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永浩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建立師生間的對等關系,提高教學效率.
一、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相關概念
1.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
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教學可以使學生熟練應用物理知識,同時順利完成課堂任務,跟隨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及時對教師的教學做出準確反饋.高中物理教學難度較大,同時大多教師以高考為目標,過多強調做題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應用性.為了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在教學引導目標之下,對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物理的技巧.作為高中物理有效性的最終目標,學生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素質,不僅是知識,也需要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
2.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理論基礎
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實現(xiàn)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首先,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具有多元智能理論基礎.它表明人的思維構成包括八個部分,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性.多元智能理論基礎認為,每個學生的智商相差不大,只是表現(xiàn)出來的內(nèi)容具有差異性,因而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從而完成高中物理教學,實現(xiàn)有效性.其次,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具有認知理論基礎.它認為實踐是提供人們對于事物認識的基礎,在這個理論之上,教師需要認同每一個學生的理解能力,正確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將物理知識轉化成簡單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及時掌握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多方面理論基礎決定了它的可實施性,要求教師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學生獲得正確的物理認知,從而為以后的物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1.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
原有的高中物理教學具有傳統(tǒng)保守的特點,將知識局限在課本之中,從而限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這對于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有著不利的影響.因此,為了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平臺.創(chuàng)新性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有著多種解釋,但創(chuàng)新性的核心不是只求表面的改變,而是要突破課堂的內(nèi)在含義,尋找正確的教學方向.例如,在講“加速度”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實驗,制作接近于無摩擦的斜面,測試滑塊在物體上的加速度,通過親身測試物體下滑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加速度,這樣的實驗,有助于學生了解學習的內(nèi)涵,更好地理解學習的精髓.
2.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在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讓學生以高考為目標,完成應試教育,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同時課堂教學質量也很低.為了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特點,針對不同的學生,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從而幫助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使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緩解.例如,在布置家庭作業(yè)時,教師可以適當減少抄寫性的作業(yè),而轉變?yōu)樗伎夹缘淖鳂I(yè),讓學生減輕不必要的傳統(tǒng)抄寫,而轉變成思考生活中相應的物理問題,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減小學生學習壓力應該落實到具體措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參與到物理學習中.同時,對于課堂教學形式的轉變,也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動力,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拓展學生的眼界.
3.設置課堂活動情境
設置課堂活動情境是教學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通過設置課堂活動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盡快達到課堂教學目標.高中物理教學是物理學習中較難的階段,部分學生由于初中物理的基礎沒有打好,因而面對更高難度的高中物理無從下手,屢屢在物理學習中受到挫折,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導致學生出現(xiàn)厭學,自暴自棄,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性的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與教學內(nèi)容相適應的物理教學環(huán)境,把生活中的汽車運輸,傳送帶傳送貨物等場景引入教學中,讓學生自己體會其中的物理知識.物理學習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教師要教會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物理規(guī)律,掌握高中物理的核心知識,學會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從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具有更高的教學標準,教師需要從多個方面著重提高課堂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學知識.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可以獲得更好的物理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