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美國Zion國家公園紅層地貌發(fā)育研究

    2016-03-17 05:35:17潘志新JohnENCARNACION
    地球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紅層丹霞地貌

    潘志新, 彭 華*, 任 舫, John ENCARNACION

    1)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guī)劃學院, 廣東廣州 510275; 2)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 100081; 3)美國圣路易斯大學地球與大氣科學系, 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斯 63108

    ?

    美國Zion國家公園紅層地貌發(fā)育研究

    潘志新1), 彭華1)*, 任舫2), John ENCARNACION3)

    1)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guī)劃學院, 廣東廣州 510275;2)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北京 100081; 3)美國圣路易斯大學地球與大氣科學系, 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斯 63108

    摘要:隨著中國紅層和丹霞地貌研究逐步走向國際, 國內學者走出國門去認識和了解國外的紅層及其地貌發(fā)育顯得尤為必要。Zion國家公園是美國西部紅層的典型代表, 在干旱氣候環(huán)境下發(fā)育了高原-峽谷景觀。本文通過野外考察和巖樣分析, 從地質構造、巖性特征和外動力等方面來探討Zion公園的紅層地貌發(fā)育機制。研究表明: Zion公園為科羅拉多高原西部邊緣的斷塊山地, 公園內褶皺很少, 斷層稀疏, 但節(jié)理密集, 控制了峽谷群的發(fā)育。公園內地貌發(fā)育的主體地層為紅層, 主要形成于侏羅紀, 其沉積環(huán)境復雜多變,兼具濱/淺海、河流、湖泊和沙漠等。巖性特征上, Zion公園的紅層以細砂巖和粉砂巖為主。其中, 形成崖壁的主要為風成相石英砂巖, 但各段巖石的膠結特性不同, 導致其巖石強度和顏色有較大差異。此外, 還發(fā)現(xiàn)Zion公園紅層的巖石強度和山體坡度并不呈正相關關系, 它還與巖性是否均一有關。細粒均一的風成相砂巖和河流相Springdale段砂巖發(fā)育成陡崖, 其余含有軟巖夾層的巖層只能形成緩坡。外動力方面, 流水下切是主導因素, 同時流水側蝕和地下水的基蝕作用等對Zion公園的地貌發(fā)育也有重要影響。

    關鍵詞:Zion國家公園; 紅層; 丹霞地貌; 發(fā)育機制

    本文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 41171013)和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留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生項目(編號: 201306380019)聯(lián)合資助。

    紅層是丹霞地貌形成的物質基礎, 是丹霞地貌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彭華等, 2013; 陳麗紅等, 2015)。近年來, 隨著“中國丹霞”申遺成功和幾次丹霞地貌國際學術會議的召開, 中國的紅層和丹霞地貌研究逐漸為外界所知。但此前由于缺乏國際交流和諸多條件所限, 國內學者對國外的紅層及其地貌發(fā)育缺乏了解。只有少數(shù)學者在文獻整理的基礎上對國外的紅層和丹霞地貌進行過簡單介紹(尹德濤, 2002; 張忍順和齊德利, 2003; 劉尚仁和彭華, 2006; 趙汀等, 2014)。但這些研究大多是基于期刊、雜志和一些照片的判讀, 缺乏一手的數(shù)據(jù)資料對這些國外紅層分布區(qū)的地質構造背景和地貌發(fā)育過程進行系統(tǒng)說明, 甚至將一些并非發(fā)育在紅層基礎上的地貌也誤認為是丹霞地貌。因而, 中國的丹霞地貌研究要想走向世界, 首先研究丹霞地貌的人應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丹霞地貌。

    據(jù)現(xiàn)有研究所知, 美國西部的科羅拉多高原是世界上中生代紅層的主要分布區(qū), 形成了很多著名的地貌景觀。它們和中國的丹霞地貌一樣, 都是發(fā)育在紅層基礎上的流水侵蝕地貌, 整體外觀都呈紅色, 且都有顯著的陡崖坡。2013年10月, 筆者(本文第一作者)有幸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留學項目的資助, 赴美國圣路易斯大學(Saint Louis University)進行為期兩年的交流和學習。在美留學期間,筆者對美國西部的紅層及其地貌發(fā)育進行了考察,并選擇猶他州的Zion國家公園作為研究案例地。在實地考察和巖樣分析的基礎上, 本文嘗試探討地質構造、巖性和外動力等因素是如何影響Zion公園紅層地貌的發(fā)育, 為國內同行了解美國西部的紅層及其地貌發(fā)育提供參考。

    Zion國家公園位于美國猶他州西南邊緣Washington郡的Springdale鎮(zhèn)附近, 中心點地理坐標為37°12′09″N, 112°59′16″W, 總面積為590 km2。氣候上, Zion公園屬半干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多年日平均氣溫為16.8℃, 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11.2 mm。水文方面, 整個Zion公園都屬Virgin河水系。其中, 發(fā)源于公園北部高原的Virgin河北部支流——North Fork, 自北向南對巖層進行切割侵蝕, 形成Zion峽谷(Zion Canyon)(圖版I-A)。North Fork在Zion公園境內全長約24 km, 河谷最深達800 m, 河道坡降達9.5~15.2 m/km, 是北美坡降最大的河流之一(Biek et al., 2000)。

    地貌單元上, Zion公園位于科羅拉多高原(Colorado Plateau)的西部邊緣, 處于科羅拉多高原、大盆地(Great Basin)和莫哈維沙漠(Mojave Desert)等美國西部三大地理區(qū)的交界處。公園地勢自西向東緩傾, 最高點為馬場山(Horse Ranch Mountain),海拔2660 m; 最低點為公園西南角的煤礦洼地(Coalpits wash), 海拔1117 m??傮w上, Zion公園可分為東南和西北兩大片區(qū)。東南部為Zion峽谷區(qū),包括Zion峽谷兩側和公園東部的猶他州9號公路(Utah-9, 也即Zion-Mt. Carmel Highway)沿線, 以高原方山、峽谷和砂巖崖壁為主要地貌景觀(圖版I-B、C); 西北部為Kolob峽谷區(qū), 以指狀峽谷群為主要景觀(圖版I-D)。其中, Zion 峽谷區(qū)的砂巖崖壁和峽谷群是Zion國家公園最重要的地貌特征, 也是本文的研究重點(圖1)。

    1 研究區(qū)地質構造背景

    1.1區(qū)域構造演化

    圖1 Zion國家公園的地理區(qū)位Fig. 1 Location map of Zion National Park

    Zion公園所在地區(qū)構造格局的形成與中生代期間太平洋板塊向北美板塊的俯沖碰撞及其衍生的三次造山運動密切相關。中生代以前, Zion公園處于泛大陸西部邊緣的大陸架淺海環(huán)境(Biek et al., 2000)。直到三疊紀末, 由于泛大陸分裂解體, 北美大陸開始向西北漂移。與此同時, 太平洋板塊向北美大陸西部的俯沖碰撞, 在西部海岸火山鏈和古洛基山脈之間形成了一個大型的弧后盆地——西部內陸盆地(Western Interior Basin)(Beaumont et al., 1993), 開始接受大陸沉積, 并一直持續(xù)到中侏羅世。尤其是早侏羅世末至中侏羅世早期, 因北美大陸漂移至副熱帶地區(qū), 同時太平洋板塊繼續(xù)向北美板塊俯沖形成的Nevedan 造山運動, 使整個西部內陸盆地處于副熱帶雨影區(qū), 形成廣袤的沙漠環(huán)境和巨厚的風沙沉積(Schweickert et al., 1984; Blakey et al., 1988; Wolf and Saleeby, 1992)。

    中侏羅世至早白堊世期間, 太平洋板塊向北美板塊俯沖加速, 在北美大陸西部產生了向東的壓應力, 形成了Sevier造山運動。它使北美大陸西部山脈進一步隆起, 西部內陸盆地進一步下沉, 面積擴大(Heller et al., 1986; Mitrovica et al., 1989)。海水分別從北極和墨西哥灣相繼侵入盆地, 并最終貫通形成了西部內陸海道(Western Interior Seaway)(Kauffman, 1977; Wright, 1987)。Zion公園位于該海道的西部邊緣, 大陸沉積過程結束(Graham, 2006)。

    白堊紀末, 太平洋板塊向北美板塊俯沖角度變小, 引起深部巖漿上涌和地殼隆升, 形成Laramide造山運動。一方面, 它使西部內陸海道關閉, 落基山脈開始隆起, 科羅拉多高原被整體抬升(Spencer, 1996; English and Johnson, 2004)。另一方面, 受弧后擴張作用的影響, 北美大陸板塊向西延展變薄,在科羅拉多高原西部形成盆地和山脈區(qū)(Basin and Range)(Eaton, 1982; DePolo et al., 1991)。同時, 地殼的張應力使科羅拉多高原西部邊緣發(fā)生破裂, 形成一系列向西陡傾的正斷層和密集分布的節(jié)理, Zion公園即為科羅拉多高原西部邊緣與盆地和山脈區(qū)過渡處的一個斷塊體(Biek et al., 2000)。

    圖2 Zion公園及其周邊的斷層分布Fig. 2 Distribution of faults in Zion National Park and vicinityTC-Taylor Creek Thrust Fault; BTC-Bear Trap Canyon Fault; WC-Wildcat Canyon Fault; ECM-East Cougar Mountain Fault; WCM-West Cougar Mountain Fault

    1.2地質構造特征

    Zion公園褶皺很少, 控制地貌發(fā)育的主要是斷裂構造。其東西兩側分別為Sevier斷層和Hurricane斷層, 它們均為向西陡傾的正斷層, 將Zion公園與其它構造單元相分隔。在Zion公園內, 還有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斷層, 包括東Cougar Mountain斷層、西Cougar Mountain斷層、Wildcat Canyon斷層和Bear Trap Canyon斷層等。它們也大多為向西陡傾的正斷層, 集中在Kolob峽谷區(qū)和Zion峽谷西側, 而Zion峽谷東側基本上沒有斷層分布(圖2)。

    與稀疏的斷層相比, Zion公園的節(jié)理分布非常密集, 且主要集中在公園東南部的Zion峽谷區(qū)。它們大多傾角近直立, 切穿Navajo組砂巖, 對Zion公園峽谷群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具體而言, Zion公園的節(jié)理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組: (1)組為北北西走向(350°), 延伸長度很大, 相互平行且呈規(guī)則分布(間距約0.5km), 是Zion公園最重要、分布最廣的節(jié)理,被認為是盆地和山脈區(qū)向西延展時的張應力作用于科羅拉多高原西部邊緣的重要證據(jù)(Roger et al., 2004); (2)組為北北東走向(20°), 主要分布在Zion峽谷西部, 并和(1)組節(jié)理相交, 延伸長度較小, 發(fā)育的峽谷也較短小; (3)組為近東西走向(250°~280°),主要分布在Kolob峽谷區(qū)西北部邊緣, 其長度也較短, 發(fā)育了一組平行排列的指狀峽谷群。

    1.3地層組合與產狀

    圖3 Zion國家公園地層分布簡圖Fig. 3 Simplified stratigraphic map of Zion National Park

    Zion公園的地層年代跨越了二疊紀—白堊紀,但以侏羅紀為主。在此期間, Zion公園所在地區(qū)經(jīng)歷了淺-濱海、河流、湖泊、沙漠等各種沉積環(huán)境的交錯變化, 自下而上沉積并出露了Kaibab組至Dakota組等9組巖層(圖3和表1)。除底部的Kaibab組和頂部的Carmel組為石灰?guī)r外, Zion公園地貌發(fā)育的主體地層為紅層。其中, 形成于早—中侏羅世的Navajo組砂巖是形成Zion公園地貌景觀的標志性地層。同時, 它也是地球上現(xiàn)存最大規(guī)模的沙丘沉積(在Zion公園出露的平均厚度為610 m, 最大厚度為670 m)(Biek et al., 2000), 以大型板狀交錯層理為特征, 并且自下而上還有紅褐色-粉紅色-白色的顏色變異(圖版I-E、F)。

    巖層產狀方面, Zion公園的巖層整體保持近水平的產狀。只有Kolob峽谷區(qū)西北部, 由于受Taylor Creek逆沖斷層帶的影響, 下部巖層被錯斷向上仰沖, 形成向東傾斜20°~35°的單斜構造。但越往東,由于上覆巖層的壓力作用, 巖層傾角迅速變小至接近水平。

    2 Zion國家公園的紅層巖性特征

    為探究不同巖性紅層對Zion公園地貌發(fā)育的影響, 在野外考察過程中沿Zion峽谷兩側采集了主要出露的4個巖層組, 共10個巖性段(自上而下分別為: Temple Cap組的White Throne段和Sinawava 段; Navajo組的White段、Pink段和Brown段; Kayenta組的Tenney Canyon Tongue段、Lamb Point Tongue段、Main Body段和Springdale段; Moenave組的Whitmore Point段)的手標本巖樣。巖樣尺寸約為7 cm×7 cm×7 cm, 共計51塊, 帶回實驗室進行相關實驗測試分析。

    表1 Zion國家公園出露的地層Table 1 Geological formations exposed in Zion National Park

    表2 Zion國家公園的紅層巖樣薄片鑒定結果Table 2 Analysis of thin sections of red bed rock samples taken from Zion National Park

    圖4 偏光顯微鏡下的巖樣薄片圖像(-, 單偏光; +, 正交偏光)Fig. 4 Photos of thin sections under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e(-, plane-polarized light; +, crossed nicols)

    2.1巖樣薄片鑒定

    在巖樣薄片鑒定實驗中, 共選取12個巖樣制作薄片(其中10個巖性段各選取1個, 另外還選擇了2個泥巖夾層巖樣), 使用型號為Nikon Eclipse E600 POL的偏光顯微鏡來觀察描述薄片。鑒定的主要內容包括粒級、顆粒分選性、磨圓度、主要碎屑成分、膠結物和膠結方式等, 并對薄片的典型視域進行拍照。巖樣薄片鑒定結果見表2和圖4。

    由表2和圖4可知, Zion公園各采樣的巖層組/段基本都為細砂-粉砂巖, 部分含泥質巖夾層。其中,風成相的各巖層組/段(Temple組White Throne段、整個Navajo組、以及Kayenta組Lamb Point Tongue 段)均為細粒的石英砂巖, 它們顆粒均一、分選性和磨圓度都較好。但各段在膠結特性和顆粒接觸方式上存在很大差異。其中, 白色外觀的Temple Cap組White Throne段、Navajo組White段和Kayenta組Lamb Point Tongue段巖樣中鐵質膠結物都很少, 特別是White Throne段和White段粒間孔隙很多, 膠結物也很少, 為弱膠結型, 巖石顆粒非常容易剝落; Lamb Point Tongue段膠結物也很少, 為少量鈣質膠結, 但它的顆粒接觸較緊密(為接觸-壓嵌式膠結)。相比之下, 同為風成相沉積的Navajo組Pink段和Brown段, 它們的粒間接觸緊密, 且顆粒周圍普遍有鐵染。良好的膠結特性使這兩段巖層更為堅硬,抗風化侵蝕能力更強。

    其它河/湖相沉積的巖性組/段, 除Kayenta組Springdale段為細粒均一的粉砂巖外, 其余都為細砂-粉砂巖和泥質巖類夾層組成。這些細砂-粉砂巖在碎屑物質、顆粒分選性、磨圓度、膠結方式和顆粒接觸方式都較接近, 都含鐵質和鈣質膠結物。但它們的泥質巖類夾層都以鐵質膠結物為主, 都為基底式膠結, 抗風化侵蝕能力弱。

    2.2巖樣元素氧化物分析

    為分析各巖層組/段的物質組成特征, 本研究采用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法(X-ray fluorescence, XRF)對巖樣的主要元素氧化物含量進行測定。在巖樣的選擇上, 本實驗使用制作巖石薄片時切割剩余的巖樣碎塊, 即使用和巖石薄片鑒定完全一致的巖樣(共計12個)進行測定。為便于分析, 將實驗數(shù)據(jù)歸為風成相砂巖(Tw1、Nw1、Np1、Nb1、Kl1)、河流相砂巖(Ts1、Kt1、Km1、Ks1、Mw1)和湖泊相泥巖(Kt2、Km2)三大類, 并計算各元素氧化物含量的平均值, 結果見表3和圖5。

    圖5 Zion國家公園三種不同類型巖樣的主要元素氧化物平均重量百分比對比Fig. 5 Comparison on average weight percentages of major element oxides of three types of rock samples (wt% refers to weight percentage)

    由表3和圖5可知, 所有測試巖樣都以SiO2含量最高。其中, 風成相砂巖的SiO2含量都在90%左右, 這與風沙沉積中石英顆粒相對富集有關。但在CaO含量和其它元素氧化物含量方面, 風成相砂巖都是最低的, 這是因為它們鈣質膠結物、長石和粘土礦物少導致的。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 在Fe2O3含量上, 風成相各段砂巖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巖樣Tw1、Nw1和Kl1的外觀雖然呈白色/淡黃色, 在偏光顯微鏡下除局部偶見有鐵質團狀物, 顆粒周圍很少有褐紅色的鐵質膠結物, 但XRF的測試結果卻發(fā)現(xiàn), 它們的Fe2O3含量甚至比紅色外觀的Np1和Nb1還高。這可能是因為白色外觀的風成相砂巖顆粒間的鐵質團狀物成分為針鐵礦(FeO[OH]·nH2O)或磁鐵礦(Fe3O4), 它們對巖石外觀的著色作用并不明顯, 但在高溫灼燒下, 針鐵礦會發(fā)生脫水反應,形成赤鐵礦(Fe2O3)(Jiang et al., 2015), 從而使該它們的鐵質含量比紅色外觀的Np1和Nb1還要高。

    河流相砂巖巖樣中, 基本上所有的元素氧化物含量都介于風成相砂巖和湖泊相泥巖之間, 但其CaO含量較高, 特別是Ts1的CaO含量達到13.41%。這可能是因為Ts1所在的Temple Cap組上覆巖層為Carmel組石灰?guī)r, 碳酸鈣被雨水溶解后向下淀積。但由于Temple Cap組的上段-White Throne段為風成相砂巖, 其粒間孔隙較大, 富鈣溶液在此段巖層中難以淀積, 因而得以繼續(xù)往下運移, 直至粒間孔隙較小、透水性較差的Sinawava段時發(fā)生大量淀積。

    對于湖泊相泥巖夾層巖樣而言, SiO2的平均含量最低, 但其它元素氧化物含量基本都是最高, 說明其化學風化最為強烈, 產生的粘土礦物較多。

    2.3巖石強度測定

    為避免大量采集巖樣對公園巖體的破壞, 在野外考察中使用了施密特錘(Schmidt Hammer, N型) 對Zion公園各采樣巖性段的巖石強度進行原位測定。根據(jù)國際巖石力學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Rock Mechanics, ISRM)制定的施密特錘巖石強度測試標準(Aydin and Basu, 2005; Viles et al., 2011),在野外測試時, 每個采樣的巖性段選取15個測點,每個測點讀取20個回彈值數(shù)據(jù), 以較高的10個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作為該測點的巖石強度值。各測試巖性段的回彈值數(shù)據(jù)見表4和圖6。

    表3 Zion國家公園巖樣的主要元素氧化物XRF測試結果Table 3 Data of major element oxides by XRF analysis on rock samples of Zion National Park

    圖6 Zion國家公園各測試巖性段的回彈值數(shù)據(jù)Fig. 6 Rebound values of rock members for sampling in Zion National Park

    由表4和圖6可知, Zion公園各采樣巖性段的巖石強度存在明顯差異。其中, 風成相白色外觀的Temple Cap組White Throne段、Navajo組White段和Kayenta組Lamb Point Tongue段的平均回彈值相對最小, 分別為38.6、42.3和44.8, 這是因為它們鐵質膠結物很少, 顆粒間多為點狀接觸, 孔隙較大,因而其巖石結構比較松散, 巖石強度較低。這其中, Lamb Point Tongue段因成巖壓實作用較好, 顆粒間接觸相對更緊密, 故其強度是這三段中最大。相比之下, 同為風沙沉積的Navajo組Pink段和Brown 段, 因其含有大量的鐵質膠結物, 顆粒間接觸緊密,多為線狀接觸, 其巖石強度也要大得多, 平均回彈值分別為51.1和52.1。

    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積的Temple Cap組Sinawava段, Kayenta組的Tenney Canyon Tongue段和Springdale段, 以及Moenave組的Whitmore Point 段, 它們的平均回彈值都比較接近(在45~48左右)。這是因為這四個巖性段在顆粒粒徑、膠結物成分和含量, 以及顆粒接觸方式等都很接近。在這四段巖石中, Springdale段的平均回彈值最大, 可能是因為其顆粒分選好, 巖石更為致密均一。另外, Main Body段的數(shù)值較異常(平均回彈值為53.8), 明顯大于其上下的各巖性段, 這是因為該段巖石本身膠結很好, 且相比其它巖性段, 它的顆粒分選更好, 粒間接觸也更緊密。

    此外, 巖石強度測試結果還表明, 巖石強度與山體坡度并不呈正相關關系, 巖性的均一性也是影響坡面發(fā)育的重要因素。如風成相的Temple Cap組White Throne段、整個Navajo組、Kayenta組Lamb Point Tongue段, 以及河流相的Kayenta組Springdale段, 它們巖性均一, 基本上不含軟巖夾層, 即便有些因膠結弱, 巖石強度較低, 但仍能形成并保持崖壁形態(tài)(圖版I-G、H), 如Temple Cap組White Throne段和Navajo組White段。其原因可能是這些巖層顆粒接觸不緊密, 粒間孔隙較大, 地下水可以很快地下滲, 導致地下水與巖石礦物之間難以進行充分的化學風化, 因而其總體風化侵蝕速率較慢, 仍能形成并保持崖壁形態(tài)。相比之下, 那些巖性不均一, 層間差異較大的巖性段, 雖然其中部分巖層膠結很好, 強度較大, 但因其含有軟巖夾層,容易被風化侵蝕, 難以形成崖壁。如Kayenta組Main Body段出露的砂巖層, 其平均回彈值達到53.8, 在所有采樣巖層中強度最大。但其本身厚度小, 且上下有多層軟弱的泥巖, 易被風化侵蝕, 只能在局部形成巖坎。

    表4 Zion國家公園各采樣巖性段的回彈值數(shù)據(jù)Table 4 Rebound values of rock members for sampling at Zion National Park

    3 Zion公園地貌發(fā)育的主導外動力

    Zion公園為高原-侵蝕峽谷景觀, 河道坡降大,地貌發(fā)育的主導外動力為強烈的流水下切作用。自白堊紀末—始新世初科羅拉多高原抬升以來, 以Virgin河北部支流(North Fork)為代表的水系將Zion公園Dakota組以上的的巖層全部侵蝕搬運掉, 并不斷下切。據(jù)計算, 在過去的一百萬年里, Virgin河水系切穿了近400 m厚的巖層(Graham, 2006)。時至今日, Zion公園的流水侵蝕過程依然非常強烈, 在當前地殼相對穩(wěn)定的情況下, 它還可以沿Zion峽谷繼續(xù)下切, 直至達到科羅拉多河的侵蝕基準面。

    在流水的切割侵蝕過程中, 巖性差異和節(jié)理分布對流水侵蝕形式和峽谷形態(tài)具有重要影響。Zion公園的各巖層組中, 總體上Navajo組強度最大, 抗侵蝕能力最強, 且密集分布有北北西、北北東和近東西走向的三組節(jié)理群。流水攜泥沙沿這些節(jié)理群的切割侵蝕形成了Zion峽谷, 以及一系列平行排列、規(guī)則分布的支谷和巷谷。在高程圖上沿Zion峽谷的上、中、下游自西向東繪制分別繪制高程剖面曲線可以發(fā)現(xiàn): 在Zion峽谷北部, 即Virgin河北部支流的源頭區(qū)——The Narrows, 流水尚未切穿Navajo組, 在此處形成了深切的V型河谷, 兩側谷壁陡直, 谷底深窄(圖7a); 在Zion峽谷中段, 流水切穿Navajo組并對下伏的Kayenta組進行侵蝕。該組含有多層泥巖夾層, 巖石強度總體相對較低, 抗侵蝕能力較弱, 河水開始由下切轉為側蝕, 導致上覆的Navajo砂巖崖壁因失去支撐而不斷崩塌后退,峽谷逐漸展寬(圖7b); 在Zion峽谷南段, Kayenta組下伏的Moenave組也含軟弱的泥質粉砂巖層, 其強度也較低, 側蝕過程得以繼續(xù)發(fā)展, Zion峽谷被進一步拓寬, 形成了寬廣的邊灘(圖7c)。

    圖7 Zion峽谷的侵蝕形態(tài)和巖層之間的關系Fig. 7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ometry of Zion Canyon and rock strata

    圖8 透水性不同的巖層接觸面由地下水的基蝕作用形成的隱拱(a)和額狀洞穴(b)Fig. 8 Blind arch (a) and forehead-shaped cave (b) formed by sapping process of groundwater at the contact of rock strata with permeability difference

    除流水的下切和側蝕, 在上覆透水巖層和下伏不透水巖層的接觸面, 地下水的基蝕作用(Sapping Process)(Laity and Malin, 1985; Schumm et al., 1995)也可以使上覆巖層崩塌, 形成各種洞穴景觀。如Navajo砂巖崖壁底部下伏的巖層為Kayenta組Tenney Canyon Tongue段, 它含有很多泥巖夾層,透水性較差。當?shù)叵滤豊avajo砂巖的孔隙和節(jié)理裂隙下滲至Tenney Canyon Tongue段時, 水與其中的鐵質和鈣質膠結物發(fā)生微觀化學風化, 使這些泥巖層遭受侵蝕, 進而使上覆的Navajo砂巖崖壁失去支撐而產生崩塌, 形成隱拱(Blind Arch)(圖8a)。同理, 在Zion公園的Emerald Pool景點, Kayenta組中風成相的Lamb Point Tongue段和下伏的Main Body段中的泥巖夾層接觸面也因地下水的基蝕作用形成了一個大型的額狀洞穴(圖8b)。

    4 Zion國家公園紅層地貌發(fā)育機制總結

    通過上述地質構造背景、地層組合、紅層巖性、主導外動力因素的分析, 可將Zion公園紅層地貌的形成條件和發(fā)育過程總結如下:

    (1)地質構造上, Zion公園為美國科羅拉多高原西部邊緣的斷塊山地, 其構造格局的形成與中生代期間太平洋板塊向北美板塊的俯沖碰撞及其衍生的三次造山運動密切相關, 經(jīng)歷了盆地形成—紅層堆積—構造抬升等過程。公園內褶皺很少, 斷層稀疏,但節(jié)理密集, 對Zion公園峽谷群的發(fā)育具有控制作用。

    (2)地層組合上, Zion公園地貌發(fā)育的主體地層為紅層, 形成年代以侏羅紀為主。它們沉積于大型的弧后盆地——西部內陸盆地。受海侵和海退的影響, 這些巖層的沉積環(huán)境復雜多變, 兼有濱/淺海、河流、湖泊和沙漠。其中, 形成Zion公園大崖壁的地層是風沙沉積的Navajo組砂巖, 以大型板狀交錯層理為特征。

    (3)巖性特征上, Zion公園的紅層以細砂巖和粉砂巖為主。其中, 風成相的各巖性段都為細粒均一的石英砂巖, 但它們在巖體膠結特性和主要元素氧化物含量方面存在差異, 導致巖石外觀和巖石強度也各不相同。白色外觀的風成相砂巖鐵質膠結物很少, 巖石結構相對松散, 其巖石強度最低; 而同為風沙沉積的Navajo組Pink段和Brown段因含有較多的鐵質膠結物, 巖石外觀呈紅色, 且它們膠結良好, 巖石強度也要大得多。此外, 還發(fā)現(xiàn)Zion公園紅層的巖石強度和山體坡度并不呈正相關關系, 它還與巖性是否均一有關。風成相的各段砂巖的巖石強度差異較大, 但其巖性均一, 都形成了陡崖; 而河/湖相的巖性段除了Springdale段外, 其余均含軟弱的泥巖層, 都只形成緩坡。

    (4)外動力方面, 流水下切是塑造Zion公園峽谷景觀的主導因素, 但巖性差異和節(jié)理分布對流水侵蝕形式和峽谷形態(tài)有重要影響。另外, 在透水性不同的巖層接觸面, 地下水的基蝕作用也可以使上覆巖體崩塌, 形成各種洞穴景觀。

    致謝: 感謝廣東省丹霞山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委員會對本研究的資助; 感謝美國猶他州Zion國家公園Fred Armstrong先生和Dave Sharrow先生為本文作者在Zion公園野外考察期間提供的大力協(xié)助。

    Acknowledgements: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1171013) and 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 (No. 201306380019).

    參考文獻:

    陳麗紅, 張璞, 武法東, 高國明. 2015. 河北承德丹霞地貌國家地質公園地質遺跡景觀及其旅游地學意義[J]. 地球學報, 36(4): 500-506.

    劉尚仁, 彭華. 2006. 國外若干丹霞地貌簡介[J]. 經(jīng)濟地理, 26(增刊): 213-221.

    彭華, 潘志新, 閆羅彬, SIMONSON S. 2013. 國內外紅層與丹霞地貌研究述評[J]. 地理學報, 68(9): 1170-1181.

    尹德濤. 2002. 澳大利亞Uluru-Kata Tjuta丹霞地貌[J]. 經(jīng)濟地理, 22(增刊): 235-237.

    張忍順, 齊德利. 2003. 英國布雷肯-畢肯山國家公園簡介[J].經(jīng)濟地理, 23(增刊): 194-199.

    趙汀, 趙遜, 彭華, 候榮豐. 2014. 關于丹霞地貌概念和分類的探討[J]. 地球學報, 35(3): 375-382.

    References:

    AYDIN A, BASU A. 2005. The Schmidt hammer in rock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J]. Engineering Geology, 81(1): 1-14.

    BEAUMONT C, QUINLAN G M, STOCKMAL G S. 1993. The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Interior Basin: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unsolved problems[C]. Geological Association of Canada Special Paper, 39: 97-117.

    BIEK R F, WILLIS G C, HYLLAND M D, DOELLING H H. 2000. Geology of Zion National Park, Utah[C]//SPRINKEL D A, CHIDSEY T C, ANDERSON P B. Geology of Utah’s parks and Monuments. Utah Geological Association Publication, 28: 107-138.

    BLAKEY R C, PETERSON F, KOCUREK G. 1988. Synthesis of late Paleozoic and Mesozoic eolian deposits of the Western Interior of the United States[J]. Sedimentary Geology, 56(1): 3-125.

    CHEN Li-hong, ZHANG Pu, WU Fa-dong, GAO Guo-ming. 2015. Geoheritage Landscapes and Tourism Earth Sciences Significance of the Danxia Landform National Geopark in Chengde, Hebei Province[J].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36(4): 500-50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EPOLO C M, CLARK D G, SLEMMONS D B, RAMELLI A R. 1991. Historical surface faulting in the Basin and Range province, western North America: implications for fault segmentation[J].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13(2): 123-136.

    EATON G P. 1982. The Basin and Range Province: origin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J].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0: 409-440.

    ENGLISH J M, JOHNSON S T. 2004. The Laramide Orogeny: What were the driving forces?[J].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46(9): 833-838.

    GRAHAM J. 2006. Zion National Park Geologic Resource Evaluation Report[R]. NPS/NRPC/GRD/NRR—2006/014. National Park Service, Denver, Colorado.

    HELLER P L, BOWDLER S S, CHAMBERS H P, COOGAN J C, HAGEN E S, SHUSTER M W, WINSLOW N S. 1986. Time of initial thrusting in the Sevier orogenic belt, Idaho-Wyoming and Utah[J]. Geology, 14(5): 388-391.

    JIANG L, CHEN G, GRAPES R, PENG Z. 2015. Thermal origin of continental red beds in SE China: An experiment study[J].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01: 14-19.

    KAUFFMAN E G. 1977. Geological and biological overview: Western Interior Cretaceous Basin[J]. Mountain Geologist, 14(3-4): 75-99.

    LAITY J E, MALIN M C. 1985. Sapping proces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ater-headed valley networks on the Colorado Plateau[J].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96(2): 203-217.

    LIU Shang-ren, PENG Hua. 2006. The information on Danxia landform in foreign country[J]. Economic Geography, 26(Suppl.): 213-22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ITROVICA J X, BEAUMONT C, JARVIS G T. 1989. Tilting of continental interiors by the dynamical effects of subduction[J]. Tectonics, 8(5): 1079-1094.

    PENG Hua, PAN Zhi-xin, YAN Luo-bin, SIMONSON S. 2013.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red beds and Danxia landform[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8(9): 1170-118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ROGER C M, MYERS D A, ENGELDER T. 2004. Kinematic implications of joint zones and isolated joints in the Navajo Sandstone at Zion National Park, Utah: Evidence for Cordilleran relaxation[J]. Tectonics, 23(1): 1-16.

    SCHUMM S A, BOYD K F, WOLF C G, SPITZ W J. 1995. A ground-water sapping landscape in the Florida Panhandle[J]. Geomorphology, 12(4): 281-297.

    SCHWEICKERT R A, BOGEN N L, GIRTY G H, HANSON R E, MERGUERIAN C. 1984. Timing and structural expression of the Nevadan orogeny, Sierra Nevada, California[J].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95(8): 967-979.

    SPENCER J E. 1996. Uplift of the Colorado Plateau due to lithosphere attenuation during Laramide low-angle subduction[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1(B6): 13595-13605.

    VILES H, GOUDIE A, GRAB S, LALLEY J. 2011. The use of the Schmidt Hammer and Equotip for rock hardness assessment in geomorphology and heritage science: a comparative analysis[J]. Earth Surfaces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36(3): 320-333.

    WOLF M B, SALEEBY J B. 1992. Jurassic Cordilleran dike swarm-shear zones: Implications for the Nevadan orogeny and North American plate motion[J]. Geology, 20(8): 745-748.

    WRIGHT E K. 1987. Stratification and paleocirculation of the Late Cretaceous Western Interior Seaway of North America[J].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99(4): 480-490.

    YIN De-tao. 2002. Danxia landform of Uluru-Kata Tjuta in Australia[J]. Economic Geography, 22(Suppl.): 235-237(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Ren-shun, QI De-li. 2003.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Brecon Beacons National Park in U.K.[J]. Economic Geography, 23(Suppl.): 194-19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O Ting, ZHAO Xun, PENG Hua, HOU Rong-feng. 2014. 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Danxia Landform[J].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35(3): 375-38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d Bed Landforms in Zion National Park, the United States

    PAN Zhi-xin1), PENG Hua1)*, REN Fang2), John ENCARNACION3)
    1)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2)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3)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 Saint Louis University, Saint Louis, Missouri 63108 USA

    Abstract:As the research on red beds and Danxia landforms in China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known by geoscientists outside China, it is quite necessary for Chinese researchers to know and understand red beds and their geomorphic development in other countries. As a representative of red beds distributed 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Zion National Park is characterized by a geomorphic combination of plateau and canyons in arid climate.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ock samples,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developmental mechanism of landforms in Zion National Park from the aspects of geological setting, lithological features, and exogenic forces. In terms of general geologic structure, Zion is a fault block formed o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Colorado Plateau. There are few folds and faults, but joints are exceptionally well developed in Zion,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orientation of canyon network. The dominant rock strata exposed in Zion belong to red beds, which were mainly deposited in the Jurassic with a wide range of environments, including near shore/shallow sea, streams, lakes, and deserts. In terms of lithological features, most red beds in Zion are fine-grained sandstones and siltstones. Among them, the spectacular cliffs in Zion are made of eolian quartz sandstones. However, due to cement differences ofbook=117,ebook=120each rock member, there are remarkable diversities in rock strength and colors. Moreover, this study also found that rock hardness values do not positively correlate with mountain slopes in Zion. The uniformity of a certain rock layer can also affect mountain slopes. Therefore, being composed of uniform sandstones, the aeolian rock formations and Springdale Member can form steep cliffs, while other rock layers, which contain soft interlayers, can only form gentle slopes. Finally, in terms of exogenic forces, fluvial incision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cliffs and canyons in Zion, followed by lateral erosion and sapping process.

    Key words:Zion National Park; red beds; Danxia landforms; developmental mechanism

    *通訊作者:彭華, 男, 1956年生。教授, 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紅層和丹霞地貌研究。

    作者簡介:第一 潘志新, 男, 1986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紅層和丹霞地貌研究。

    通訊地址:510275,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新港西路135號中山大學572號樓101室。電話: 020-84113980。E-mail: panzhix@mail2.sysu.edu.cn。 510275,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新港西路135號中山大學572號樓103室。E-mail: eesph@mail.sysu.edu.cn。

    收稿日期:2015-09-23; 改回日期: 2015-12-20。責任編輯: 張改俠。

    中圖分類號:P931.2; P534.52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75/cagsb.2016.01.12

    猜你喜歡
    紅層丹霞地貌
    嘉峪關丹霞地貌
    不同pH條件下紅層泥巖崩解特性研究
    人民長江(2022年9期)2022-10-06 03:12:38
    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下)
    天天愛科學(2022年4期)2022-05-23 12:41:36
    趙雪作品
    大眾文藝(2021年21期)2021-11-25 00:57:02
    美麗丹霞地貌
    炎黃地理(2021年8期)2021-10-22 17:19:38
    礦區(qū)紅層與地貌發(fā)育特征研究現(xiàn)狀及其地質學意義
    湖南省紅層下找煤樣式
    神奇的七彩丹霞地貌
    閩西南白堊系紅層分布特征與盆地基底含煤性分析
    丹霞地貌旅游景觀開發(fā)研究初探
    午夜免费观看性视频|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成年动漫av网址|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 9色porny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欧美精品av麻豆av|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91麻豆av在线|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操美女的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综合免费| 王馨瑶露胸无遮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麻豆69|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欧美激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动漫av网址|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 日韩制服丝袜自拍偷拍|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观看av在线不卡|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香蕉国产在线看| 伊人亚洲综合成人网| 尾随美女入室|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国产无遮挡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国产精品一国产av|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国产成人av教育|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天天操日日干夜夜撸|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蜜桃国产av成人99| 男女高潮啪啪啪动态图|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小说|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开放|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狠狠躁|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男女边摸边吃奶|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高清不卡的av网站|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国产无遮挡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福利永久在线观看| 性少妇av在线|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视频区图区小说|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赤兔流量卡办理| 曰老女人黄片|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大吗|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大吗|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深夜精品福利|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丝袜喷水一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亚洲|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 黄色 视频免费看|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久久国产精品人妻蜜桃|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人捅视频| 国产1区2区3区精品|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亚洲天堂av无毛| 桃花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电影成人av|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日本a在线网址|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视频不卡| 男女边摸边吃奶|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 老汉色av国产亚洲站长工具| videos熟女内射| 国产91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色网站视频免费| 中文欧美无线码| 日本a在线网址|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中文|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午夜久久久在线观看|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软件|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av一本久久久久|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99香蕉大伊视频|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999| 大香蕉久久网| 天天影视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亚洲九九香蕉|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老司机影院毛片| 国产不卡av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免费观看人在逋|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妖精| 久久免费观看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一级片免费观看大全|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夫妻午夜视频| netflix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蜜桃国产av成人99| tube8黄色片| 搡老岳熟女国产|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日本91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日本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又大又爽又粗|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 少妇人妻 视频|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svipshipincom国产片| 日韩伦理黄色片|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亚洲av男天堂| 欧美另类一区|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高清av免费在线| www.精华液|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热在线av| 丝袜脚勾引网站|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一区| 精品福利观看|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 av在线播放精品|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久久青草综合色|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自线自在国产av| 丝袜喷水一区|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妖精|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男人舔女人的私密视频|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 99热全是精品| 久久久久精品人妻al黑|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一级| 欧美精品av麻豆av|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伊人亚洲综合成人网|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国产精品九九99| 视频区图区小说|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av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国产又爽黄色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大型av网站在线播放|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本wwww免费看|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av天堂久久9|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 亚洲熟女毛片儿| 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av在线播放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亚洲av美国av| 别揉我奶头~嗯~啊~动态视频 | 欧美精品av麻豆av| 久久久久网色|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美女大奶头黄色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中国国产av一级|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 国产 在线|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妖精| 满18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高清av免费在线| 咕卡用的链子|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中文字幕色久视频|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999精品在线视频| 熟女av电影| 又大又爽又粗|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国产xxxxx性猛交|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男女边摸边吃奶|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国产真人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a在线网址| svipshipincom国产片|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亚洲,欧美精品.| 制服诱惑二区|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婷婷色综合www|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avwww免费|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老司机亚洲免费影院|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av天堂在线播放|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制服人妻中文乱码|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中文欧美无线码|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av欧美777|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高清不卡的av网站| 午夜福利乱码中文字幕|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最黄视频免费看| 手机成人av网站|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制服人妻中文乱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午夜福利乱码中文字幕|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午夜视频精品福利|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视频大全免费|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网| 丝袜脚勾引网站| www.自偷自拍.com|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免费少妇av软件| 人妻一区二区av|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人妻蜜桃|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蜜桃在线观看..|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国产一区二区 视频在线| 老司机亚洲免费影院|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观看av在线不卡|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www.精华液| 777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网站|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另类精品久久|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一级毛片 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每晚都被弄得嗷嗷叫到高潮|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精品少妇内射三级|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麻豆av在线久日| 91老司机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天堂网一区| 两性夫妻黄色片|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精品亚洲成国产av|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香蕉国产在线看| 丁香六月欧美|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久久99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成年av动漫网址|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免费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丰满迷人的少妇在线观看|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美女高潮到喷水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99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搡老岳熟女国产|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kizo精华| 中文欧美无线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免费| 成年动漫av网址|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中文字幕制服av|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夫妻午夜视频|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av在线播放精品| 亚洲,欧美精品.|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777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网站| av视频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av电影中文网址|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午夜免费鲁丝|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观看av在线不卡|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在线看a的网站| 99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老司机在亚洲福利影院|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制服诱惑二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 午夜激情av网站|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久久99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午夜免费成人在线视频|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香蕉丝袜av|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久久久久精品人妻al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男天堂|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bbb黄色大片|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免费av在线播放|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专区|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成年人免费黄色播放视频|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蜜桃国产av成人99|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三上悠亚av全集在线观看|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嫩草影视91久久| 亚洲国产av影院在线观看| 成年av动漫网址| 国产麻豆69|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色网址|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免费av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 婷婷成人精品国产|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区一区二|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好男人电影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男女高潮啪啪啪动态图|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制服|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