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麗(西華師范大學,四川 南充 637100)
關于師范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試講述評及策略探討
——以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學生試講為分析案例
黃春麗
(西華師范大學,四川南充637100)
試講是高等師范教育一個重要的教學實踐活動,是鍛煉和提高教師綜合授課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本文希望通過對英語專業(yè)學生試講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一些策略以提高師范生的教學水平,促進英語教育的發(fā)展和改革。
師范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試講
試講是師范專業(yè)學生在大三或者大四階段一項非常重要的課程,是大學師范生把大學三年多的知識和課堂授課技巧進行綜合和運用,在指導老師引導下進行課堂組織,知識講解,活動安排等課堂基本活動[1]。
試講是高等師范教育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檢驗師范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教育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通過體驗提高能力的過程,是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考核,也是對我們教育教學工作的檢驗。
為了使試講、實習更有效,為避免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少走彎路,甚至不走彎路,縮短畢業(yè)生上崗后的適應期,盡快成為中小學的骨干教師,學校歷年來對試講都格外重視,要求各系對歷年的試講都進行認真總結。從試講中所暴露出的問題,找出癥結所在,并探索出應對策略來彌補目前我們教學工作的不足,進一步促進和適應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2]。
試講時間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學期,歷時幾個月,分組原則上每組不超過8個,保證每次講課,能充分讓學生展示和討論,每個學生至少兩次講課機會,如果不能達標,給予更多機會練習。非教學法指導教師只給講課、說課、教案和課件的成績(包含一個完整單元的教案,一個課型的說課稿和課件及教學過程模擬呈現),其余兩項(課堂參與和總分)由教學法任課教師給予成績。成績分數分配如下:講課20分,說課5分,教案10分,課件5分課堂參與10分,總分50分。教案格式包括Teaching objectives(教學目標);Description of students(教學對象);Teaching contents(教學內容);Teaching key points(教學重點);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教學難點);Type of the lesson(課程類型);Lesson duration(教學課時)。
作為指導教師,我指導試講的班有26位學生,分成4組。他們采用的教材主要是外研社高中英語必修一。時間每位學生分配30-45分鐘,包括說課和講解一個單元的一個課型,要求用PPT展示講解。通過反復試講,做筆記,指正討論,兩次講課通過的有兩位,其他學生多于兩次甚至極個別學生講了五次。試講完畢,要求每位學生寫了試講報告,我也對整個試講做了總結分析。
根據試講情況,學生們的教案和說課部分都完成得比較好,而講課和課件制作內容水平差別較大。這里展示幾個試講個例,學生都是講解外研社高中英語必修一Module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的不同課型:學生A講解的introduction(導入)部分。該生儀態(tài)大方,板書漂亮,PPT以太陽的后裔導入,比較符合學生的口味,后面又以自己的旅游經歷來介紹交通工具,設計新穎有趣,有學生游戲互動參與。但該學生的板書稍微有點亂,口語表達有待提高。學生B的內容圍繞人教版初二英語第二單元寫作部分:writing traveling diary(日記寫作)展開。該學生熱情大方,發(fā)音標準優(yōu)美,最大的亮點是主題鮮明,特別是PPT設計極其精美,并且邏輯層次清晰簡明,列舉了許多怎樣寫旅游日記的例子,具體指出了travel diary應包含的具體內容、步驟和寫作時態(tài),讓同學在聽課的過程中有章可循,學到不少知識。但該同學的互動活動稍微少了一點。學生C講的是同一單元Module 3的reading(閱讀)部分,該學生表現狀態(tài)稍微僵硬緊張,似乎還沒有跳脫學生的角色,某些發(fā)音不準確,口語表達沒有使用全英文,PPT版面簡單,內容設計呆板,對于reading的skimming和scanning閱讀技巧的用法不夠詳盡和靈活。雖然講了很多次,但進步空間不大。
總的來說,試講進展比較順利,學生們態(tài)度比較謙虛熱情,積極配合指導。在每次試講結束后,指導教師及時評價并與學生交換意見,實事求是地指出試講中存在的問題,讓他們反思課堂教學,不斷改進。但很多試講問題和不足也暴露出來,這些問題還需要我們注意和探討,以提高學生的教學水平,并促進英語教育的發(fā)展和改革。
(一)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知識不扎實。
從近幾年的試講我們發(fā)現,絕大多數同學專業(yè)基礎知識扎實,講解清楚,但仍有少部分同學基礎知識不扎實,對語言知識點的講解也不清楚,甚至出現知識性錯誤。比如試講中有兩位同學選擇講解語法,一位學生講的是-ed 和-ing的區(qū)別使用,另一位講解的是定語從句用法。但兩位同學講解都不是很好,講解邏輯混淆,舉例不典型,越講越讓人糊涂,兩位學生都講到了最后一輪。分析其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本身對語法知識掌握都不是很透徹,在內容設計上缺乏深度和力度,論證不夠充分。英語文化方面知識也有待豐富,在講解文化背景知識時,只是表面膚淺地播放一些圖片或短小視頻,而不能深入挖掘和拓展以引起學生對文化知識學習的興趣。再者,多數同學英語課堂口語不流暢,喜歡用漢語夾雜表達,其中部分同學語音語調不標準,說出的英語含糊不清楚,地方音濃重,缺乏英語專業(yè)學生應具有的基本素質。
(二)新課標教材不熟悉,教學目標不明確。
新課標下的高中英語課程的特色和課程大綱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fā)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綜合發(fā)展的基礎上。英語課程的總目標已經在原來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的課程目標的基礎上,發(fā)展到現在增加了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的課程目標。為此,我們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圍繞這些目標實施教學[3]。
在試講中,我們能感受到學生們對高中教材并不是很熟悉,缺乏對教材的深入理解解剖,使得教學內容不夠豐滿,缺少些許拓展。在設計教案時對學生的生活體驗預設不夠,應對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聯想能力、創(chuàng)造力及學會運用知識的能力方面拓展也不夠。在說課環(huán)節(jié),學生們都擬定了很多教學目標,但是在講解過程中并沒有實現這些目標。
(三)教學方法不靈活,組織課堂能力較弱。
英語專業(yè)學生專門開設有教學技能課,包括教學方法、教學設計和教學手段等技能。但是學生們在試講時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效率低,缺乏創(chuàng)造性、靈活性和趣味性;手段不夠豐富和靈活,理論和實踐結合不夠理想;組織課堂能力不強,實踐較少,有點閉門造車的感覺。很多同學在講解時總是把下邊聽講的同學理所當然當作已經掌握知識的大學生來看,沒有假設他們成高中生來傳授知識,因此教學活動不夠豐富,互動環(huán)節(jié)都是停留在提問題—回答問題的單一手段上。課堂精彩程度不夠,沒有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四)心理素質差,不夠自信大方。
在試講過程中總是有學生上臺講課面部表情僵硬,動作拘謹,聲音顫抖,或者不自覺做一些小動作。這些舉動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講課質量和效果,歸根到底,是因為心理素質差,自我情緒掌控和調節(jié)能力不強,和對自己不夠自信造成的。
總結試講中所出現的問題,我們應該提供一些策略來探討分析,以促進現有的大學教學課程改革。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我們應該為基礎教育培養(yǎng)和輸送合格的人才起到一定作用。
(一)提高專業(yè)知識能力。
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教師是需要具備相當量的知識儲備的,除了專業(yè)知識,還需要各個領域的知識。在專業(yè)基礎理論方面,同學們應該打下堅實的語言學基礎知識,鞏固跨文化交際知識,在聽、說、讀、寫等方面更是要做足功課。因此,師范英語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己業(yè)務修養(yǎng)、業(yè)務能力和教學水平。根據試講具體問題,學生們在語音語調方面特別需要加強。
語音優(yōu)美是英語專業(yè)學生做好老師的“敲門磚”。發(fā)音標準、語音優(yōu)美不僅讓人賞心悅目,而且作為基礎教育者才不能誤人子弟。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語音語調的正確一直被放在極其重要的地位,是“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可以讓學生模仿磁帶,模仿教師的領讀,有條件可以把學生的朗讀實況錄下來(特別是語音差的同學)供老師分析好對癥下藥。師范學院開設的聽力課、視聽說等是國家教委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專業(yè)主干課程,我們應該利用這些優(yōu)勢來大力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語音和語調。除課堂教學外,我們還可以廣泛開展英語廣播節(jié)目,舉辦英語晚會,英語角;出版英文小報,舉行英語競賽,創(chuàng)立家教中心等活動,盡量爭取給學生提供練習語言的條件和環(huán)境[4]。
(二)提高心理調適能力。
試講作為一種校內教學模擬,需要每一位學生迅速從“大學生”向“準教師”角色轉換,但很多學生換位意識淡薄,無法跳出“大學生”的角色,因此他們在講臺上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姿態(tài)僵硬,語音變調,極不自信。作為教師,對于自身情緒和心理的掌控能力是評價一名合格教師最基本的要求,一個情緒穩(wěn)定、充滿自信、心理素質沉穩(wěn)的課堂組織者,能夠很清晰地遵循和掌控課堂內容的脈絡。因此學生應該提升自己業(yè)務水平,可以適當參加一些教育心理學的課程,多參加一些關于教學競賽演講的活動甚至一些社團活動來鍛煉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陽光和活潑。
(三)提高教學技能和課堂組織能力。
針對新課標下的初高中英語學習,我們要因地制宜,改革教學方法和提高組織課堂能力。擯棄傳統(tǒng)教法的單板和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聽說能力、文化知識及情感參與能力。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它包括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法、教與學的方法?,F階段我國常用的英語教學方法則是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5]。
在教學活動中,不同學科不同風格的教師,均有自己的突出特點,但也有共同之處,所以,其他學科中富有實效的教學方法,完全有可能在自己的英語教學中應用,例如實驗法和演示法,過去只應用于物理化學等理工科教學中,近來有的英語教師將它們引進英語教學中,講解一些實踐性較強的科普性內容,邊實驗邊講解,取得了很理想的效果。又如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常常引進文體活動中的游戲教學法,把游戲和英語學習融為一體的英語教學法,使學生在游戲中能主動地學習英語,對教學十分有益[6]。
直觀教具和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形象、生動,有助于學生直接理解所學內容。例如掛圖、教師的手勢、表情,以及現代化多媒體軟件視頻、PPT手段等都是教學的得力助手。目前大多數學校都配有電子白板教室,在這里教學可大大增加課堂容量,許多課件能直觀地給學生演示,而且動畫、視頻效果良好,尤其對初高中學英語的學生來說,可極大地激發(fā)其學習興趣。這種形象、直觀、生動、快樂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直接理解所學內容,加深印象,強化記憶,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實際交際能力[7]。
(四)改革試講評價體系。
1.加強與外聯教師合作參評
傳統(tǒng)的試講基本是自上而下的,試講圍繞高校實習指導轉,試講服從、服務于上級安排,缺乏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中小學教學適應性的關注。因此,英語師范試講應加強同中小學及英語培訓機構的聯系與合作,請有豐富教育教學經驗的英語基礎教育一線教師擔任兼職指導教師,突出試講的指導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將一線教師的評價計入最終考核總分,對試講評價的客觀性和學生教學技能的提高都大有益處[8]。
2.學生互評和教學技能課分層試講
為了避免因學生試講內容過多重復使評委產生疲勞感從而影響評價的客觀性的問題,在小組試講的過程中,也要求組內其他同學認真做好評估,寫出評語,指出試講者的優(yōu)缺點。把試講聽課記錄和試講評價記錄作為學生最終試講成績的一部分,指導老師可以隨時抽查學生互評情況,最后給出綜合評語。這種全方位的評價方式,既能使學生通過聽其他同學的試講互相學習,發(fā)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提高教授英語課的綜合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提高試講評價的真實度[8]。比如這次試講我安排每位學生寫了試講報告并選出三位同學的試講進行對比分析,但是在考核成績里并沒有這一項,因此建議以后應該把這一塊納入考核。
再者,每年學院分配試講任務重,時間緊,有的指導老師對教學技能比較生疏,甚至部分老師敷衍完成任務。針對這些情況和矛盾,教學技能課老師們可以教學任務量化分解,分散自己教學時間和任務,把試講任務承包分期進行。第一學期專門講解教學方法及技能理論知識,第二學期專門進行試講實踐活動。學生們輪流反復上臺試講,老師們可以針對性專門指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師范院校是培養(yǎng)英語師資的重要基地,其培養(yǎng)的英語專業(yè)師范畢業(yè)生大多數將從事中小學教育工作。因此對英語師范生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關系到整個基礎教育的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希望通過發(fā)現和探討試講中的一些問題以提高學生們的教學水平,促進英語教育的發(fā)展和改革,為基礎教育戰(zhàn)線培養(yǎng)更符合要求、更適合市場競爭、更善于展示自己才華的優(yōu)秀人才。
[1]項誼.淺析英語專業(yè)師范生試講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0).
[2]范華鳳,邱志華.以試講實習為契機深化英語教學改革[J].保山師專學報,2006(6).
[3]湯自然.新課程下高中英語的教學方法與策略[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3(34).
[4]陳倚伶.淺議師專英語教學與中(?。W英語教學改進之關系[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2).
[5]李寶媛.新高中英語教材教法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21).
[6]王立功.英語教學方法策略化淺議[J].機械職業(yè)教育·1999(4).
[7]宋巧玲.淺析新目標英語教學方法與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4(7).
[8]李澤佳.高職英語師范學生試講評價體系淺探[J].教育界.2012(36).