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兵,吳軻軒,鄭麗雪,冀宏(常熟理工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江蘇常熟215500)
?
杏鮑菇還原型液體菌種應用技術研究
徐兵,吳軻軒,鄭麗雪,冀宏*
(常熟理工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江蘇常熟215500)
摘要:以殘留在篩網(wǎng)上的菌絲密集度為指標,確定了菌絲的最佳打碎時間為2 min。然后以杏鮑菇菌絲生長深度為指標,分別研究了打碎后的純菌種稀釋倍數(shù)和接種量對杏鮑菇菌絲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純菌種最佳稀釋倍數(shù)為500倍,最佳接種量為20mL/袋。此研究為篩選適用工廠化生產(chǎn)的液體菌種技術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杏鮑菇;菌種打碎時間;菌種稀釋倍數(shù);接種量
杏鮑菇又名刺芹側耳、鮑魚菇。其營養(yǎng)豐富,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人體必須的8種氨基酸、維生素等微量元素[1]。另外,杏鮑菇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并有抗癌、降血脂、潤腸胃、降膽固醇、促進胃腸消化、防止心血管病[2]等功效,是集天然、營養(yǎng)、保健于一體的珍稀食用菌,深受消費者歡迎[3-4]。
20世紀90年代以來,杏鮑菇的產(chǎn)量逐年上升,其栽培大多利用固體菌種,但由于固體菌種存在勞動強度大、工藝繁瑣、雜菌污染率高、生長周期長、菌齡不一致等種種弊端,大大的制約了杏鮑菇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5-6]。杏鮑菇液體菌種具有菌齡一致、生產(chǎn)周期短且成本低等優(yōu)點。所以,深層發(fā)酵法生產(chǎn)的液體菌種已成為當下人們研究的熱點,在此基礎上,對于還原型液體菌種的研究也日見端倪[7]。還原型液體菌種不同于通常的發(fā)酵液體菌種,它將深層發(fā)酵生產(chǎn)得到的菌絲進行粉碎、稀釋后做成菌種。其特點:一是使用方便,由專業(yè)企業(yè)生產(chǎn)菌種塊,菇廠只要把菌種稀釋攪拌即可使用。二是可以任意選擇菌絲濃度,發(fā)菌快,培養(yǎng)時間短。三是菇廠所需設備少,初期投資成本低。四是低污染。
本文對杏鮑菇還原型液體菌種應用進行了初步研究,分別考查了菌絲打碎時間、菌種稀釋倍數(shù)及接種量對杏鮑菇菌絲生長的影響,為食用菌還原型液體菌種的應用研究奠定基礎。
1.1菌種
杏鮑菇1號:昆山市正興食用菌有限公司分離保存。
1.2培養(yǎng)基
1.2.1 PDA固體培養(yǎng)基
馬鈴薯200 g、葡萄糖20 g、瓊脂20 g、水1 000 mL,pH自然。
1.2.2液體培養(yǎng)基
葡萄糖20 g、黃豆粉10 g、玉米粉2 g、磷酸二氫鉀1 g、硫酸鎂0.5g、VB15片(10 mg/片)、水1 000 mL、pH自然。
1.2.3杏鮑菇工廠化菌包配方
棉籽殼1.8 %、玉米芯3.6 %、雜木屑46 %、麩皮3.6 %、玉米粉3.6 %、生石灰2.0 %、碳酸鈣1.0 %。
制備方法:將料液混合后放到專用攪拌機里攪拌,控制培養(yǎng)料含水量在60 %~65 %,調節(jié)pH為7.2~ 7.5,攪勻后分裝到食用菌袋中,每袋1 kg,121℃滅菌2 h,結束后放到無菌室冷卻待用。
1.3方法
1.3.1杏鮑菇菌種活化
將杏鮑菇母種接種到PDA斜面培養(yǎng)基中,25℃培養(yǎng)10 d。
1.3.2杏鮑菇的液體培養(yǎng)
取0.5 cm×0.5 cm的活化好的菌種塊接于液體培養(yǎng)基中。每瓶接種2塊~3塊。25℃靜置培養(yǎng)24 h后置于25℃,180 r/min搖床中振蕩培養(yǎng)12 d。
1.3.3菌種最佳打碎時間的確定
取菌絲球50 g,倒入勻漿機中打碎,打碎時間分別為0.5、1、2、3、4、5 min,然后過80目篩網(wǎng),以菌絲殘留在篩網(wǎng)上的密集程度為指標,確定最佳的打碎時間。
1.3.4杏鮑菇液體菌種的稀釋
將打碎好的純菌種分別稀釋10、50、100、200、300、400、500、1 000、5 000倍。分別將稀釋好的菌種接種到菌包中,接種量為20 mL,于25℃,濕度為60 %~65 %條件下恒溫培養(yǎng)30 d。以菌絲吃料深度為指標,確定最佳的稀釋倍數(shù)。
1.3.5接種量的確定
將最佳稀釋倍數(shù)的菌種分別接種10、20、30、40 mL于菌種袋中,于25℃,濕度為60 %~65 %條件下恒溫培養(yǎng)30 d。以菌絲吃料深度為指標,確定最佳的接種量。1.3.6菌絲吃料深度的測定
用直尺測量菌絲的吃料深度。吃料深度采用五點法取平均值,即:選取吃料最多的和最少的以及另外3個隨機的點,取平均值作為該組的菌絲吃料深度。
2.1杏鮑菇液體菌種打碎時間的確定
杏鮑菇液體菌種打碎時間的篩選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以菌絲殘留在篩網(wǎng)上的密集程度為指標,2 min~5 min菌絲殘留密集程度相對很低,但打碎時間延長會影響菌絲的活力,因此為保留活力強的菌絲,選擇最佳打碎時間為2 min。
表1杏鮑菇液體菌種打碎后篩網(wǎng)殘留菌絲的密度Table 1 The mycelium density on the screen of the broken strains
2.2杏鮑菇液體菌種稀釋倍數(shù)的篩選結果
杏鮑菇液體菌種經(jīng)過稀釋接種培養(yǎng)后菌絲吃料深度見圖1。
圖1純菌種稀釋倍數(shù)對菌絲吃料深度的影響Fig.1 The effects of diluted multiples of pure strains on the depth of hyphae
由圖1可以看出同樣時間內,純菌種稀釋10倍和500倍后接種,菌絲吃料深度最深,即菌絲的生長速度最快,其速度為5 mm/d。從節(jié)約成本的角度出發(fā),純菌種的最佳稀釋倍數(shù)應為500倍。
2.3杏鮑菇液體菌種接種量的篩選結果
2.3.1稀釋500倍菌種不同接種量的菌絲吃料深度
稀釋500倍菌種不同接種量對菌絲吃料深度影響見圖2。
圖2不同接種量的菌絲吃料深度(稀釋500倍的菌種)Fig.2 The depth of hyphae under different inoculum sizes(Strains of diluted 500 times)
2.3.2純菌種不同接種量的菌絲吃料深度
純菌種不同接種量對菌絲吃料深度影響見圖3。
圖3不同接種量的菌絲吃料深度(純菌種)Fig.3 The depth of hyphae under different inoculum sizes (pure Strains)
2.3.3稀釋10倍菌種不同接種量的菌絲吃料深度
稀釋10倍菌種不同接種量對菌絲吃料深度影響見圖4。
圖4不同接種量的菌絲吃料深度(稀釋10倍的菌種)Fig.4 The depth of hyphae under different inoculum sizes (Strains of diluted 10 times)
從圖2、圖3、圖4可以看出,純菌種在不同稀釋度條件下,當接種量為10 mL/袋時,菌絲的生長速度相對較慢,當接種量為20 mL/袋和30 mL/袋時的菌絲生長速度基本一致,都在同一天長滿栽培袋的,而且其菌絲生長速度都大于接種量為10 mL/袋時的生長速度。同時,這3個圖也表明了稀釋500倍的菌種的菌絲生長速度相對也是最快。所以綜合來看,純菌種的最佳稀釋倍數(shù)為500倍,稀釋500倍的菌種最佳的接種量為20 mL/袋。
本試驗對杏鮑菇還原型液體菌種應用進行了初步研究,分別考查了菌絲打碎時間、菌種稀釋倍數(shù)及接種量對杏鮑菇菌絲生長的影響,旨在確定最適合的液體菌種,進一步為食用菌還原型液體菌種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試驗結果表明:液體菌種的最佳打碎時間為2 min,純菌種的最佳稀釋倍數(shù)為500倍,最佳的接種量為20 mL/袋,在此條件下,杏鮑菇菌絲長勢最好,菌絲30 d長滿栽培袋。
參考文獻:
[1]郭美英.杏鮑菇的特性與栽培技術研究[J].食用菌, 1998, 20(5): 11-12
[2]潘國才.北方地區(qū)杏鮑菇日光溫室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 2007 (5): 235-236
[3]顏明娟,江枝和,蔡順香.杏鮑菇營養(yǎng)成分的分析[J].食用菌, 2002, 24(2): 11-12
[4]陳福祿,謝寶貴,鄭金貴,等.藥用菌多糖的藥用功能與展望[J].中國藥學雜志, 2005,40(4): 244-248
[5]阮曉東,張曉黎,張惠文,等.食用菌液體菌種的發(fā)展與應用[J].遼寧農業(yè)科學, 2008(1): 32-35
[6]汪維云,朱金華.食用菌液體深層發(fā)酵技術研究進展及展望[J].中國食用菌, 1997,17(2): 11-12
[7]胡曉艷.食用菌菌種的最新技術革命還原型液體菌種[J].北京農業(yè):實用技術,2010(12):19-20
Th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for the Reduced Liquid Strains of Pleurotus eryngii
XU BING,WU Ke-xuan,ZHENG Li-xue,JI Hong*
(College of Bi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Jiangsu,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ycelium density on the screen as index,the optimum broken time was two seconds. Then,using the depth of hyphae as index,the diluted multiples of broken strains and inoculum size were studied on the mycelial growth. The result showed:the optimum diluted multiples of broken pure strains was 500 times,the optimum inoculum size was 20 mL per bag. The study for screening for factory production of liquid strains technolog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Key words:Pleurotus eryngii;the broken time of strains;diluted multiples of strains;inoculum size
收稿日期:2014-07-11
DOI:10.3969/j.issn.1005-6521.2016.01.047
*通信作者:冀宏(1969—),男(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食、藥用菌工程技術研究及現(xiàn)代農業(yè)技術經(jīng)濟與管理。
作者簡介:徐兵(1982—),男(漢),實驗師,學士,研究方向:食用菌學。
基金項目:工廠化袋栽杏鮑菇(還原型)液體菌種選育及應用(BE2013346);常熟理工學院畢業(yè)論文重點資助課題(LG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