考試形式有口試和筆試,試卷分題簽和統(tǒng)一試卷;2分以下成績者,可以補考,也可以多次補考,補考時往往要組成考試委員會來對學生進行考核,經(jīng)過多次補考,依然沒有取得3分以上成績者,則要留級或退學;補考非常及時,常常在正式考試一周后進行??疾閯t通常采取交作業(yè)、寫論文來進行;俄羅斯高等學校要求學生要寫平時論文、學年論文、畢業(yè)論文,以培養(yǎng)科研能力。
從上述可以看出,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具有下列鮮明的個性特點。
1.教師教育課程的多元化。俄羅斯教師教育強調“現(xiàn)代教師應使學生能及時適應不斷變化的生活環(huán)境、自主擇業(yè)、自主負責的個人行為,而不是被動地服從、機械地將理想與義務混為一談?!保?]強調突出教育內容的客觀性、全面性和非意識形態(tài)化;擴大學生選擇教材的自由度,實施多樣化的課程體系結構;擴充學生了解世界、社會和自身職業(yè)的課程,同時強調教育內容的基礎化原則?;谝陨显瓌t,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豐富,內容多,涵蓋了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的方方面面,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不斷調整、增加新的內容。目的在于培養(yǎng)能適應不同學科、不同地區(qū)、不同學生的“全科、全能”教師。
2.加強人文學科的地位和作用。人文社會學科課程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強,占總課時的25%-30%,注重本土語言、歷史、文化、思想的教育。
3.注重實踐性教學,強調學術性和師范性的結合。俄羅斯教師教育特別強調實踐性教學,從第一學期開始就有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還有課堂討論、參觀訪問、交流觀后感、寫讀書筆記等活動;學校鼓勵學生參加教師的科研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強調教師教育的學術性與師范性的結合,既要求學生掌握學科知識,還要掌握教育學知識[10]。
1.擴大教師教育的知識面。在強化學科知識教學的同時,還要強化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知識教學,豐富課程內容,擴大未來教師的文化視野和知識面,增加文化素養(yǎng)。
2.增加教師職業(yè)教育課程。教育類課程的增加是顯著的特點,目的在于提升未來教師的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技巧,包括教學能力(教學技巧、教學方法、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組織能力、學生管理能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融合能力等。課程包括教育哲學、教育史、教育管理、教育職業(yè)概論、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教育測量與評價、教學設計、班主任工作。
3.課程內容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與時代同步。教師教育內容要與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態(tài)、科學技術同步,尤其是要與最新的現(xiàn)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技術同步,采用多媒體視聽技術、電化教育方法、教學的技術和視聽手段等教學。
4.強化實踐性教學。一是要增加實踐教學的時間,可以是20周或者更長時間;二是要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可以是教學實習、行政實習、管理實習,也可以是課外活動、教育方法活動、教學方法活動、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誼、普通教育機構的管理活動等;三是從一年級開始就要安排與課堂教育內容相協(xié)調、相補充的實習內容,或者利用三學期的小學期實習;四是實習環(huán)節(jié)要與教師職業(yè)相一致。
5.增加心理、保健、急救、健康的內容。目的在于提高未來教師必備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和自我調整能力,培養(yǎng)實施區(qū)別化、個性化教學的良好素養(yǎng)[11]。
6.堅持學術性與師范性的統(tǒng)一。教師教育的專業(yè)性是學術性與師范性的統(tǒng)一,作為未來的教師,不僅要有學科專業(yè)知識,也要有教師專業(yè)知識。
7.給學校教育的自主權,強化地方特色、學校特色教學。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經(jīng)濟、文化、教育差異性很大,如位居中原的河南大學制定“區(qū)域引領、中原風格、國內一流”的辦學理念,強化為地方經(jīng)濟、社會、教育服務的責任。
8.強化愛國主義、民族自豪感教育。教育德為先,要強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成就教育,強化中華民族優(yōu)良文化、歷史與傳統(tǒng)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9.重構我國教師教育課程結構。通識課程由20%調整到30%,且要增加選修課;專業(yè)課由50%-60%調整為40%;教師教育課程由5%調整為20%;實習課占10%。
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有其先進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我們研究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目的在于借鑒其優(yōu)秀的一面,“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而用之。
參考文獻
[1]張男星.俄羅斯國家課程標準述評[J].課程·教材·教法,2005 (6):90.
[2]娜達莎.中俄教師教育課程改革比較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75-97.
[3]ΓepшyHckий Ъ.C.ΦиЛocoфиЯ oбpазoваHиЯ дЛЯ XXI вekа:y чeб.Пocoбиe/Ъ.C.ΓepшyHckий.-М.:Пeдагoгичeckoeoбщecтвo Рoccии,2003,45-57.
[4]Пpиkа“О ПpoгpаMMe pазвитиЯ cиcтeMЫ HeПpepЫвHoгo П eдагoгичeckoгo oбpазoваHиЯ в Рoccии Hа,2001-2010.Рoccи йckаЯ газeта,2001.
[5]ПpoгpаMMа MoдepHизации Пeдагoгичeckoгo oбpазoваHиЯ Hа 2001-2010.РoccийckаЯ газeта,2003.
[6]許海深.中俄教師教育課程設置比較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職業(yè)技術教育學院,2006:22-27.
[7]王延壽.中俄高師教育課程改革比較研究[J].池州學院學報,2007,21(6):111-117.
[8]李宇輝.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和繼續(xù)教育研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4,12:131-133.
[9]楊宏.中俄教師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比較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214(2):81-83.
[10]白美玲.俄羅斯教師教育書評[J].高等教育研究,2005,21 (1):24-25.
[11]王澤農,曹慧英.中外教師教育課程設置比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9-61.
中圖分類號:G6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6)10-0005-03
*基金項目:河南大學2016年教師教育教改項目: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借鑒研究(校發(fā)[2015]317號);河南省2016年教師教育教改項目:俄羅斯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借鑒研究(編號:2016-JSJYYB-010)。
作者簡介:李宇輝(1972-),女,遼寧黑山縣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俄比較教育、俄羅斯文學、俄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